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編者按語 不是獨立的新聞評論文體,而是一種依附於新聞報道或文稿的畫龍點睛式的簡短的編者評論,是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等新聞傳播媒介的編者專用的對新聞稿件所加的評介、批註、建議或說明性文字,也是新聞媒介的編者最常用的一種發言方式。 它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體之一。 就是編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對作品的解釋或引申。 編者按可以表明編者的態度和意見,也可以提示要點,還可交待背景;補充材料或借題發揮,一般起強調重點、表明態度的作用。編者按一般放在報道的文前,有時也放在文章的中間。[1]

[]

目錄

編者按舉例

  例1   編者按

  給我們發來求助信的這兩個考生所遇到的困擾,都是公正問題。我們正在建設一個公正的社會。他們有理由向社會、向高考招生辦、向有關大學要求公正,因為教育——我們民族命運所系——不僅寄望於它輸出新時代所要求的知識、人才,同樣寄望於它輸出新時代所要求的社會理性與道德。在任何一個社會中,教育都承擔着促進社會公平的責任。教育體系中,每一個人,每一所學校都有責任維護公正。教育不公,教育機會的不公,是為害最大的不公。讓我們大聲說出一個期望:公正從教育始——既應公正地錄取,也應公正地糾正錯誤

  例2

  編者按

  翻譯事業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學術事業的發展,溝通中外學術交流,使我國學術界了解、接觸並接軌於國際學術前沿,無疑具有重大作用。但在目前我國學術事業蓬勃發展的景象之下,翻譯事業的意義卻被估計不足,其在學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未得到充分重視。翻譯作品很少被承認為學術成果,也很少獲得立項資助的機會;一些翻譯作品的質量也令人堪憂。有鑑於此,本期「學林」特刊發三篇文章,就此問題發表看法,以期能引起學界的進一步思考。

  例3

  編者按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18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遏止艾滋,堅守承諾。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世界上沒有治癒的藥物和疫苗。預防傳播是控制這一疾病的唯一辦法。在我國艾滋病蔓延形勢嚴峻,全國已有艾滋病感染者約84萬人,疫情波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艾滋病病例報告數呈上升趨勢。但由於社會對艾滋病病人普遍的歧視與恐懼心理,導致有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處於隱蔽狀態,因此專家估計,中國現有艾滋病感染者人數已超過了100萬人! 並且艾滋病正由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女性感染者大幅增加,經性傳播和母嬰傳播艾滋病的比例逐年增長。北京艾滋病感染者年增幅度40.6%。

  我們需要加強艾滋病的防治宣傳工作。一是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二是掌握艾滋病的預防措施;三是積極參與到艾滋病的公益事業上來。在艾滋病宣傳日的今天,我們將和你一起去了解艾滋病,了解它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一同去關愛艾滋病病人,參與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為營造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做出努力。

解釋

  biānzhě ànyǔ

  [editor's note] 編輯人員為所編發的消息、文章等寫的提示、說明、評論之類性質的文字

  可分為:說明性按語和政論性按語。

  功能:1.提示說明 2.評價表態 3.提醒建議 4.強調補充

  表現形式:文前按語、文中按語和編後。編者按語也可以指編者用概括性,系統性,證實性的語言以及真實情感的流露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性質與功能

按語的歷史沿革

  1.中國最早的編者按語,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各篇「本紀」、「列傳」、「世家」文後寫的「太史公曰」。

  2.編者按語的出現是近代報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833年出版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是我國境內出版的第一份中文報刊,也是我國第一份出現的類似於編後的編者評論。(易出單選題)

  3.1853年創刊的《遐邇貫珍》中出現了一些位置居於文前或文後的夾敘夾議式的文字,用於介紹文章的由來及刊載的目的,或對文章的意思進行評點議論。

  4.「五四」運動後,編者按語的運用更為普遍和經常。

  5.改革開放以來,新聞評論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編者按語的運用範圍更為廣泛,除為新聞報道或文稿配發以外,還經常出現為圖片或圖表等配寫的按語。

按語的性質   1.說明性按語

  是編者對新聞或文稿所加的說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紹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說明有關情況,表明刊載的目的等等。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幫助人們了解及理解新聞或文稿。

