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嘴鮊
翹嘴鮊 |
中文學名:翹嘴鮊 拉丁學名:Culter alburnus 別 稱:條魚、白魚、翹殼、白絲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亞 綱:輻鰭亞綱 目:鯉形目 科:鯉科 亞 科:鮊亞科 屬:鮊屬 種:翹嘴鮊 亞 種:無 命名者及年代: Basilewsky,1855 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
翹嘴鮊(學名:Culter alburnus)是鯉科、鮊屬魚類。體長150~431毫米。體長形,側扁,背緣較平直,腹部在腹鰭基至肛門具腹棱,尾柄較長。頭側扁,頭背平直。吻鈍,吻長大於眼徑。口上位,口裂幾與體軸垂直。眼間較窄,微凸,眼間距大於眼徑。鰓孔寬大,向前伸至眼後緣的下方。背鰭位於腹鰭基部的後上方,外緣斜直。胸鰭較短,尖形,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腹鰭位於背鰭的前下方。鰓耙長,排列密。下咽骨狹長,呈鈎狀。咽齒近錐形,末端尖而鈎狀。腹膜銀白色。體背側灰黑色,腹側銀色,鰭呈深灰色。 翹嘴鮊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層,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遊動迅速,見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蟲、浮游物質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風浪時與早晨和傍晚有陽光照射到水面時尤為活躍,而且是成群的「集體行動」。分布甚廣,分布於中國珠江、台灣、閩江、錢塘江、長江、黃河、遼河、黑龍江等水系。 [1]
目錄
翹嘴鮊形態特徵
翹嘴鮊 背鰭Ⅲ-7;臀鰭Ⅲ-21~24;胸鰭Ⅰ-15~16;腹鰭Ⅱ-8。側線鱗80~92;圍尾柄鱗24~26。第一鰓弓外側鰓耙24~28。下咽齒3行,2·4·4(5)-5(4)·4·2。脊椎骨4+38~39。
體長150~431毫米。體長為體高的3.5~4.8倍,為頭長的4.2~5.0倍,為尾柄長的6.2~8.1倍,為尾柄高的9.8~11.7倍。頭長為吻長的4.0~5.0倍,為眼徑的4.2~6.8倍,為眼間距的3.9~5.4倍,為尾柄長的1.4~1.9倍,為尾柄高的2.0~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3~1.8倍。
體長形,側扁,背緣較平直,腹部在腹鰭基至肛門具腹棱,尾柄較長。頭側扁,頭背平直,頭長一般小於體高。吻鈍,吻長大於眼徑。口上位,口裂幾與體軸垂直,下頜厚而上翹,突出於上頜之前,為頭的最前端。眼中大,位於頭側,眼後緣至吻端的距離稍小於眼後頭長。眼間較窄,微凸,眼間距大於眼徑,約與吻長等長。鼻孔位近眼的前緣,其下緣在眼的上緣水平線之上。鰓孔寬大,向前伸至眼後緣的下方;鰓蓋膜連於峽部;峽部窄。鱗較小,背部鱗較體側為小。側線前部淺弧形,後部平直,伸達尾鰭基。
背鰭位於腹鰭基部的後上方,外緣斜直,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的硬刺,刺強大;背鰭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或相等。臀鰭位於背鰭的後下方,外緣凹入。起點至腹鰭基較至尾鰭基為近。胸鰭較短,尖形,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腹鰭位於背鰭的前下方,其長短於胸鰭,末端距臀鰭起點頗遠。尾鰭深叉,下葉長於上葉,末端尖形。
鰓耙長,排列密。下咽骨狹長,呈鈎狀,前臂較長,無明顯的角突。咽齒近錐形,末端尖而鈎狀。鰾3室,中室最大,後室細尖而長,伸入體腔之後延部分。腸短,呈前後彎曲,其長約與體長相等。腹膜銀白色。 體背側灰黑色,腹側銀色,鰭呈深灰色。
翹嘴鮊生活習性
