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圩鄉舊鄉名,2021年3月撤銷,其轄域全部劃屬龍河鎮

羅圩鄉,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轄鄉,位於宿城區南部,地處宿城、泗洪兩縣區交界處,距宿遷城區25千米,轄域面積40.7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羅圩鄉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羅圩社區。截至2019年末,羅圩鄉總人口3.42萬 。

清末民初,大地主羅席村在其村周築土圩,後興起集市,人稱"羅圩" 。羅圩鄉先後叫過慶義鄉、秀水鄉,分別隸屬於閘塘區蘇圩區所轄。1956年,成立羅圩鄉,屬埠子區。1958年,成立羅圩人民公社。1983年,稱羅圩鄉 。境內有羅埠線等公路過境。

羅圩鄉有"蔬菜之鄉""建築之鄉""針織之鄉""武術之鄉"之稱 。2019年7月24日,羅圩鄉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2019年,羅圩鄉財政收入1289萬元 。[1]

目錄

歷史沿革

羅圩鄉原為淮陰市宿遷縣屬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隸屬羅圩區。1956年為埠子區,1957年由羅圩、先進兩鄉及慶義鄉部分村組成羅圩鄉。

1958年改羅圩公社,1984年改鄉。

羅圩鄉地處城區約25公里處。東與洋河鎮接壤,西與龍河鎮毗鄰,南與陳集鎮交界,北與埠子鎮相連東依徐鹽高速公路,西傍宿靳高速公路,境內羅陳路橫貫東西。

1996年,轄黃莊、平樓、秦詞、羅圩、古路、馬園、古西、三胡、武圩、郭廟、長莊、勝利、連五、農科、塘圩、郭莊、古西等17個行政村。

2003年,轄羅圩、聯五、陳塘圩、陳長莊、武圩、郭廟、古西、古路、三胡、秦祠、平樓11個行政村。

2004年,將原宿豫縣的羅圩鄉劃歸宿城區管轄。

羅圩鄉現(2011年)轄平樓、秦祠、羅圩(居委會)、古路、古西、三胡、郭廟、武圩、長莊、塘圩、聯伍11個行政村(居)。[2]

經濟發展

2006年,羅圩鄉上下堅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攬全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突破工業,優化農業,培育大戶,做強基礎,打開通道"的工作思路和區委、區政府年初下達各項目標任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到2006年底,累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5635萬元,農業增加7800萬元,三產增加值53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6%、6%和23%;完成全社會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200萬元,同比增長25%;實現財政收入179.72萬元,一般預算收入12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30元,同比增長15%。在2006年度全區綜合考評中,羅圩鄉位居全區鄉鎮的第五位,實現有史以來的最好水平。

工業建設

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強力推進工業突破。實現全鄉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躋身全區的先進行列,關鍵點在招商引資,勝負在招商引資,決成敗在招商引資。全鄉上下咬緊牙關,拚命狠抓,脫皮掉肉,實現趕超。一是特色取勝。圍繞資源優勢、產業體系、生態優勢等特色所在,挖掘項目,包裝項目,推介項目,開展產業招商、特色招商、以商招商等主題招商活動,提高命中率,提升成功率。依據本地優勢,開展特色招商,聯五、三胡、古西等村大力利用草編優勢,豐盈農民腰包。塘圩、秦祠、聯五等村利用種植特色蔬菜優勢,申請註冊商標,打響產業品牌,積極向外推介,開展農業招商,品牌招商。二是創新舉措。以鄉工業集中區為載體,繼續外派專業招商組,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項目。鄉村幹部、鄉直機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騰出精力抓招商,對照黨委、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不折不扣完成,全力突破招商。三是全員招商。動員全體鄉人大代表、羅圩鄉廣大群眾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積極投身招商引資大潮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有親奔親,無親奔友,逢商就招,逢資便引,有項目就辦,努力形成招商引資鋪天蓋地之勢,積極吸引"面廣量大"的項目,擴大招商引資總量。共引進外資1.5億元,引進各類工業項目18個。

