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栀子
花缅栀又名鸡蛋花,印度素磬、番仔花,夹竹桃科热带落叶木本小乔木.
因其花瓣洁白,花心淡黄,极似蛋白包着蛋黄,因此得名。
鸡蛋花有两种,一种因花心蛋黄色叫黄花鸡蛋花,另一种因花呈红色叫红花鸡蛋花。
鸡蛋花花瓣5片,花香浓郁。原产于美洲热带区。
现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约7种,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东部均有栽培1种及1栽培变种。
目录
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高湿、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
生性强健,能耐干旱,但畏寒冷、忌涝渍,喜酸性土壤,但也抗碱性。
栽培以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土为佳。
适生温度为23℃至30℃,夏季能耐40℃的极端高温,气温低于15℃以下,植株开始落叶休眠,直至来年4月左右。
在温带栽培冬季易落叶,在我国南方既可地栽,也宜盆植,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只能盆植,高80厘米至150厘米,开花时散发清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缅栀子 | 拉丁学名 | P. rubra L. cv. acutifolia | 别称 | 鸡蛋花,黄花鸡蛋花,红花鸡蛋花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捩花目 |
科 | 夹竹桃科 | 亚科 | 鸡蛋花亚科 | 族 | 鸡蛋花族 | 属 | 鸡蛋花属 |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约5米,最高可达8米,胸径15-20厘米;枝条粗壮,带肉质,具丰富乳汁,绿色,无毛。
叶厚纸质,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0-40厘米,宽7-11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
中脉在叶面凹入,在叶背略凸起,侧脉两面扁平,每边30-40条,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
叶柄长4-7.5厘米,上面基部具腺体,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长16-25厘米,宽约15厘米,无毛;总花梗三歧,长11-18厘米,肉质,绿色。
花梗长2-2.7厘米,淡红色;花萼裂片小,卵圆形,顶端圆,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
花冠外面白色,花冠筒外面及裂片外面左边略带淡红色斑纹,花冠内面黄色,直径4-5厘米,花冠筒圆筒形,长1-1.2厘米,直径约4毫米。
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喉部无鳞片。
花冠裂片阔倒卵形,顶端圆,基部向左覆盖,长3-4厘米,宽2-2.5厘米。
分布范围
缅栀子的故乡远在美洲的墨西哥至委内瑞拉一带。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在云南南部山中有逸为野生的。
=繁殖方法
每年4、5月间,端庄高雅的鸡蛋花便陆续绽放,香气浓郁,沁人肺腑,5片花瓣轮叠而生,特象孩子们手折的纸风车。
鸡蛋花树形美观,茎多分枝,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叶似枇杷,冬季落去后,枝头上便留下半圆形的叶痕,颇象缀有美丽斑点的鹿角,可谓热带地区园林绿化、庭院布置、盆栽观赏的首选小乔木佳品。
鸡蛋花喜湿热气候,耐干旱,喜生于石灰岩石地,扦插繁殖极易成活。
药用价值
花(鸡蛋花):甘,凉。清热解暑,利湿,润肺止咳。[1]
用于肺热咳喘,肝炎,消化不良,咳嗽痰喘,小儿疳积,痢疾,感冒发热,肺虚咳嗽,贫血;预防中暑。
树皮:用于痢疾,感冒高热,哮喘。
广东、广西民间常采其花晒干泡茶饮,有治湿热下痢和解毒、润肺。
植物文化
在热带旅游胜地夏威夷,人们喜欢将鸡蛋花串成花环献给贵宾,或者作为节日的装饰品佩于胸前,是夏威夷的象征。
在老挝,鸡蛋花被定为国花,倍受尊崇;在泰国,女孩子们喜欢把花插头发上。
在原法国殖民地非洲小国科特迪瓦,1962年发行了5枚无齿红花鸡蛋花邮票。
在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西双版纳,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在我国的海南。
因为鸡蛋花没有花蕊,"不花心"被人们称为好男人花。
在广东肇庆,鸡蛋花深受人们喜爱,被命名为市花.而如经福建漳州也大面积种植。
物种区别
缅栀花又名鸡蛋花,约7种,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东部均有栽培1种及1栽培变种。
一种为红花鸡蛋花,拉丁名为Plumeria rubra L.。属于鸡蛋花属,红花鸡蛋花种。
一种为鸡蛋花变种,拉丁名为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鸡蛋花(变种)
视频---鸡蛋花,第一次看到,真的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