翹嘴鮊多生活在水的中上層,以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來源。遊動迅速,見到水面漂浮的小昆蟲、浮游物質便追上去捕食。在有風浪時與早晨和傍晚有陽光照射到水面時尤為活躍,而且是成群的「集體行動」。早晨7~8時和下午4~6時,是釣翹嘴鮐活動的兩個「黃金」時段。
翹嘴鮊多生活在河灣、湖灣、庫汊等寬水區水草多、昆蟲多的水域中、上層,也常在人們洗菜、淘米的水域及靠近菜園、打穀場的水域。翹嘴鮊適溫能力相當強,能在低水溫(5℃左右)及高氣溫(36℃左右)的條件下生活,而且很活躍。
翹嘴鮊的視覺和嗅覺都十分靈敏,十分貪食。在初春季節,翹嘴鮊多在深水區生活;當氣溫不斷回升後,便游向淺水區。進入初夏,水溫達到18℃以上時,翹嘴更為活躍,而且進入產卵期。到了晚秋,是翹嘴鮊捕食的又一個高峰期,其食慾特別旺盛。翹嘴鮊以動物類的食物為主,如泥鰍、河蝦、蚯蚓、小蟲、螞蚱、蜻蜓等。在氣溫高時,也食素食。
翹嘴鮊分布範圍
分布甚廣,分布於中國珠江、台灣、閩江、錢塘江、長江、黃河、遼河、黑龍江等水系。 翹嘴鮊主要盛產於中國中部地區的長江幹流、支流和附屬湖泊,是長江干支流下游和附屬湖泊的優勢種。
翹嘴鮊繁殖方式
一般3齡性成熟。江河潮泊中均能繁殖,春夏季漲水時在近岸產卵繁殖。卵微黏性,先附着於浮漂的水草或其他物體上,後脫落附着物繼續發育。 翹嘴鮊常在溝灣藉助水草、樹叢等障礙物進行排卵。 親魚收集與培育 翹嘴鮊的收集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底,這段時間是大湖開湖季節,親本量大,易收集,加之氣溫、水溫偏低,魚類活動量小,耗氧量低,鱗片緊湊,這樣就很利於親本的收集運輸,成活率也將大大提高。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不管在生殖季節,還是在非生殖季節,雄魚總是少於雌魚,而且雄魚年齡多集中在2+~3+,全長24~38厘米,因此在收集親本時應適當收集了一定數量全長在30~60厘米之間的翹嘴鮊作為親魚,避免只收大個體的情況,這樣才可確保雄魚數量充足。 收集後的親本應該使用專池培育,培育池每年清整一次,消除多餘的淤泥,修整池埂,用生石灰清池消毒。在放養親魚之前,池塘內投入適量活餌料魚,餌料魚以50~100克的魚種為主。首次投放活餌料魚重量為親魚總重量的2~3倍,以後經觀察吃食情況每隔1個月左右檢查塘內活餌料魚存塘情況,視餌料魚的多少,調整投餌量,保持池中有充足適口的餌料魚。培育期間一般20天沖注新水1次,產卵前的6周左右每星期沖水1~2次,保持水質清新,溶氧豐富,並以流水刺激促進親魚性腺發育成熟。
親本成熟度鑑定 鑑別雌魚的成熟度主要是根據親魚腹部的大小、彈性和鬆軟程度等外部特徵。雌親魚若腹部膨大,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鬆弛,用手輕壓腹部鬆軟而有彈性者,選用進行催產效果好。成熟雄魚的選用標準為在繁殖季節胸鰭內側、頭部有明顯的「珠星」,用手撫摸有明顯的粗糙感;輕壓後腹部即有乳白色、較濃的精液從生殖孔流出,入水散開。
人工催產 在一個年度中,翹嘴鮊親魚的性腺發育隨季節而呈周期性變化。親魚性腺達到成熟,如不適時催產,性腺就會退化,進入另一個生殖周期。從翹嘴鮊性腺成熟到開始退化之前就是其催產期,在自然條件下,繁殖季節一般在6-7月。經過我們實驗發現經人工強化培育後的翹嘴鮊親本最佳人工繁殖期為5月中旬至6月初。催產的最佳水溫是22-26℃。 催產藥物為LRH-A2、HCG、DOM三種藥物合用,注射劑量為雌魚LRH-A23-5微克/千克、HCG500-100IU/千克、DOM1-2毫克/千克。劑量對翹嘴鮊人工催產的影響效果並不是那麼大,可根據親本的成熟情況和水溫適當調節。由於翹嘴鮊應激強烈,為減少親本應激對催產的影響,採用一針注射的方法較為理想。當然,傳統的兩針注射方式也可。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的關鍵在於準確掌握產卵和進行授精的時間。翹嘴鮊開始發情的主要特徵是:在水面出現一些很不規則的波紋,並間歇地出現。隨着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大。在兩年的實驗中發現,雌雄親魚在水面上急劇追逐,沿着池壁遊動,在短時間內出現多次,這時便可採取人工授精。翹嘴鮊的人工授精方式為傳統的干法授精。具體操作如下:將達到效應時間的親魚捕出,一人抱住魚,並用手按住生殖孔,以免卵流出。另一人用手抱尾柄,並用干毛巾將魚身體上的水擦乾,隨後用手輕柔地擠壓腹部。操作要細心,防止魚腹部鱗片大面積的脫落。從上到下輕捏腹部,使魚卵自然地流入準備好的乾燥盆中,然後將雄魚精液同時擠入盛有卵的盆中(圖1)。用手指均勻攪動1~2分鐘左右,使精液與魚卵充分混合。由於翹嘴鮊魚卵粘性強,加入適量生理鹽水(防止短時間內形成團狀,影響孵化率),再不斷攪動1分鐘,最後將受精卵均勻地潑灑在已消毒的塑料網片或棕片上。整個操作過程避免陽光直射。下表為翹嘴鮊人工催產效應時間與水溫的關係。