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三個項目落戶市、區經濟開發區;投資300萬元以上雲天時裝、加禾製衣、松謀服飾等項目落戶鎮區,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個。高起點規劃建設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規劃占地面積200畝,已建成廠房8幢15000平方米。區內道路、下水道、供水、供電等附屬設施基本到位,落戶園區的三個千萬元項目正在投產。

民生建設

羅圩鄉:建設創業文化加快發展改善民生。宿城區羅圩鄉將加快發展與改善民生兩大主題作為統攬工作全局的主線,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建設全面小康的目標,堅持"工業強鄉、商貿富鄉、文化興鄉、生態立鄉",積極推進經濟發展,大力加快富民強鄉進程,全面構建安定和諧社會,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促進全鄉經濟更快更好發展。確保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8%,社會固定資產增長3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2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基礎建設

加大農業基礎投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重點實施好農田水利、農村沼氣、農村改廁等農業農村基礎建設項目,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力抓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加快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以培育壯大聯五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大棚蔬菜,通過以點帶面,逐步把大棚蔬菜納入規範化、產業化發展軌道。認真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提高複種指數,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發揮本土能人效應,激活群眾創業活力。對那些有頭腦、有信息、有資本、有本事的農民,進行重點培育,在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放手放膽促其發展,使之成為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的主體;呼應羅陳路、羅南路特色經濟帶建設,緊緊圍繞引導大戶、壯大大戶、擴張大戶,精心梳理排隊,發現大戶,全力向羅陳路、羅南路沿線聚集;對那些有創業願望、有富餘資本、有創業方向、有創業能力的群眾,全力幫扶,促其發展;對那些有資本積累、有擴張願望、有市場空間的大戶,全面激勵,大力支持,促其壯大;鼓勵外出打工有成者回鄉創業,當大戶、做老闆、上項目、闖市場,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着力推動全民創業,努力致富全鄉百姓。一是幹部帶頭帶領創業,帶着農民干,干給農民看。通過幹部先行創業,把幹部引向市場,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努力形成幹部創事業,能人創企業,百姓創家業的濃厚氛圍。二是充分發揮草編、針織等基礎優勢,大力發展"三來一加"項目,帶動全民創業。三是以羅圩駐寧和駐張家港工程處為依託,以全鄉5000名專業建築大軍為載體,通過掛靠、內培做旺建築產業,把"草編之鄉"、"針織之鄉"、"建築之鄉"三大品牌唱得更響,做得更亮。

加快城鎮建設進程,改善羅圩對外形象。啟動羅圩、農科康居示範點建設,確保在上半年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加大街道管理力度,大力治理亂停亂放、亂堆亂倒、亂搭亂建、亂貼亂畫現象,堅決取締"馬路市場"和店外店;不斷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尤其是對背街小巷進行重點治理;積極鼓勵農民進鎮建房。鄉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通過鼓勵農民進鎮建房,進一步增加集鎮區的人氣和商氣;整頓規範市場,對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行為嚴厲打擊,公平交易,規範秩序,不斷聚集集鎮市場的人流和物流,為商貿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廉政建設

宿城區羅圩鄉把搭建廉政文化展示平台作為"弘揚新風正氣、建設廉潔宿城" 的重要內容。他們發揮優勢,區分層次,創新載體,搭建五個平台,使各項廉政教育活動生動活波,扎紮實實地開展。搭建示範和警示教育平台。該鄉採取學、樹、講、看、談的方法,選樹了一批象塘圩村支部書記陳永之那樣勤廉兼優的先進典型。一方面,開展了鄉村幹部"算好三筆帳(政治帳、經濟帳、家庭帳),爭當好公僕"活動,同時組織全鄉各單位召開表彰會、演講會、報告會、故事會和編寫《廉政月報》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表彰、弘揚正氣。另一方面,該鄉注重運用重大典型案例和鄉村幹部中違紀違法案件,及時教育、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觀看多部反腐倡廉電教片。做到警鐘長鳴。搭建文化滲透平台。該鄉綜合運用展覽、徵文、演講、參觀、座談研討、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深化黨風廉政教育。他們製作14塊2米寬3米長的鋁合金展示牌,訂在鄉"功德園"大門兩旁石柱上,牌上內容涉及勤廉方方面面;創作了一批反腐倡廉的文藝節目,到鄉村黨員幹部中巡迴演出;組織了"做廉內助,把廉政關"的幹部家屬格言警句創作活動;讓全鄉廣大黨員幹部在觀看和參與中受到啟示和教育。

