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
綿 |
綿(拼音:miá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根據現有材料,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春秋著作《左傳》。綿字屬會意字,由帛和糸會意,表示取絲相連結成帛類物的意思,引申指如絲綿那樣綿綿不絕,又引申指像綿一樣單薄軟弱。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綿
拼音; mián
繁體; 綿
部首; 糹
五筆; XRMH(86、98)
倉頡; VMHAB
鄭碼; ZNLI
字級; 一級
平水韻; 下平聲·一先
總筆畫數; 3+8
統一碼; CJK 統一漢字 U+7EF5
四角碼; 2612₇
筆順編號; 55132511252
異體字; 綿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二下】【系部】武延切(mián)
聮微也。從系從帛。
說文解字注 聯ࣁ�也。聯者,連也。ࣁ�者,眇也。其相連者甚ࣁ�眇,是曰綿。引申為凡聯屬之偁。《大雅》:"綿綿瓜瓞。"傳曰:"綿綿,不絕皃。"又引申為絲絮之偁,因其媆弱而名之。如《糸部》絮下雲:"敝綿也",鄭注《禮記》雲:"纊,新綿也"是也。又引申為薄弱之偁。如淮南王安諫伐閩粵曰:"粵人綿力,薄材,不能陸戰"是也。
從系帛。謂帛之所系也。系取細絲,而積細絲可以成帛,是君子積小以高大之義也。武延切,十四部。
廣韻 武延切,平仙明 ‖ 綿聲元2部(mián)
綿,精曰綿,麤曰絮。《說文》曰:"䏈微也。"又姓,晉張方以綿思為腹心。武延切。十七。
綿,上同。
【校釋】綿思,原作"綿思",據鉅宋本、四庫全書重修本改。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綿·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9
(mián)《廣韻》武延切。《集韻》《韻會》彌延切。並音棉。《正韻》莫堅切。音眠。《玉篇》:新絮也。今作綿。《廣韻》:精曰綿,麤曰絮。《釋名》:綿猶湎,湎柔而無文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新綿。《前漢·王褒傳》:難與道純綿之麗密。注:綿纊之密。
又《說文》:綿聯,微也。《博雅》:連也,小也。綿綿長也。《詩·王風》:綿綿葛藟。注:長不絕之貌。又《大雅》:綿綿瓜瓞。疏:微細之辭。
又綿綿,詳密也。《詩·周頌》:綿綿其麃。
又綿蠻,鳥聲。《詩·小雅》:綿蠻黃鳥。
又綿猶瀰漫也。《穀梁傳·文十四年》:綿地千里。
又纏綿,猶綢繆也。《淮南子·主術訓》:纏綿經宂。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廣漢郡綿竹。注:綿水所出。
又姓。《孟子》:綿駒處於高唐。《廣韻》:晉張方以綿思為腹心。
(miè)又《集韻》莫列切。音滅。弱也。
又《韻補》葉彌鄰切。魏文帝《思親賦》:痛弱條之眇眛兮,悲瓜瓞之綿綿。蒙屯險而自育兮,常含瘁而履辛。○按,《說文》在系部,今併入。
【未集中】【糸部】 綿·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玉篇》《廣韻》《集韻》並同綿。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糹"窄"帛"寬,頂部"糹"低,底部"帛"低。"糹",第二㇜(撇折)的橫段在橫中線,兩個折點上下大致對齊。"帛","白"的第二筆豎在豎中線,底部在橫中線上側;"巾",首筆豎在豎中線,㇆(橫折鈎)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