孵化 將粘有受精卵的網片和棕片移入已消毒的孵化池中加以固定,懸浮於水中,採用靜水充氧孵化。孵化過程中注意觀察受精卵,及時洗去受精卵上的污泥和霉卵,防止水霉的發生。在出膜前4~5小時,將網片和棕片移入孵化環道中流水孵化。翹嘴鮊的受精卵在21~22℃水溫下要經過32~33小時孵化出膜,在24~26℃水溫下要經過28~31小時孵化出膜。
注意事項 翹嘴鮊是生活在流水及大型水體的兇猛魚類,一般生活在水體中上層,遊動迅速,善於跳躍,性情暴躁,鱗片易脫落,離水後很易死亡,因此在運輸過程中要減少不必要的操作,特別注意減少和縮短親魚離水的操作次數和時間。親魚的收集和運輸選在秋冬季或早春進行。這時水溫較低,便於運輸。運輸親魚時的水溫最好為5~10℃。因為翹嘴鮊性急善跳躍,鱗片易脫落,水溫過低,身體容易凍傷、擦傷而感染水霉;水溫過高,則魚體活躍也易碰撞受傷。
由於翹嘴鮊親魚個體較大,性急,善跳躍,易受傷,所以在選擇運輸器具時應考慮到以上特點,器具的主要要求有:①器具內部空間寬敞;②器具結構簡單,便於裝卸;③器具內壁光滑,無太大稜角。結合以上要求我場採用帆布箱、帆布桶和氧氣包帶水充氧運輸。帆布桶、帆布箱運輸:每立方米水可裝親魚15千克左右,運輸中一定要用清新的湖水,在途中行走要平穩。防止水過分晃蕩使親魚受傷。此方法的優點是運輸量大,操作簡單,成本低,親魚活動空間大,成活率高,運輸效果好。但只適合短途運輸。氧氣包充氧運輸,適用於長途運輸。將氧氣包內注入適量清新的湖水,將親魚裝入氧氣包中(注意裝入大個體親魚時魚尾應先入袋中,以便於將親魚取出),後注入充足的氧氣,將口紮好,進行運輸。此方法的優點是適合長途運輸,經運輸後的親魚體質很好,魚體損傷小,成活率高。
翹嘴鮊養殖技術
池塘主養 這是當前各地翹嘴鮊養殖的主要模式,養殖池塘以5~10畝為宜,水深2~2.5米,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厚,進排水方便,以利池水交換。水質要求清新,水源充足無污染,要求水體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7.2~8.5,每隻池根據池塘大小配備0.75~1.5千瓦增氧機一台,以利於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苗种放養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進行干法清塘消毒,每畝用量75~100千克,主要殺滅潛在的病原體及其它敵害生物,2天後排乾池水,曝曬待用。放養的翹嘴鮊魚種以規格10~15厘米的冬片魚種為好,畝放養量在800~1000尾之間,同時可搭養少量鰱、鱅、鯽魚等苗種。放養時間為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投餵的餌料有活餌料魚、海淡水冰鮮魚(前期製成魚糜,後期切塊投餵)和人工配合飼料三類。該模式適合連片池塘,這樣有利於集中管理、捕撈方便,養殖中也可採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使成魚上市量相對不集中,從而使魚價不受影響,提高經濟效益。專池主養翹嘴鮊一般畝產在300~500千克,在養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魚病的防治、餌料投餵和防止魚類浮頭等工作。
