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絨毛紫薇

中文學名:絨毛紫薇

拉丁學名:Lagerstroemia

tomentosa Pres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桃金娘目

科:千屈菜科

屬:紫薇屬

種:絨毛紫薇

分布區域:西雙版納老撾

緬甸泰國越南

命名者及年代:Presl,1844

絨毛紫薇(學名 Lagerstroemia tomentosa Presl.)千屈菜科紫薇屬喬木,高20-30米,產中國雲南西雙版納一帶;生於海拔約600-1200米的混交林中。分布於老撾緬甸泰國越南[1]

目錄

絨毛紫薇形態特徵

喬木,高20-30米,胸徑達60-100厘米,樹幹基部膨大;樹皮灰白 絨毛紫薇(12張) 色,近纖維狀,稍裂,枝微具4棱,多分枝,被草黃色絨毛。

葉紙質至近革質,互生或近對生,矩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卵形,長8-15厘米,寬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短尖、圓形至近心形,上面無毛或幼嫩時被草黃色星狀絨毛,側脈9-11對,在近邊緣處稍彎拱,網狀脈在上面較明顯,纖細;葉柄長4-8毫米,密被絨毛。

頂生圓錐花序長8-20厘米,寬8-10厘米,密被草黃色絨毛;花梗長2-4毫米,頂端有小苞片;花萼圓錐形,萼筒長4-5毫米,具12棱,密被絨毛,6裂,裂片三角形,長約4毫米,內面無毛;花瓣白色、淡紫色或紫色,卵形或近圓形,基部近心形,連爪長10-16毫米,寬約8毫米,爪長約5毫米;雄蕊約24-70,着生於萼筒近基部,其中6枚與萼片對生,長約9毫米,其餘的較短,長約7毫米,花葯圓形;子房球形,密被黃色絨毛,直徑約2.5毫米,花柱長約1.5厘米。

蒴果矩圓形,長12毫米,頂端尖,通常縱裂為6瓣。花期5月,果期8-11月。[2]

絨毛紫薇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喜陽光而稍耐陰,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和耐旱力。喜生於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沙壤中,在粘性土壤中也能生長,但速度緩慢,在低洼積水的地方容易爛根。萌櫱性強,生長繳慢,壽命長。

絨毛紫薇分布範圍

生於海拔約600-1200米的混交林中。 產雲南西雙版納一帶;分布於老撾、緬甸、泰國、越南。

絨毛紫薇主要價值

紫薇的觀賞價值高,花條柔軟,易繁殖,可根據需要攀紮成各種形狀,是盆景、樁景的材料,抗污染力強,是一種適合大城市和工業區的綠化樹種。紫薇在園林中栽植使用較為廣泛,但多以灌木多分枝形式栽植,很少以獨乾式出現,紫薇無論是孤植或是叢植,或與其他樹種配植均是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

絨毛紫薇繁殖方式

播種適於大量繁殖。在10月份種子成熟時及時採收晾乾,用小布袋裝好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到翌年3月份,首先用0.2%高錳酸鉀浸泡消毒24-48小時,用清水沖洗乾淨後放入40-50℃溫水中浸泡2-3天。播種前先將苗床整平,按20-25厘米寬的行距開好播種溝,溝深約3厘米,然後把種子均勻撒入,每隔3-4厘米撒l-2粒為好。播後注意遮蔭、保濕。約50天左右苗可出齊,澆一次透水,並進行中耕、鋤草,尤其要做好間苗工作,保證苗距10-15厘米。

春季扦插一般在4月下旬。冬剪時把頭年生、開過花的粗壯枝條剪下,埋入濕土貯藏。翌年穀雨後將其挖出,剪成長16厘米左右的插穗,插入準備好的疏鬆沙質土中,苗距15-20厘米,深度為插條長度的2/3,澆水後蓋約5厘米厚的細土。大約40天後即發芽。5月份開始為其遮蔭。7月份進行鋤草鬆土。10月份苗高50-60厘米時,澆一次腐熟液肥後過冬。翌年3月份,將苗的上部枝條剪去,留約30cm高的帶根苗移植即可。 夏季扦插可於6月份進行。選取一年生木質化較好且無病蟲害的壯枝,剪成長15厘米左右的插穗,只留上部二三片葉子,插入已消毒的苗床中,深度為10厘米左右,然後罩以薄膜和葦簾,用於保濕和遮蔭。扦插後,每天噴1次水,使濕度保持在70%以上,45天後可生根。待插穗長出新芽後逐漸使其接受光照,兩個月後開始施肥。

