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是各類術語中的一個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的社會學習理論關注的也是人們在面臨多種可選擇的行為方式時所進行的選擇。為了解釋人的選擇傾向,羅特對動機領域的兩種主要觀點——強化觀點和認知的觀點進行了整合。他提出的動機模式從整體上看與一般的期望—價值觀點一致。在羅特看來,動機是期待(E)和強化值(RV)的一個函數。Behavior=f(E,RV),強化值(RV)指的是在強化發生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情況下,對某種強化的偏愛程度。這就是說,我們是對具有最大獎賞的目標抱着最高的期待進行活動的。

羅特認為,對成功的期望決定於三種因素:

一個人過去在特定環境中的經驗;

在沒有特定經驗的情況下,先前的相關經驗也會發生影響;

人們對特定任務特徵的知覺。

在任務特徵方面,他重點考察了與技能有關的情景和與機遇有關的情景,結果發現在由技能決定的任務中,如果結果是由一個人的能力和努力決定的,成功後期待會增加,失敗後期待會降低。但在由機遇決定的任務中,如拋硬幣或擲骰子,無論上次成功還是失敗,下次的可能性都相對不變。 這種分析使得羅特開始考察技能決定與機遇決定兩種情況在更一般的情景知覺中所存在的個體差異,並提出了著名的控制點理論。具有內部控制點的人認為自己應對自己的行為和所受到的強化負責,而具有外部控制點的人則認為強有力的他人、運氣或環境等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應該對行為和強化負責。羅特認為擁有內部控制點是更具適應性的動機狀態,內部控制與結果期待,包括成就追求呈正相關。

羅特的社會學習理論點評

20世紀60年代以後控制點理論框架基本上擺脫了期望—價值理論的根基,展現出其自身的生命力。其突出貢獻首先是它通過啟動個體控制的研究,重新揭開了那個來源於哲學中的古老的動機話題——自由意志及其心理結果。其次,它所強調的控制點,為歸因分析奠定了基礎。

儘管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點理論在60—70年代曾經獨領風騷,但進入8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既有這些理論本身的原因,又有來自於整個動機研究取向變化的原因,即動機研究更加關注環境變量,而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點理論主要關注的是個體內的特質和個體差異。正如維納(Weiner)所指出的,在動機研究中對個體差異的研究興趣(例如成就需要、控制點)在逐漸減弱,因為他們缺少跨情境的普遍性,相反,對於提高或降低學生學習動機的環境變量的作用則越來越受關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