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綽約新妝玉有輝(張杰)

​​ 綽約新妝玉有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綽約新妝玉有輝》中國當代作家張杰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綽約新妝玉有輝

「校園裡的玉蘭花開了。」辦公室里的楊柯說,她看上去有些興奮。年輕人嘛,又是女孩子,感覺是敏銳的。

是啊,到了該開的時候了,又是一年的玉蘭花開。老張停下了手頭的工作。他在一線教學有三十多年了,單單教高三就超過了二十年。雙鬢已經花白,繁重的課業讓他難以注意到季節的變化。在他的印象中,高中尤其是高三,只有一個季節,那就是畢業季。在辦公室一群年輕人堆里,他是一個看上去有些特別的存在。

脖子有些僵,背有些緊,手有些麻。他決定走到外面看一看。

二月的春風料峭,乍一出辦公室,還是有些冷,老張拉上了衝鋒衣的領子。校園處在在山東省的最北部,比鄰小清河,小清河往外走,就是渤海灣了。

海風吹來了海鮮的味道,有些腥,有點臭,但是老張覺得很熟悉。他嗅着這種腥臭的空氣已經四十多年了,已經習慣了。

「還是那個味道,就是淡了些。」近些年,由於過度捕撈,渤海灣的漁產減少了很多,就是在這裡靠岸的,也不是些上等的貨。小清河沿岸的漁船大都在秦皇島卸貨,那裡的魚價高一些。能到這裡的漁貨質量一般,也上不起價來。

他忘卻了自己出來是看玉蘭花的,思緒有些走遠了。

四十五年以前,渤海灣盛產對蝦和蟹子,豐富的漁獲繁榮了這個小小的碼頭。

那時候,興盛的時候,那渤海灣的漁船川流不息,也帶來了豐富的漁獲。也是在那個時候,老張的家境有些窘困。準確地說,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孩子,連小張都稱不上的。於是就從農村老家搬到碼頭邊來住,房子是租來的。聽大人們說,是老家的一個有點遠的親戚的,他管女房東叫奶奶。上老下小的,只有他父親有份還算穩定的工作,但收入不高。家中姐弟四個,母親在家帶孩子。為了生活,有時候就靠去拾取些人家不要的魚貨。有的魚貨是加工廠里的加工後遺漏的,有的是漁船在缺貨的時候掉下來不要的,有的是漁品太次加工廠不收的。

碼頭上不時地有成堆的頷針魚,當地人稱它為青條杆。那時的青條杆不算好的漁獲,因為腥味大,加工廠是不收的,所以就剩在了碼頭上,一小堆一小堆的,像盤曲的一陀蛇。老張的母親就拾了回家,先用鹽鹽咸了,再做成鹹魚,老給人和孩子們吃,那是人間的美味呀。老張還是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用鹽鹽咸了,是為了不讓家裡人多吃。母親出去並不是每次都能拾到,要節儉着吃,每人每頓飯只分一小塊,其它的沒有了。

有時候,還能撿到海螺。大的如碗口,小的如拳頭。把它洗淨放在炭火上,上面澆上一點點的醬油,等到烤熟了,就把螺肉拿出來,切片碼在盤子裡,就可以分享美味了。每個人是可以吃幾片的,但也就是嘗嘗而已,遠遠不能飽腹的。

為了能有下飯的東西,母親有時候就要領着老張出去。碼頭上有不少巡岸人,胳膊上都戴着紅袖標,他們不停地在小清河邊來來回回地巡視,看到有閒雜人等靠近河邊,便大聲制止。在那個年月,他們權力很大,顯得很是神氣。趁巡岸人不注意,母親就提起他的雙手把他放到小清河岸下去。

落潮的時候,岸邊有石頭露出來,可以踩着那些石頭拾魚貨。三個姐姐是不敢下去的,女孩子膽小。他從小就不怕的,一來膽大,二來有獎勵,吃飯的時候,母親就給他個大點的鹹魚。老張珍惜這來之易的機會,飛快地拾取卸船時掉在岸邊的魚貨扔到岸上,母親就趕緊地用袋子裝起來拿走。看來巡岸的過來攆了,就抓住他的雙手,飛快地從岸下提起來,然後趕緊地跑開。遇到運氣好的時候,拾得多一些;運氣差的時候,可能就啥也拾不到了。時間長了,巡岸的就特別盯着他們。能夠下到岸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總不能每頓都沒有下飯的東西。

