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量
簡介
UV(獨立訪客):即Unique Visitor,訪問網站的一台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00:00-24:00內相同的客戶端只被計算一次。就像要根據來往車輛的多少和流向來設計道路的寬度和連接方式一樣,根據網絡流量設計校園網絡是十分必要的。 「80 /20」規則在傳統網絡中,一般將使用相同應用程序的用戶放到同一工作組中,他們經常使用的服務器也放在一起。工作組位於同一物理網段或VLAN(虛擬局域網)中。這樣做的目的是將網絡上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產生的數據流量限制在同一網段中。在同一網段,可以使用帶寬相對高的交換機連接客戶機和服務器,而不必使用帶寬相對較低的路由器。將大部分網絡流量控制在本地的這種網絡設計模式,被稱為「80/20規則」,即80%的網絡流量是本地流量(採用交換機交換數據),在同一網段中傳輸;只有20%的網絡流量才需要通過網絡主幹(路由器或三層交換機)。「80/20」規則中的「80」和「20」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數字,應該理解為網絡流量分布的方式,即大部分網絡流量局限在本地工作組,小部分流量通過網絡主幹。因此在實際網絡設計中,只要大部分網絡流量在本地、小部分網絡流量通過主幹,就認為它符合了「80/20」規則,而不管實際的數字比例是多少。
評價
隨着網絡應用的逐漸豐富,「80/20」規則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網絡設計的需要。而一種被稱為「集中存儲、分布計算」的模式逐漸得到推廣。集中存儲,就是數據集中在網絡中心存儲,如已經得到普遍使用的Web服務、電子郵件系統和逐漸流行的VOD(視頻點播)、多媒體資源庫、教育數據中心(EDC)、數字圖書館等;分布計算,就是數據被下載到各個工作站上處理,如使用網絡上的多媒體資源庫製作多媒體課件、瀏覽數字圖書館等。在「集中存儲、分布計算」的網絡應用模式下,對網絡流量的要求已經大大偏離了「80/20」規則,一種新的規則應運而生,這就是「20/80」規則。在符合「20/80」規則的網絡中,只有大約20%的網絡流量局限在本地工作組,而大約80%網絡流量經過網絡主幹傳輸。這種網絡流量模式的轉變,給校園網主幹交換機帶來了很大的負荷。因此理想狀態下主幹交換機應該能夠提供與下面連接的支幹交換機相匹配的性能,即提供線速三層交換,也就是說,下面的支幹交換機能夠跑多快,上面的主幹交換機也應該能夠跑多快。同樣,如果網絡中有許多按功能(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劃分的VLAN,這些VLAN也很難管理。在以往的「80/20」規則中,服務器往往分布在VLAN中,因此對於各工作組來說,訪問起來比較快。但是在「20/80」規則中,服務器往往集中在網絡中心,因此對於各工作組,必須實現跨VLAN的訪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