  2.政論性按語

  是編者對新聞或文稿所加的評價或議論性文字,用以提綱挈領地點明報道的中心思想,傳達最新的指示精神,劃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運用褒貶評議、引申生髮等方式,通過個別啟示一般。

  3.注釋性按語

  注釋性按語是編者對新聞或文稿中某些詞語或資料所加的解釋性文字,用以解釋某些難懂的名詞或術語,介紹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資料的情況,幫助讀者領會文意。

按語的功能   1.提示說明;

  2.評價表態;

  3.提醒建議;

  4.補充強調。

形式及特點

文前按語   1.含義

  文前按語,又稱題下按語,在廣播、電視中稱為編前話。它在三種按語形式中編排位置最為顯要,通常居於文前或欄前,片言居要,嚴肅莊重。在報刊上發表時常用楷體或比正文大一號的字體排出,有時還加框或加線處理,以突出其重要地位。

  2.基本特點

  (1)行文提綱挈領,文字簡明扼要,不必複述所依附的報道或文稿的內容,只需直接提出編者的看法和觀點。

  (2)以編者身份發言,通常情況下不署名,也不擬制標題。

  應用:依託報道配寫一篇文前按語。

文中按語   1.含義

  又稱文間按語,是報刊上獨有的按語形式。它新聞報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關係,又有滲透的關係,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報道或文稿的某句話、某段文字後面,就報道或文稿中的詞語、提法、內容等做出評點批註,詮釋補充,或修正錯誤、提出希望等,以幫助讀者領會文意、加深認識或避免傳播中出現的副作用。

  2.基本特點

  (1)與所依附的報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編者可以直接評價、分析文中的內容和提法,議論的針對性很強。

  (2)有感即發、有疑即注、有錯即批,隨時評點,使用方便,運用靈活,有助避免傳播中的副作用。

  (3)文字簡練、鮮明潑辣,與上下文銜接自然,便於閱讀,易於理解,適合讀者的認識規律和接受與理解。

編後   1.含義 又稱編餘、編後小議、編輯後記等,在廣播電視中稱為編後話。它附於新聞報道或文稿之後,是編者依託報道有感而發的一種抒表情、聯想與議論性文字。其作用在於補充和深化報道主題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幫助受眾理解報道或文稿的同時,增加其內涵的深度、廣度與力度。

  2.基本特點

  (1)編後在發表形式上與前兩種按語不同,它位於新聞報道或文稿之後,結構更為完善,可以有標題,也可以署名。

  (2)編後在寫作要求上與前兩種按語有所不同,寫法上更接近隨感短評,需要必要的分析議論,也可以抒情、聯想和借題發揮。

  (3)編後在功能上與前兩種按語的側重點不同:文前按語冠於文首,大多起強調、提示的作用;文中按語穿插於字裡行間,大多起注釋、點撥的作用;編後置於文末,大多起引申、生髮的作用。

  (4)編後在運用上比前兩種按語靈活多樣,不僅可以配合新聞報道或文稿,圖片、圖表、漫畫等也可以配寫編後。

基本要求

  一、編者按語寫作的基本要求

  1.立足依託,有所超脫

  2.配合及時,運用靈活

  3.文學精粹,點到即止;

  4.態度鮮明,講求分寸

什麼是按

 按: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作者或編者附加的說明或判斷。 (註: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中無此釋義。)

  按語:(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 作者、編者對有關文章、詞句所做的說明、提示或考證

  另:

  「按」是「按語」的簡稱,「按語」也寫作「案語」,就是寫在前面(或後面)的話。過去的文人,寫一點關於某事的主旨、相關情況、說明等叫做「案語」,後來也寫作「按語」。

為什麼要使用   編者按,通常說明作者對文章或內容寫作的出發點,或者說明。通過這個說明為了讓讀者看的更明白或者得到更多的信息而增加的一些特別的說明引導。

  也有一些通過編者按來進行避免內容牽扯法律的部分,來告知閱讀者內容的來源,或者某些保護自身利益方式。如:編者按:感謝XX給予本內容大力的支持。或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無抄襲或商業用途,侵犯版權請聯繫XXX。等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