母親於是領着他去工廠門口拾。廠里不時地有車輛出入,為了安全生產,工廠的門衛是不讓親人靠近的。我們只好遠遠地躲着。等過車的時候,飛快地過去找拾一點,然後趕緊折回來。這樣一天的時間,來來回回的次數不少,可也拾不了多少東西。印象中記得最多是毛蛤,半天的時間,娘倆能夠拾一小手帕。

不是每次都是好運氣的。有時候,娘倆拾了半天的毛蛤,就會被門衛沒收了去。有的門衛心腸軟,母親說着好話,他還會還給你。有的門衛沒收了,就不給了。等到了天黑,眼看要回來無望,也就回家了。我們有些難過,忙活了半天,不僅啥也沒有拾到,還損失了一個小手巾。

孩子們陸續上學了,光靠拾點魚貨是解決不了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的。總要想點辦法。

母親去干建築了,她帶上大姐,大姐小學剛畢業,家裡就不讓她上學了。然後,在家照顧妹妹和弟弟,直到她二十歲的時候。

四十年前,母親和大姐經人介紹去干建築,娘倆沒有啥技術,只能賣力氣,給拖拉機上土。母親個子矮,上土的時候,要把鐵杴抬得很高,很費體力。大姐當時剛剛二十歲,也沒有多大力氣。沒有別的門路,為了錢,咬牙也要干呀。家裡還有一家老小在等着呢。

幾年後,我們家也終於可以蓋新房了。因為條件有限,新房基礎打得很薄,也基本沒有做防水,只是加了些石灰粉,上面是茅草,後來才換成了瓦。新房沒有任何裝飾,用家徒四壁也不為過。搬進新家的家具,少得可憐,大都很破舊。父親是長子,為了他的兄弟姐妹把家都抽空了。寒酸的新家,他至今記憶猶新。但一家人仍舊很高興了,有自己的新家了,再也不用大冬天去別人家還沒有安裝門窗的房子借宿了。

母親和大姐的辛苦換來了錢,錢蓋成了房子,可也讓母親和大姐身體受了很大的傷害。若干年後,母親和大姐都得了風濕性關節炎,骨節疼得厲害,手指關節也都扭曲變形了,每天要靠藥物來維持。

但傷痛對她們來說,也算不了什麼,母親和大姐依然咬牙堅持幹活,畢竟持家是真正的剛需呀!困苦寬闊了她們的胸懷,辛勞磨礪了她們的堅忍。至今,她們依然樂觀,微笑着面對普通的生活。「高高興興是一天,愁眉苦臉也是一天,為啥不活得高興一些呢!」母親和大姐常這樣說。

四十年後,新房變成了老家。牆皮剝落了不少,離地面大約有一米了,地面上都是剝落的牆皮灰。每次都能掃出很多,牆皮變得越來越薄了。每次回家,老張都會想起這些,內心總不免有些酸楚。

「這樣的日子苦着呢!」老張自言自語道。

日子漸漸好了一些,不過,相比其它的家庭,老張的家境還是不好,底子薄呀。直到孩子們長大了,大都能掙錢了,家境才真正地好了起來。

苦日子,咋是那樣的漫長;好日子,怎麼來得那麼遲呢。

「張老師,轉轉呀!」同事跟老張打着招呼。

「嗯嗯。」老張有些恍惚,應差似地應答着,他思緒一時還收不回來。

「啥味道,怎麼這麼香呢。」老張嗅了嗅鼻子。

他的眼前一亮,路邊的玉蘭花正在綻放。

形似蓮花,花葉飽滿,翼展四方,清香幽幽,沁入肺脾,醉人魂魄。校園裡的玉蘭花開得正絢。

好一樹玉蘭花,身經苦寒而自忍持,孤勇決絕而自高標。

美哉,玉蘭花;雅哉,花玉蘭。花也,人也。

老張想起來明代文徵明寫的《玉蘭》詩:

綽約新妝玉有輝,

素娥千隊雪成圍。

我知姑射真仙子,

天遣霓裳試羽衣。

影落空階初月冷,

香生別院晚風微。

玉環飛燕原相敵,

笑比江梅不恨肥。


[1]

作者簡介

張杰,中學高級教師,從教30餘年,牢記「立德樹人」的理念,自覺把理論學習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多年擔任高中語文學科組長,協調同事做好教學常規的落實工作。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