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是清朝學者王引之創作的語言類著作,成書時間為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

《經義述聞》搜集周秦西漢古書中虛字一百六十個,對各字先說用法,後引例證,追溯其原始,再明其演變,可作研究訓詁、語法的參考。清孫經世有《經傳釋詞補》與《再補》,吳昌瑩有《經詞衍釋》,都對此書有所補充。

目錄

簡介

《經傳釋詞》內容主要是闡釋西漢以上單音虛詞的用法,而對複詞或單音詞的連用,在釋文中也偶有所及。如「庸」條下的「庸何」「庸安」「庸詎」「庸孰」等。對同音詞、同義詞等相關者亦間有比類分析,或合組為條。如:「耿、聿、遹、日」,「嘻、禧、唉、誤、熙」,「無、毋、亡、忘、妄」等。在考釋方面,亦時有精義。如:「家大人日:『終』,詞之『既』也。……《詩·終風》日:『終風且暴。』毛《傳》日:『終日風為終風。《韓詩》日:『終風,西風也。』此皆緣詞生訓,非經文本義。終,猶『既』也,言既風且暴也。」

作品思想

關於古漢語虛字的問題,王引之在《釋詞·自序》中闡明自己的觀點:「自漢以來,說經者宗尚雅調,凡實義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詞語之例,則略而不究,或即以實義釋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如『由』,『用』也:『猷』,『道』也;而又為詞之:於若皆以『用』與『道』釋之,則《尚書》之『別求聞由古先哲王』、『大誥猷爾多邦』,皆文義不安矣。」因而「自九經、三傳及周、秦、西漢之書,凡語助之文,遍為搜討,分字編次,以為《經傳釋詞》十卷,凡百六十字」積20年之功而成。書中語詞的排列,則用唐釋守溫36字母為序。

書中常引「家大人日」,即指王念孫,因而此書也可以說是王氏父子共同研討完成的著作。該書的類例共有6種,釋詞的方法也有6項。其類例為:一日」常語」,如「與,及也;以,用也」之類。二日「語助」,如《左傳》「其與不然乎」,《國語》「何辭之亦有」,「與」、「亦」兩字皆無意義之類。三官「嘆詞」,如《書》「己!予惟小子」、《詩》「猗嗟昌兮」,「已」「猗」皆嘆聲之類。四日」發聲」,如《易》「於稽其類」,《書》」於予擊石拊石」,此兩於」字亦無意義之類。五目「通用」,如「粵」之通」越」、「員」之通「雲」之類。六日「別義」。如「與」為「及」、又為「以」、為「為」、為「為(去聲Wei)、為「謂」、為」如」;「以」為「用」、為「由」、又為「謂」、為「與」、為「及」、為「而」之類。

6種釋詞的方法則是:第一,同文互證。如據《左傳·隱公六年》「晉、鄭焉依」,《周語》作晉、鄭是依」,以證「焉」之猶「是」;凡屬這些,都是因為其文相同,所以用字即應無異,於是得以互證,意義就更加明確。第二,兩文比例。如據《趙策》「與秦城何如不與」,以證《齊策》「救趙孰與不救」,則「敦與」猶「何如」,即對舉兩文以相比例,而得出字異義同的結論。第三,互文同訓。如《孟子》「無不知愛其親者,無不敬其兄也」,以證「也」亦猶「者」。即或用「者」,或用「也」,原屬互文,義即無異,所以應該同訓。第四,別本見義。如據《莊子》「莫然有間」《釋文》「本亦作為間」。以證」為」之猶「有」。這是根據陸氏《釋文》,另一版本」有間」作「為間」,則「為」與「有」此處即應同義。因而根據別本所作,就可以推定其字原可互通。第五,古注互推。如據《公羊·宣公六年傳》何休注「焉者,於也」,以推《孟子》「人莫大焉無親戚、君臣、上下」的「焉」字,亦應訓「於」。

而據《孟子》「將為君子焉、將為小人焉」趙歧注「為,有也」,以推《左傳》「何福之為」「何臣之為」「何衛之為」「何國之為」「何免之為」等等,其中的」為」字都應當訓」有」,這樣才能夠完全解通原文。第六,旁證引經,如據顏師古引「都夫可與事君」的「與」當訓「以」、李善引「鄙夫不可以事君」、以證《論語》原作」鄙夫可與事君」的」與」當訓「以」,即根據後來的引文,以證原文所作的字。另外,某些舊的錯誤,特別是某些屬於通假關係的語詞,都因王氏」因聲求義」的科學方法一一得以證正和辨明。

作品評價

清代藏書家、刻書家錢熙祚《跋》云:「凡此旁通曲盡,皆卓有依據,非宋、明諸儒師心自用妄改古書者比也。雖間有武斷,而大體淹貫,不失為讀經之總龜

作者簡介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號曼卿,江蘇高郵人。清代訓詁學家。嘉慶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其父王念孫為音韻訓詁大家,引之承父業,世稱王氏父子。尚著有《經義述聞》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