搭建競賽推動平台。他們利用知識競賽、演講賽、書法和公益廣告漫畫大賽等,推動黨風廉政教育深入開展。3月份,他們在全鄉各村、鄉直機關事業單位中舉辦兩個《條例》知識競賽基礎上,又舉辦了以計生辦、村建辦、中學、小學、綜治辦、信訪辦、民政辦、文廣中心、農經中心、農技中心十個系統代表隊參加黨內法規知識競賽;在全鄉開展的反腐倡廉理論學習徵文評比活動,收到黨員幹部自發撰寫的理論徵文36篇,選出優秀文章18篇在鄉"三務"公開欄中展示。

搭建陣地輻射平台。他們堅持廉政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村、進家庭,把廉政意識深深地播種在黨員幹部心中。在鄉直機關設立黨風廉政建設監督站;在各村開闢板報和櫥窗;開展建設廉潔文明家庭活動;組織宣講身邊廉政小故事活動等,構建鄉村廉政文化長廊。特別是2月份在全鄉開展了反腐倡廉公益廣告創作競賽活動,從機關幹部到各村群眾都踴躍報名參加,積極創作,報送廉政平面廣告和四格漫畫共63幅,廉政格言警句104條。搭建電化網絡平台。在機關、村委會配齊電化設備,定期購置電教片。在羅圩廣電中心設立了"反腐倡廉"欄目,每周一期,欄目積極宣傳反腐敗成果,介紹黨紀條規,擴大了教育覆蓋面。[3]

歷史名人

劉建廷-- 海軍基地司令

劉建廷,男,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人,1927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離休前任煙臺海軍基地副司令。

1941年6月參軍,在新四軍二師五旅十四團先後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1952年調海軍第三海軍學校學習,畢業後於1955年分配到海軍東海艦隊第一魚雷艇大隊任副大隊長兼參謀長。1960年至1964年間在蘇聯海軍學院學習。1979年任煙臺海軍基地副司令。

解放戰爭期間,因作戰勇敢,工作積極,立三等功五次,一等功一次,對人民解放戰爭有重大貢獻,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授於華東戰鬥英雄稱號,並由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頒授證明書及人民英雄獎章。

他於1946年參加共產黨,1951年曾被選為福建省首屆人大代表。離休後仍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擔任煙臺市花卉根藝協會顧問、常務理事、山東省政協委員。

陳造福--法律專家

陳造福,男,宿城區羅圩鄉平樓村人,1919年10月生。1931年和1933年先後畢業於縣立北倉小學和鍾吾小學,1937年畢業於江蘇省立宿遷玻璃科職業學校初中部;1940年畢業於江蘇省旅渝聯合中學高中部,同年考入金陵大學政治經濟系,194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政治系;1947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高等科(外交),國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試外交官領事官考試及格。

解放前,他先後擔任過外交部駐滬辦事處科員、薦任待遇科員,外交部薦任科員。曾任中國駐外領事館副領事。1950年回國,先在華北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1951年畢業由中央教育部分到貴州省任教。歷任貴州省師範學院助教、教員,貴州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主講的課程有:《中國革史》、《亞洲史》、《中國通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史》、《東南亞史》、《形勢教育》、《國際法》、《外國憲法》等。

