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家屯鎮(LuojiatunZhen)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3千米。面積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455人(2017年)。轄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羅家屯。灤河自西向東流過鎮南界。大秦鐵路、三(屯營)撫(寧)公路橫穿境內。西寨、東寨等處有灤河文化遺址。九龍山區昔為清康熙皇帝狩獵苑囿。[1]

目錄

自然資源

羅家屯鎮是資源型大鎮,集土地、水利、鐵礦、旅遊等四大資源於一身的,具有經濟發展的優越的先天條件。一是以「一大平原、四大河系」為基礎,土地、水利資源充足。該鎮位於遷西縣境內灤河沖積平原東部,有耕地1.8萬畝,非耕地5.5萬畝,耕地總面積在全縣排首位;境內有灤河、清河、沙河、長河四大河系經過,土地肥沃,水源豐沛。充足的土地、水利資源是農林發展和採礦、鐵選等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二是以「三大礦體」為主體,鐵礦儲量龐大。境內有范家峪、金家溝、灤河河床等三大主要礦體,已探明可開採儲量分別為:范家峪礦600萬噸,金家溝礦300萬噸,灤河河床礦2100萬噸,加之其它小型礦體儲量,礦藏總量超過3000萬噸,鐵礦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基礎雄厚,開發前景極其廣闊。三是與「三大景點、一大專線」相銜接,旅遊資源豐富。

行政區劃

沿革1953年建羅家屯鄉,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61年建羅家屯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1995年二拔子鄉併入。1997年,面積69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羅家屯一村、羅家屯二村、羅家屯三村、羅家屯四村、長嶺峰、沙澗、吳家溝郭家溝、水泉村、核桃園、史家峪清水嶺、金家溝、東寨、西寨、上梨樹峪、下梨樹峪、二拔子、牆板峪、小尹莊、米峪口、新莊、范家峪、豐富莊24個行政村。

產業發展

作為素有「遷西烏克蘭」之稱的遷西縣農業大鎮,該鎮每年糧產達836.2萬公斤,居全縣首位。年產板栗270噸,是遷西京東板栗的主產區之一。2005年,鎮黨委、政府審時是度,立足資源優勢,以建設經濟強鎮為目標,實施農業強鎮、工業重鎮、旅遊名鎮,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躍式發展。農業強鎮建設為羅家屯鎮農民長遠增收打造了綠色銀行。綠色經濟林帶貫穿羅家屯東西30華里,以防護林為主的速生楊東至灤河口,西至米峪口,占地6000餘畝,70多萬株;建成了以長嶺萬餘畝標準板栗生產基地為主的紅色經濟林帶;工業重鎮建設為羅家屯鎮經濟騰飛插上了堅實的翅膀。依靠豐富的鐵礦資源,深入開展「六個一」招商引資活動,3年間投入企業建設資金近億元,新建設礦選企業23家,礦業開發個體56個,年產鐵精粉8000多萬噸,礦石16000萬噸,實現了鏡內礦業資源的優化組合,以遠大集團為主,實現了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工業重鎮已具趨形;旅遊名鎮建設作為該鎮新興產業,進入了實質性開發階段。[2]

基礎建設

交通

在交通方面,羅家屯鎮更加明顯,是古來咽喉要道。一是「三大幹線」攜手,塑造了優越的交通優勢。境內貫穿有東西向三大交通幹線,分別是省級三撫公路、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大秦鐵路、灤河生態旅遊觀光路。三幹線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結合村村相通的鄉村級水泥路,共同織就內外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二是「一個中心、三大市場」結合,區位優勢和商貿優勢顯著。羅家屯鎮位於遷安、遷西、青龍三縣交界地帶,歷史以來都是三縣重要的物貿中心之一。鎮區內有羅家屯、沙澗、新店三大集貿市場,商貿規模大,交易活躍。

其他

羅家屯鎮圍繞「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外資吸引力」這一中心,除執行好上級有關招商引資政策外,重點實施以下優惠政策,為外商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一是全力協助投資商辦理好關於項目建設的相關手續,最多在一個月內全部辦理到位。二是項目建設用地,每畝年租金最高不超過100元。三是投資1億元以上的企業不收取土地租金。四是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確保水、電、路三通,保證社會環境的穩定。[3]

旅遊資源

西寨紅山古文化遺址

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遼河流域相碰撞而產生的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樸實。玉器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並向專業化、系統化、規範化方向發展,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豬首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髮飄舉,極富動感,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出土時代最早的龍形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龍」。因赤峰境內多有龍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稱為龍的故鄉,紅山文化的先民應為龍的傳人。