利用山上的野生古樹樁進行嫁接。在秋冬或春季,把山上野生的紫薇樹樁植到地里,經過一年的培育,並在樹幹適當的部位留養好嫩枝,在第二年春季萌芽進行切接。

紫薇壓條繁殖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首先在整好的苗圃地上按行距40厘米開20-30厘米深的溝,溝內施2-3厘米厚的牛糞或馬糞做底肥。結合冬春修剪,選品種優良、花大色艷、無病蟲害的健康植株做母株,選取發育充實的一年生或二年生枝,要求徑粗1-4厘米,長度不限,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後,順溝斜埋,然後覆土踏實根部,上部順溝壓倒,覆土10-15厘米厚,並澆1次透水,用塑料薄膜嚴密覆蓋增溫保濕,上蓋草苫2-4層防凍,遇晴朗天氣白天可揭去草苫增溫,傍晚重新蓋上。

如此處理,一般3月中旬即可萌芽生長,4月即可見到有嫩芽露出地面,此時可重新做小拱棚用塑料薄膜覆蓋,去掉草苫。若棚內氣溫超過30℃則通風降溫。從3月中旬開始,每20天揭膜順溝培土1次,共培3-4次,使苗基部形成10厘米高的壟,促使產生大量不定根。5月底去掉拱棚,根據苗出芽情況分段截開,每個萌芽即成獨立的幼苗,此時應打頂促發側枝,並追施農家肥,如稀薄餅肥水或尿素水1次,重新順溝培土,促進生長。以後再追肥3-4次,若出現花蕾及時疏掉,一般當年即可成為冠形豐滿、枝繁葉茂的植株,秋後選雨天將苗帶土起壟,儘量避免損傷毛細根,將苗移到有陽光和水肥充足的地方栽植,成活後應控制水肥,增強其適應力。

絨毛紫薇栽培技術

春季或秋季落葉後栽植。地栽時應選在不易積水的地方。移植時最好帶土團,減少根系損傷,以確保成活率。栽植不宜過深,古則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栽後覆土10厘米左右,並澆1次透水。鄭州地區露地栽培觀賞。也可進行盆栽,盆土選用腐葉土、園土、河沙混合的培養土,加入適量腐熟的廄肥或複合肥,要求盆土疏鬆、排水良好和肥沃。

生長適宜溫度25℃左右。在北方寒冷的季節不利於其生長發育,可盆栽入室,室溫保持5℃以上,並且要置於向陽處。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陽光越充足,花越鮮艷,但在樹蔭下電能生長良好。 對肥水要求不嚴,栽植後澆1次透水,初冬或早春芽末萌動時在根部周圍施入腐熟的人糞尿,然後澆2遍或3遍水,植株可生長旺盛。其他止常管理即可。盆景澆水為夏季晴天時1天1澆,冬季盆干時澆水,春秋可酌情澆水。每年春季換盆時在新換盆土中攙入骨粉,拌勻,澆透水,生長期每月澆1-2次稀薄肥水。冬季入室越冬。

紫薇花圓錐花序頂生,因此不能對1年生枝進行短剪。應對老枝幹冬季進行修剪。剪去交叉枝、萌櫱枝、過密枝、病蟲枝、乾枯枝、徒長枝等影響植株形狀及健壯生長的枝條。

盆景的修剪造型可於落葉後進行、根據植株基本形狀剪去有礙盆景造型的枝條,使冬季枝幹有觀賞價值。春季快發芽時將枝條細剪,新枝長至10厘米左右時打頂,留4-6片葉,6月前摘心3次,使植株緊湊,花繁葉茂。

絨毛紫薇病蟲防治

危害症狀: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並且嫩葉比老葉容易被侵染;該病也危害枝條、嫩梢、花芽及花蕾。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小粉斑,擴大後呈圓形或不規則形褪色斑塊,花受侵染後,表面被覆白粉層, 花穗畸形,失去觀賞價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會變得矮小,嫩葉扭曲、畸形、枯萎,葉片不開展、變小,枝條畸形等,嚴重時整個植株都會死亡。