池塘套養 成魚養殖池套養:這種養殖模式主要適合於一般的常規成魚養殖,根據各種魚類的食性和棲息習性不同進行搭配混養,是一種比較經濟合理的養殖方式。成魚塘一般小雜魚類較多,是翹嘴鮊的適口鮮活餌料,套養翹嘴紅鮊後有利於逐步清除小雜魚,減輕池中溶解氧消耗、爭食等弊端,同時可增加單位產量。翹嘴鮊放養一般與其它魚種同時進行,尤以冬放時間為好,魚種不易受傷,套養比例10~15%,約每畝80~120尾,可產翹嘴鮊商品魚40~60千克。這種模式在各地普遍採用,尤其適合於中小型養殖戶,其優點是管理方便,不影響其它魚類生長,技術要點是常規魚种放養時規格要求大一些,夏季高溫期間要適時開啟增氧機,以防魚類泛池死亡。
四大家魚親魚塘套養:親魚塘一般具有面積大、池水深、水質較好和放養密度相對較低等特點,為充分利用有效水體和不影響親魚生長的情況下,適當搭養翹嘴鮊,既可消滅池中小雜魚,又可增加經濟收入。翹嘴鮊的搭養時間一般在四大家魚人工繁殖後,約6月中下旬進行,每畝搭養40~50尾,畝產商品翹嘴鮊20~30千克,如以鰱魚或鱅魚為主養魚的親魚池,每畝搭養數量還可增加。若是以後備親魚為主的池塘,可在6月底7月初每畝投放青魚夏花魚種1000尾,不但為翹嘴鮊提供鮮活餌料,少量存活下來的成為較大規格的青魚魚種,可謂一舉兩得。親魚塘搭養翹嘴鮊的優點是養成成活率高,投入少產出大,成魚起捕可在親魚人工繁殖時進行,所以對親魚的生長不影響。這種模式主要適合於四大家魚人工繁殖為主而且規模較大的養殖場。
河蟹池套養:這種養殖模式主要是根據河蟹單養產量較低,水體利用率偏低,池塘中野雜魚多且河蟹和翹嘴鮊之間棲息習性不同等特點而設計。適合於以養殖河蟹為主且總體養殖規模大的單位和個人,一般在3~4月份,每畝套養5~8厘米規格的翹嘴鮊魚種15~20尾,年底可畝產商品魚10~15千克,雖然畝單產不高,但因總體面積大,產量仍很可觀,同樣經濟效益也較好。技術要點是河蟹蟹種規格要稍大,套養翹嘴鮊魚種要在河蟹蟹种放養之後進行。
珍珠蚌養殖池套養:這種養殖模式主要根據珍珠蚌與翹嘴鮊的食性、棲息習性不同和珍珠蚌養殖池野雜魚較多的特點而設計。翹嘴鮊魚種的套養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冬季或翌年3月前進行,每畝套養翹嘴鮊魚種的數量可隨養殖戶(單位)的管理、養殖技術進行調整。如對翹嘴鮊投餵餌料可適當多放,畝套養6~10cm規格翹嘴鮊魚種150~200尾,可產商品成魚80~120千克;若不投餌,畝套養20~40尾,可產商品成魚15~20千克。這種套養模式對珍珠蚌的生長無影響,同時可充分提高池塘水體利用率,從而達到珠蚌和魚雙豐收。
青魚和翹嘴鮊混養:養殖池塘以10畝左右為宜,水深2~3米,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厚,進排水方便,以利池水交換。水質要求清新,水源充足無污染,每隻池根據池塘大小配備1.5千克增氧機1~2台,以利於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苗种放養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進行干法清塘消毒。放養的翹嘴鮊魚種以規格10~15厘米的冬片魚種為好,畝放養量在500~600尾,放老口青魚,規格為1.5~2千克/尾,畝放50~60尾,同時可搭養少量鰱、鱅、鯽魚苗種,不能搭養草魚、鯿魚等魚類,投餵人工配合飼料。年底可畝產翹嘴鮊400~500期間,畝產青魚300~400千克,畝產其他魚類100~200千克。畝產值1.5~1.7萬元,畝利潤3000~4000元。
大水面套養 大水面主要指湖泊、水庫、河溝等,這種養殖模式主要是根據大水面單養產量較低,水體利用率偏低,水體中野雜魚多的特點而設計。一般在1~3月份,每畝套養5~10厘米規格的翹嘴鮊魚種8~10尾,年底可畝產翹嘴鮊魚5~10千克,雖然畝單產不高,但因總體面積大,產量仍很可觀,同樣經濟效益也較好。 翹嘴鮊主養是一種高密度養殖方式,往往引起病害,因此防止各種魚病時,必須了解用藥問題;要充分注意翹嘴鮊對許多藥物較敏感,幾種常見藥物的敏感性與一般淡水養殖魚類不盡相同;總的來說其敏感性高於一般淡水養殖魚類。使用有關幾種常見藥物注意如下:翹嘴鮊對各種藥物的敏感性依次為:三氯異氰尿酸>甲醛溶液>生石灰>食鹽。安全濃度(毫克/升)依次為:0.136、5.561、9.018、895.4。
生石灰普遍用於防治細菌病、真菌病和藻類病。生產上常規使用的遍灑濃度為14~20毫克/升,實驗結果表明,生石灰的安全濃度為9.018毫克/升,低於使用濃度。 三氯異氰尿酸廣泛用於魚類細菌病的防治。其安全濃度為0.136毫克/升,而常規遍灑濃度為0.1~0.5毫克/升,故宜慎用。