五虎山天然獵場

五虎山,原名九山,有九座山頭並排於灤河北岸,上下有九條泉水匯而入灤,似九條銀龍戲水。山北有一條交通要道——米峪口。據《永平府志》載,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這裡山路崎嶇,不便通行,山西介休縣有一名叫段文德的商人為商旅之便,捐小米為開鑿之資,米峪口便由此而得名,之後康熙帝出入14次,狩於九山,均有志載,此口為攀九山之要道。

羅家屯鎮

據《遷西縣誌》載,康熙28年冬10月,上送孝懿仁皇后梓宮至清東陵,聞九山有猛虎出沒,傷人性命,仁皇駕幸米峪口,狩於九山,未獲。三十年冬十二月,又至,駐足7日,獲虎5隻,詔改九山為五虎山。清代嘉慶年間遷安縣教諭張太復詩云:「當年萬乘從天來,雲罕羽騎彌山隈,漫岡絡野被網罟,突出白額奔風雷,烏號雕弓夏服箭,一發再發血雨濺,范用三驅禽得五,萬歲聲呼人億萬,仁皇至仁罷窮搜,天顏有喜山名留……」足見當年狩獵場面為壯觀。如今,五虎山仍松林遮日,濤聲不斷,進得山中,隨濤聲常有虎嘯相隨,百鳥啁啾,若遊人有興,獵槍一甩,槍槍都有所獲。若狩獵小憩,還可探得地下長宮之奇。五虎山因載下聖祖仁皇之功德而詔於天下,然天地造化,又早蘊神靈於其中了,密密松林,蔭天蔽日,山中突出一洞,名為枯松洞,洞寬5.5米,高2.4米,洞內右側有小耳洞,小耳洞又套一牛角洞,正洞內有斜井一口,冷風習習。相傳戰國時,有袁達、李牧在洞中學道,因其二人殺富濟貧,除暴安良,故後人在洞中塑有袁、李二人遺像,自此改名袁李洞。

袁李枯松學道,文德捐米鑿路,也許其德行感化上天、示「神武」於這九龍、五虎相傍,人間與地下相通的古獵場,實屬藏龍臥虎之地。[4]

民俗風情

春節

在民間習俗中,春節是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在農村,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進入了過年階段。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相傳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善惡。過去有「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謠,人們用糖瓜祭灶神,為的是用又甜又粘的糖瓜粘住灶君的嘴,免得在玉皇面前講人間的壞話。還要供上黑豆、甘草和一碗水,以祭灶君所騎之馬。灶上對聯大都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是一種迷信。在生產力和科學都不發達的年代,灶王便成了農民崇拜的對象。建國後,祭灶的習俗已經逐漸斷絕。人們在這天都要「掃房」(也有的地方在二十四掃房),這個習俗由來已久。這天早飯後,人們把屋裡屋外、房前房後徹底清掃一遍,家具、衣服洗滌一新,乾乾淨淨的迎接春節。

過了臘月二十三,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民謠說:「二十四,掃房子(也有說「二十四,寫大字」的);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貼年畫(指年畫、窗花、對聯等);二十九,糊香斗(燒香時用的香斗);三十兒,流油兒(指煉油、燒肉、炒肉);初一,初二磕頭兒(指小輩的給長輩的拜年)」。這些天,人們都忙忙碌碌,準備過年。臘月二十八,家家都在門口貼上大紅醒目的春聯,以此來烘托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表達自己的心理願望。臘月的最後一天是除夕,俗稱「大年三十」。這天,全家老少歡聚一堂,共進豐盛的晚餐。舊時,在除夕之夜有「守歲」的習慣,全家坐在一起,歡歡笑笑,享受天倫之樂。在這新舊年交替之際,辭舊迎新,守歲至半夜,人們還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餃子。取其「更歲交子」(新舊年交替自子時起)之意。這大概是餃子的來歷吧。

陰曆元旦

俗稱「大年初一」。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裡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後,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麼「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放鞭炮,藉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近些年來,鞭炮、煙花工藝更臻精妙,創製了很多新品種,更給春節增添了歡樂氣氛。初一早晨吃完餃子後,小輩要給長輩拜年,行作揖磕頭禮。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在路上相遇,一般都說「恭喜發財」、「過年好」之類的吉利話。鄉鄰如有不和睦者,也藉此機會消除隔閡。正月初五稱為「破五」,人們都在「破五」前後互相宴請,表示親密無間,友好相處,以此來增進友誼。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它是春節後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元宵節也叫「燈節」,本縣在正月十五前後,許多鄉村都舉辦花會,有旱船、中幡、高蹺、秧歌、武會等等。他們都串村演出,演出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熱鬧非常。到了80年代,在文化部門的組織下,元宵節更為隆重。這一天,縣城裡道道花會,接踵而至。到了晚上,還要舉辦放煙火、燈謎晚會、跑花燈等活動,煙花五彩繽紛,花燈別致新穎。縣城的男女老幼、鄉下的青年人等,都擁到街道兩旁飽享眼福。觀看者多達數萬人。

