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拾補
《群書拾補》,校勘學著作。盧文弨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盧氏抱經堂刊《抱經堂叢書》本。民國十二年(1923)北京直隸書局影印《抱經堂叢書》本。光緒中徐氏鑄學齋刊《紹興先正遺書》本。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所列為38種,實則史部有《宋史藝文志補》、《補遼金元藝文志》二種,目錄未列,則全書實有40種。其中《明史藝文志》2卷,其餘皆1卷,全書共41卷。40種當中,《明史藝文志》、《宋史藝文志補》、《補遼金元藝文志》3種,屬於目錄專著,其餘37種都是古書校勘記。37種當中,《周易註疏》、《周易略例》、《尚書註疏》、《史通》、《鹽鐵論》《說苑》、《新序》、《申鑒》、《列子》、《韓非子》、《晏子》、《風俗通》、《新論》、《潛虛》、《鮑照集》、《韋蘇州集》、《元微之集》、《白氏長慶集》、《林和靖集》共19種,皆通校全書。《禮記註疏》據宋本校正8篇。其餘則或校正一二篇,或補遺、補缺、補脫一二條,皆非全書校記。各書校記皆首列異本目錄,並述校讎始末,以明其原委。其校記凡確為訛脫者皆加引證,尋常異文則僅注該字之下,不加引證。盧氏校書多據善本,今以各書之前所列異本驗之,則多為宋元刊本、鈔本、明刊佳本、名人校本及《道藏》本,如《賈誼新書》所用校本有宋建本、宋淳祐刻本、明弘治刻本、正德八年刻本、正德九年刻本、程榮本、何允中本及江陰趙曦明校本。盧氏主張「古書流傳,訛誤自所難免,果有據依,自當改正。」(《鐘山札記》)因此他被歸入「活校」一派。但同時他又主張「凡傳古人書,當一仍其舊,慎勿以私見改作。」(同上)足見其校改古書皆確有依據,絕不輕改。其主張改與不改,根本目的都是為了保存古書原貌。《群書拾補》正是貫徹了這一精神,所以段玉裁認為盧氏所校各書「皆使學者是正積非,蓄疑渙釋。」(《碑傳集》卷48)盧氏校勘成果除單刻各書及《群書拾補》外,《鐘山札記》、《龍城札記》、《抱經堂文集》中也多不勝舉,而遺書散在四方者,學者奉為校讎鴻寶。王大隆《文獻學講義》評價盧氏雲:「數清代校讎專家,當推他是第一流」,是完全符合事實的。
作者介紹
盧文弨(1717—1796),字召弓,號抱經,清代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三十三年(1768)請假歸養,歷主鐘山、龍城等江浙書院講席。還著有《儀禮註疏詳校》17卷、《鐘山札記》4卷、《龍城札記》3卷、《廣雅釋天以下注》2卷及《抱經堂文集》34卷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群書拾補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