甲醛溶液具強大的殺蟲作用,常用於治療原蟲類、單殖吸蟲類和錨頭鰠等寄生蟲病。翹嘴鮊對甲醛溶液也比較敏感,安全濃度僅為5.561毫克/升,低於生產上使用的10~30毫克/升,濃度為39.8毫克/升的甲醛溶液可引起30%的死亡率,其致死濃度下限值為25.4毫克/升,故生產上宜慎用。
培育翹嘴鮊魚種一般在6~7月放苗,成魚養殖是在冬季放養,水霉病較少,從養殖情況來看,主要是寄生蟲病,容易防治。注意必須不用違禁藥物。
翹嘴鮊保護現狀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第一批)》。 長江中下游重要的較大型魚類之一。終年可見,有較高的天然產量。由於捕撈強度過大,天然資源日益減少,且呈現低齡化、小型化現象。1990年代中期突破人工繁殖技術,已成為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翹嘴鮊種群衰退嚴重,資源量明顯下降,種群低齡化、小型化。其中,天然湖泊和河流中翹嘴鮊的資源量下降最嚴重。在興凱湖,翹嘴鮊產量由1975年的1046噸下降到2011年的58噸,占總漁獲量的比例由80%下降到11.8%;在巢湖,翹嘴鮊的資源量雖然波動不大,但湖鱭、銀魚的產量持續增加,導致漁業總產量上升了2.5倍,翹嘴鮊產量占總漁獲量的比例由20世紀的26.6%下降到現在的不到10%;在湖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澱山湖和水庫丹江口、福建山美水庫等,翹嘴鮊資源量顯著下降;在長江中下游及其支流(如漢江、沅水、資江、澧水等),翹嘴鮊資源量也呈下降趨勢,漢江中游翹嘴鮊產量占總漁獲物量的比例從1976年的2.42%下降到2003年的1.1%[。隨着資源量的下降,興凱湖、洞庭湖及其支流、鄱陽湖、山美水庫等河流和湖泊的翹嘴鮊呈現嚴重的小型化、低齡化現象,1~3齡個體構成了漁獲物的主要部分,個體生長速度減慢,種群的平均體長和體重都有所下降。
與天然湖泊與河流的翹嘴鮊資源量下降相反,在由水利工程建設形成的大壩水庫翹嘴鮊的種群呈增長趨勢或者以新增物種的形式進入。由於三峽大壩的蓄水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庫區的餌料資源增加,促進種群的增長,翹嘴鮊成為三峽庫區不同支流的優勢種類。比如,翹嘴鮊在三峽大壩建立以後進入香溪河,已成為優勢種。在洞庭湖支流沅水最大的大壩五強溪形成的水庫中,翹嘴鮊的資源量呈上升趨勢,庫區的資源量大於大壩下幹流的資源量;在河北的黃壁莊水庫,翹嘴鮊是2010年以後水庫的新種類之一。
天然湖泊內翹嘴鮊種群已經嚴重衰退,河流的翹嘴鮊也呈下降趨勢,在由水利工程建設形成的水庫翹嘴鮊的種群數量呈上升趨勢。這可能是因為大壩攔截的營養物質留在庫區,導致庫區餌料資源增長,再加上庫區水位加深,水流變緩,很適合翹嘴鮊的索餌和生長,促進了種群的增長。
控制捕撈強度,規範網具的網目大小,捕撈規格嚴格限制在5齡以上,嚴厲打擊電魚、炸魚、毒魚等違法行為;政府有關部門應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強化漁政管理,在翹嘴鮊繁殖期實行禁漁區和禁漁期,以確保翹嘴鮊正常繁衍後代;加大湖區及沿岸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環境管理,增進部門聯動協防,嚴厲打擊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持續改善魚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翹嘴鮊主要價值
翹嘴鮊也是黑龍江興凱湖漁業的主要捕撈對象,歷史上占總漁獲量的比例高達90%。在淮河、黃河水系的一些河流和水庫,翹嘴鮊是當地的重要經濟魚類。 翹嘴鮊既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同時在湖泊漁業中也具有一定的生態功能,即可將水域中尚未被利用的小雜魚轉化為經濟、營養價值均較高的魚肉蛋白,大大減輕漁業資源對水環境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