1983年他任政協貴州省委員會委員兼法制組副組長,1984年參加民革。先後擔任民革中央委員、民革貴州省常委、民革貴州大學組組長,政協貴州省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兼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學會理事,中國國際法學會理事,貴州省法學會副會長,貴州省民族文化學會學術指導委員,《貴州法學》編委會顧問,貴州省第一聯合律師事務所顧問,貴州大學法律系教授,教師職稱評委會委員,《貴州大學學報》(社科版)編委,社會科學研究所顧問等。

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獲得豐碩成果。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已先後發表(含與人合著)大綱、資料、論文譯文約30餘萬字,有些曾受到海內外學者的好評,並接待過國外專家的訪問。其中較重要的論著有《國際法》(貴州省自考辦1987年版),《抗日戰爭時期中外大事記》(貴州農學院1980年版),《19世紀以前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關係考略》(《歷史研究》1980年第 三期),《國家豁免問題初探》(《貴州民院學報》1986年第二期),《談談南極洲的法律地位》(《貴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三期),《談談美國總統選舉》(《貴州法學》1988年第三期),《佛 教與泰國的社會生活》(《貴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三期),《邱吉爾與新加坡海軍基地》(《中國東南亞研究通訊》1983年第3一4期),《華裔馬來人拉西化馬來文著作初探》(《中國東南亞研究通訊》1985年第6期)等。

武海峰--抗日英雄

武海峰(1904-1977)原名從瀛,宿遷羅圩人。家中有土地300多畝。1919年考入縣立鍾吾小學,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7年後,同中共地下黨員馬倫等常有來往,參與發動農民暴動,出錢資助革命活動。暴動失敗,潛伏家中,仍和中共地下黨員保持聯繫。

1938年日軍侵占宿遷前夕,他變賣土地購買槍支建立抗日自衛隊,任閘塘鄉鄉長。因不願與宿遷縣國民黨政府魯同軒同流合污,為其所忌恨。同年11月,魯同軒在農村收編土匪建立常備第6旅,並要收編武海峰自衛隊,遭拒絕。

1939年冬,八路軍活動到宿遷縣南趙莊,他星夜去見蘇皖縱隊司令員江華。回家後組建運河大隊,任大隊長,有200多人槍,曾打退常備第6旅兩次進攻。1940年8月率部與來犯的500多日偽軍血戰終日,斃傷日偽軍10餘人,他頭部負傷。同年運河大隊升為主力部隊,他出任閘塘區區長,並被吸收為中共黨員。他配合主力二次拔除羅圩偽軍據點,使閘塘區得以鞏固和發展。他兩個侄子:一個在羅圩任偽鄉長,另一個在洋河當偽軍班長,都有罪惡,捕捉後均被他立即處決。

1946年9月,閘塘區被國民黨政府軍占領,武海峰率區、鄉幹部隨部隊撤出淮北。次年1月,又隨主力和泗宿縣武工隊重返淮北,仍任閘塘區區長。

1949年1月,安徽蚌埠解放,武海峰任蚌埠市某區公安分局局長。1952年,調任蚌埠市聯運公司副經理。1954年,調安徽省公路局工作。因受"左"的路線影響,在審干中被錯定為"階級異己分子",開除黨籍。1958年退休回鄉。20多年間,他多次到合肥、蚌埠向省、市委申訴,均無人受理。於1977年9月24日含冤去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安徽省航運公司對武海峰歷史問題重新審查,肯定了他對革命貢獻和歷史功績,推翻強加在他身上一切不實之詞,於1982年9月作出決定,為武海峰平反昭雪,恢復其黨員和名譽。

教育情況

"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羅圩初中建校已半個世紀,她位於宿城區西南三縣交界的羅圩鄉,占地70多畝。在近3年區級以上各類活動中,有100多人次獲獎。先後獲得"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和江蘇省"教育現代示範初中"、"巾幗文明示範崗"、"模範職工之家"及宿遷市"德育教育先進學校"、"'十佳'安全文明學校"、"管理規範樣板學校"、"陽光大課間活動先進學校"、"園林式單位"、"庭院綠化達標單位"等榮譽稱號。[4]

獲得榮譽

2019年9月24日,羅圩鄉(蔬果)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