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覺
緣覺
|
|
|
梵語pratyeka-buddha,巴利語pacceka-buddha。音譯缽剌醫迦佛陀、畢勒支底迦佛、辟支迦佛、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獨覺、緣一覺、因緣覺。 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 指獨自悟道之修行者。 即於現在身中,不稟佛教,無師獨悟,性樂寂靜而不事說法教化之聖者。 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若共菩薩,則為三乘。
目錄
解釋
佛教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於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 出於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 種類編輯 語音 獨覺之種類,依大毗婆沙、俱舍、瑜伽師地諸論,有部行獨覺、麟角喻獨覺二種。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亦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間所有,支即文分,謂所有生死流轉,皆不出這十二支分。 第一「無明」是疑暗義,為煩惱的通稱,因屬於心意的想計,故亦名惑。 第二「行」是造作義,依疑暗的念頭,而有所造作,因屬於身口的行為,故亦名業。這二支,是過去世的二因。由於過去因熟,乃生現-在世的五果: 第三「識」,謂今生投胎的知識,或升天,或入地獄,乃至驢胎馬腹,皆由此一念為前導。 第四「名色」,名指心,謂其但有名而無質,色指質,屬於色法,此時六根尚未成,但有名色而已。 第五「六入」,是六根逐漸完具,將出胎之時。 第六「觸」,是出胎後,與環境接觸也。 第七「受」,是畢生根塵識,所領受的苦樂遭遇也。由現世的遭遇,複種三因。 第八「愛」,於環境生種種愛欲也。 第九「取」,因愛著生起執取之念也。 第十「有」,既由愛取,興起諸業,必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這三因中,愛取同於無明,有同於行。由現-在世三因,再生未來世二果: 第十一「生」,為未來的受生, 第十二「老死」,既有生,當然必須老死。以上共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業、受生、的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
經文記載
依俱舍論卷十二載,部行獨覺指聲聞時已證不還果,而欲達阿羅漢果時,離佛自修自悟者;麟角喻獨覺指獨居修行一百大劫,而積足善根功德之覺者。 關於部行獨覺,有一說認為原即指須陀洹等之聲聞; 另一說則謂彼等先為異生,曾修聲聞之順決擇分,後自證道,由是而得獨勝之名,此系基於本事經中苦行外仙效仿獼猴之威儀而獨證之說,即闡明部行獨覺乃異生凡夫之意。 此中,部行獨覺之得名,系由其在聲聞修行之際,多居僧團中生活;麟角喻獨覺則系獨自于山間、林下修行,不結伴侶,故以麟角為喻。
各類記載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亦舉出緣覺有三種之別: (一)緣覺之緣覺,此與『因果俱』相同。 (二)聲聞之緣覺,其中『因』系指聲聞,『果』成緣覺。 (三)菩薩之緣覺,其中『因』系指菩薩,『果』成緣覺。
大乘義章卷十七對聲聞、緣覺有四句分別: (一)是聲聞而非緣覺,即聲聞人。 (二)是緣覺而非聲聞,即麟角喻人。 (三)是聲聞亦是緣覺,即為部行。 (四)是緣覺亦是聲聞,即因緣覺。
又聲聞、緣覺相較,則有五同六異之說,五同即: (一)見理同,同見生空之理。 (二)斷障同,同斷四住之煩惱。 (三)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法。 (四)得果同,同得盡智、無生智果。 (五)證滅同,同證有餘、無餘涅盤。 六異指: (一)根異,聲聞為鈍根,緣覺為利根。 (二)所依異,聲聞依師,緣覺不依師。 (三)藉緣異,聲聞藉教法為緣而得悟道,緣覺藉事相之現緣而悟道。 (四)所觀異,聲聞觀察四真諦法,緣覺觀察十二因緣法。 (五)向果異,聲聞人中四向四果,緣覺人中一向一果。 (六)通用異,聲聞之人二千國土為通境界,緣覺之人三千國土為通境界。 緣覺若與菩薩相較,則有一同十異,一同即入於聖位而永不退轉,十異即: (一)因異,緣覺之宿善狹小,菩薩廣大。 (二)根異,緣覺為鈍根,菩薩為利根。 (三)心異,緣覺畏苦,菩薩不畏。 (四)所解異,緣覺觀十二因緣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薩觀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異,緣覺修自利行,菩薩修自他二利行。 (六)斷障異,緣覺斷煩惱障,菩薩能斷煩惱、所知二障。 (七)得果異,緣覺得小涅盤,菩薩得大涅盤。 (八)起化異,緣覺僅現神通而不說法,菩薩能現神通,亦能宣說。 (九)通用異,緣覺同於聲聞僅一心一作,不能眾心眾作,而諸佛菩薩能於一時化現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 (十)體義異,緣覺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無常、苦、無我、不淨,菩薩之涅盤則常、樂、我、淨。 以上之比較系大乘家之說,小乘家則認為不論聲聞、緣覺、菩薩等,最後均歸於『灰身滅智』之狀態。緣覺人唯有自利行,而無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眾生,遂難登佛果位。 此即緣覺之舍悲障。 若自聲聞而言,則緣覺為利根;若自菩薩而言,則緣覺為鈍根。 故舊華嚴經卷六等,相對於聲聞之稱為小乘,菩薩之稱為大乘,遂將緣覺稱為中乘; 另於大品十地之中,稱緣覺為『支佛地』,置之於『已辨地』之上,『菩薩地』之下。 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類。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賢愚經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卷一八○、大智度論卷十九、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二、辟支佛因緣論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一、瑜伽論略纂卷九、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慧苑音義卷上、玄應音義卷三、翻譯名義集卷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