防治方法:加強施肥,注意排水以免濕度過大;減少侵染源,結合秋、冬季修剪,消除病枯枝並集中燒毀,生長季節注意及時摘除病芽、病葉和病梢;植株發病時可噴灑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幾種藥劑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危害症狀:植株發病時,在葉片、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黑斑,後擴大連成片,嚴重時葉片上覆蓋一層薄紙狀黑色物,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的正常生長。隨着時間的推移,葉片變黃,提早落葉,花芽形成困難。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安排種植密度,及時修剪病枝和多餘枝條,以利於通風、透光從而增強樹勢,減少發病;盆栽紫薇用藥前可先採取摘除病葉或用清水沖洗葉面霉層的方法;生長期遭受煤污病侵害的植株,可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噴藥防治蚜蟲、介殼蟲等是減少發病的主要措施。適期噴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防治介殼蟲還可用10-20倍松脂合劑、石油乳劑等。

危害症狀:紫薇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上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個別呈不規則形,紫褐色至灰褐色,邊緣顏色較淺,不清晰,兩面生有灰黑色小霉點,當葉面上出現數個病斑後。全葉很快變黃且提前落葉啊。氣溫高、濕度大及降雨頻繁利於該病發生。

防治方法:對紫薇園或行道紫薇進行秋耕,將表層落葉翻入深層土中,以減少下年初侵染源。適時修剪,使其通風透光。發病初期及時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紫薇長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屬同翅目、蚜總科、斑蚜科。

危害症狀:紫薇長斑蚜以卵在芽腋、芽縫及枝權等處越冬。翌年春天當紫薇萌發的新梢抽長時,開始出現無翅胎生蚜,至6月以後蟲口不斷上升,並隨着氣溫的增高而不斷產生有翅蚜,有翅蚜會遷飛擴散危害。該蟲對紫薇的危害年年都會發生,常常是嫩葉的背面布滿害蟲,危害後新梢扭曲,嫩葉捲縮,凹凸不平,影響花芽形成,並使花序縮短,甚至無花,同時還會誘發煤污病,傳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冬季結合修剪,清除病蟲枝、瘦弱枝以及過密枝,可以起到消滅部分越冬卵的作用。家庭盆栽的還要儘可能做到枝幹光潔,注意清除枝丫處翅裂的皮層,並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蚜卵。

藥劑防治:可以噴灑10%蚜虱淨可濕性粉劑1500倍掖,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等,同時可以起到兼治紫薇絨蚧等害蟲的功效。

紫薇絨蚧屬同翅目絨蚧科,危害紫薇、石榴等花木。

危害症狀:以雌成蟲和若蟲在芽腋,葉片和枝條上吮吸汁液為害,常造成樹勢衰弱,生長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會誘發嚴重的煤污病,會導致葉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觀賞價值,是危害紫薇的主要蟲害之一。該蟲發生代數因地區而異,一年發生2-4代,以卵或若蟲越冬,絨蚧越冬蟲態有受精雌蟲、2齡若蟲或卵等,各地不盡相同;通常是在枝幹的裂縫內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為若蟲孵化盛期,絨蚧在溫暖高濕環境下繁殖快,乾熱對它的發育不利。

防治方法:加強檢疫,防止病原流人,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蟲能力,保持通風、透光,避免植株密度過大,結合冬季、早春修剪將蟲枝集中燒毀。蟲口數量小時,可進行人工刮除。

藥劑防治。冬季噴施10-15倍的松脂合劑或40-50倍的機油乳劑1-3次,消滅越冬代雌蟲;發芽前,噴施3-5度石硫合劑或3-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代若蟲;若蟲是防治關鍵,首先對出土的初孵若蟲,早春在樹根周圍土面噴撒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抓住孵化盛期介殼尚未增厚,藥劑容易滲透的關鍵時期,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選用40%氧化樂果乳劑,80%敵敵畏乳劑,50%辛硫磷乳油,25%亞胺硫磷乳劑1000-1500涪液均勻噴撒。

危害症狀:角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黃褐色至深紅褐色,後期着生黑褐色小霉點。嚴重時葉片上布滿病斑,常連接成片,導致葉片枯死脫落。

發病規律: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尾孢菌、粗尾孢菌兩種。一般在7至9月發生此病。多從下部葉片先感病,逐漸向上蔓延擴展。植株生長不良,多雨季節發病重,病原在病葉及殘體上越冬。

防治措施:

⑴秋季清除病落葉,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

⑵展葉後開始噴藥,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鋅鋅500倍。10天噴1次,連噴3至4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參考來源

  1. 絨毛紫薇,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52(2)卷 (1983) >> 107頁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