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
維基解密(又稱維基揭密或維基泄密;英語:WikiLeaks),是透過協助知情人讓組織、企業、政府在陽光下運作的無國界非營利的互聯網媒體。
朱利安·保羅·阿桑奇通常被視為維基解密的創建者、主編和總監。克里斯蒂安·赫拉芬森、約瑟夫·法雷爾和莎拉·哈里森是其組織的其他成員中僅有的幾個被公眾獲知的與維基解密有關的人。克里斯蒂安·赫拉芬森也和阿桑奇,英吉·拉格納·英加森以及加文·邁克爾法甸等人同為陽光媒體產品部職員。
這個國際性非營利媒體組織,專門公開來自匿名來源和網絡泄露的文檔[1]。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由陽光媒體(The Sunshine Press)運作。在成立一年後,網站宣稱其文檔數據庫成長至逾120萬份。
維基解密發布了大量被作為頭版新聞報道的極其重要的存檔,特別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醜聞,早期發布的文檔包括美國軍隊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裝備購置和保養支出,以及其在肯尼亞的腐敗事件等等。2010年4月,維基解密在一個名為「附帶謀殺」(Collateral Murder)的網站上公開了一段2007年7月12日美國軍隊在巴格達空襲時,美軍在巴格達用阿帕契直升機射殺包括數名伊拉克記者在內的無辜平民的視頻。同年7月,維基解密發表阿富汗戰爭日記,內容包含逾76,900份關於阿富汗戰爭文檔,在此之前這些文檔都未曾公開。同年10月,維基解密和主要商業媒體公司合作,又公開了逾400,000份文檔,稱為伊拉克戰爭紀錄。這使得每起在伊拉克,以及跨越伊朗邊界的死亡事件的地點,都可以在地圖上找到。2011年4月,維基解密開始公布與被關押在關塔那摩海灣拘留中心的囚犯有關的779份機密文檔。
2010年11月,維基解密與全球傳媒集團合作發布了帶有部分刪節的數萬份美國外交電報。2011年9月1日,一份維基解密的存檔中的美國國務院外交公報的一個未刪節的加密版本曾被通過BitTorrent公布數月的消息傳開,並且密鑰(似乎是密碼)曾可被那些知道去哪裡查找的人利用。維基解密指責它之前的合作夥伴——《衛報》,以及該報記者David Leigh,他在一本2011年出版的書中泄露了密鑰,而衛報則辯解是維基解密把事情做得過大以致於使得密鑰的泄露只是時間問題。《鏡報》也報導了一個暗示兩邊都出了錯的更加撲朔迷離的故事。這次事故引發了對於電報門事件可能威脅無辜的擔憂。
目錄
目標
維基解密網站宣稱他們的目標是「把重要新聞和信息帶給公眾...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是與新聞故事並肩,發布來自信息源頭的第一手資料以使讀者和史學家可以看到真相存在的證據。」
組織的另一個目標是確定告密者和記者未被因為發送敏感或分類文檔而審判入獄。「下拉框」(當前無法使用)曾作為一種「新穎、安全和匿名的給信息源向我們的媒體傳輸機密文檔的方式。」
在一次The Colbert Report訪談中,阿桑奇在談論政府對言論自由的限制時,說道:「它雖不是最終的自由,然而言論自由能夠監管政府和法律。這就是為什麼在美國憲法中的權利法案說國會無權制定剝奪傳媒自由的法律。它把言論自由權放到比法律更高的地方,這些權利優先於法律,因為事實上是這些權利創造了法律。每一部憲法,法律中的每一條都來自於信息的流動。相似地,每一屆政府的選出都是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力所造就的結果。」
這個項目已經制定了與Daniel Ellsberg的在1971年對五角大樓文檔泄密事件的比較。在美國,這種泄密可能受到法律保護。美國最高法院已經作出裁決,憲法可對至少活躍在政治領域內的言論者保證其匿名權。作家及記者Whitley Strieber談及該項計劃的益處時指出:「泄露一份政府文檔可能意味着入獄,但是刑期可能非常短。然而,在很多地區它就意味着長期的監禁甚至是死亡,比如中國和部分非洲國家以及中東。」
維基解密曾獲得數個獎項,包括2008年的《經濟學人》雜誌「新媒體獎」。維基解密在2008年發表了《肯尼亞:鮮血的哭泣 - 司法審判之外的殺戮和失蹤》(Kenya: The Cry of Blood – Extra Judicial Killings and Disappearances)文檔,這篇由肯尼亞國際人權協會所發表之關於肯尼亞警察濫殺的報導,在2009年6月獲得了國際特赦組織所頒發的英國媒體獎(「新媒體」類別)。在2010年5月,《紐約每日新聞報》將WikiLeaks列為「徹底改變新聞界的網站」中的第一名[2]。
視頻
維基解密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維基揭秘和維基百科的關係是什麼,金投網,2019-4-15
- ↑ 維基解密淺析 ,搜狐,201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