元宵節吃元宵,因元宵形圓音圓,表示「團圓之意」,象徵吃了元宵就一家團圓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來甜糯軟滑,味美可口。

龍頭節

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名曰「龍頭節」。人們傳說,龍王在這天要去天宮領令,準備為民行雨。人們為使一年風調雨順,做「龍皮」(煎餅)、「龍蛋」(粘餑餑)、「龍鬚」(麵條)來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們總是習慣食用煎餅,粘餑餑和麵條等。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主要風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傳是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襲下來的一種祭禮形式。近代,在清明節這天禁火寒食的人已基本沒有了,但利用清明節悼亡祭祖的習俗卻一直沿襲下來。人們懷念已故的親人,在墳前燒香上供,在墳頭上壓紙錢,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懷念。建國後,上墳燒紙的習慣逐漸減少。但學生和教師們每年都要去祭掃烈士墓,緬懷先輩的功績,從而受到革命傳統教育,漸已形成了一種新的習俗。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即「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而來,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這天人們習慣在門上插艾蒿,包粽子,兒童帶五色線。端午早晨,門上插艾蒿,傳說是唐朝百姓在黃巢起義時為避災難而沿襲下來的。其實,端午插艾,是講衛生的習俗。因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這是一種值得繼承的良好習慣。包粽子,相傳是為紀念兩千多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本縣的粽子,多用黃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棗、豇豆等原料,用葦葉包成菱形。煮熟後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後,兒童們在手腕、腳腕上系五色線,說這樣可以除病祛災,長命百歲。據說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線,人們就把它當護身符了。這個習俗帶有迷信色彩,建國後逐漸廢除了。另外,還有兒童們有胸前戴荷包、剪紙葫蘆貼在門上的習俗,據說它們可以收服瘟災。在本年出嫁的閨女,要回娘家過節,稱為「躲端午」。這些習俗也已逐漸廢除了。

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稱為「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見一次,普天下的喜鵲都飛到銀河兩岸,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過鵲橋相會。織女是天宮有名的巧女,婦女們都在這天晚上趁她離開天宮與牛郎見面的時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們稱七月七為「乞巧節」。這天晚上,姑娘、媳婦們打一盆水放在黃瓜架下,傳說能在水中看到牛郎與織女相會的影子。中午,她們往水盆中扔花針,如果花針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針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國後,這些習俗已不存在。

麻姑節

農曆七月十五為「麻姑節",俗稱「鬼節"。相傳,麻姑無兄弟姐妹,她為了侍奉二老雙親,一直未出嫁。到父母雙亡時,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無依無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這天晚上投河而死。鄉親們念麻姑是個烈女,又是個孝女,便把蠟燭插在瓢上,點燃後放在河裡,叫「撒河燈」,為麻姑照亮。同時還為麻姑擺上供品,燒紙錢,以此來表示人們對麻姑的懷念,對後輩子女也是個教育。此習俗建國後已經絕跡。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也是「團圓節」。中秋節親朋之間互相饋贈月餅。這時的五穀雜糧相繼成熟,人們為了慶祝豐收,中午要吃一頓豐盛的午餐。晚上要賞月,並吃些西瓜、月餅等圓形的食品,邊吃邊講關於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仙兔搗藥等。外出辦事或遠離家鄉的人,也要趕回家中團聚。新出嫁的閨女和未結婚的兒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來吃「餐遺」。

寒衣節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此時已進入冬季,天氣逐漸寒冷,人們都要換上棉衣,於是想到已故的親人也該換寒衣了。舊時人們有在墳前燒五色紙(剪成衣服狀)的習俗,叫作「送寒衣」,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悼念。此習俗帶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見。

臘八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相傳「臘八"是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這一天煮粥祭佛,後來傳為民間習俗。又一說,此時一年的收穫已經完畢,應祭萬物之神以表農家的心意。從古至今,臘八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頓「臘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黃米、爬豆(豇豆)、大棗、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後香甜可口。人們習慣在這天醃「臘八蒜」。將剝好的蒜用醋浸泡,密封起來,20天後,蒜變成綠色,味道極美,是吃水餃的好佐料。舊時,出嫁不久的閨女在媽家「躲冬」,到這天吃過「臘八粥」就得回婆家準備過年了。[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