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老周的心思(楊炳文)

老周的心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老周的心思》中國當代作家楊炳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老周的心思

老周關門兩天,約上幾個好友,分乘三輛越野車,出城向西出發。

朋友們,今天我是總指揮目標60公里外的邊遠山區大胡椒,希望各位聽從我的安排,此次出遊統一行動,現在下車吃麵!」老周醜話先說。

於是紛紛下車,各自找座位,各人報面名兩數。老周呢,則去拈了三大碗缽缽雞,分放三桌,吩咐大家不客氣。

「上車!」老周一聲令下,眾人按部就班上車。

「停車!把油加滿!」見到加油站,老周又發令。

「我的油夠啊!」一司機表示異議。

「必須加滿,聽我的!」

那司機只得乖乖地把車開進加油站。

老周付了700多元的油錢。

於是三輛車車一前一後,經水口、南寶山鎮、火井,向原南寶鄉的大胡村進發。

車行近40公里,到了鹽井溪。只見沿途人煙稀少,滿眼林木蒼翠,百鳥翻飛。

「停車!下車!」老周又發令。

他把我們帶進原鹽井溪村村委會大院,這裡早已人去房空。老周一下興奮起來:「四年前我們到這裡慰問演出,才得知南寶鄉已和油榨鄉合為南寶山鎮,許多居民已遷到火井的小區,只有二十來個觀眾,我們照樣演得認真,演得精采,同樣獲得觀眾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老周說完滿臉的自豪。

我們繼續前行,到了原南寶鄉政府所在他,老周再次興奮起來:「停車!下車!」

進了政府大院,如同街上一樣,冷冷清清。但老周熱情不減:「八九年前我們到此慰問演出,書記上台致歡迎詞,大禮堂座無虛席,演出期間掌聲不斷,笑聲連連!」

老周講得眉飛色舞。

完了又上車,沿着盤山公路,東拐西彎爬上山腰。

「下車!」老周發令。

眾人下車,舉目四顧,頭上藍天白雲,周圍群山起伏。

「左側是邛崍第一高峰玉陵山,右側是聞名遐邇的九頂山,對面是廬山縣地畀,山下是玉溪河。」老周當起了嚮導。

大家讚美,拍照,個個喜形於色。

「下山!」老周發令。

「停車!」

我們尾隨老周進入一農戶,家中只有一80歲的李姓大娘。階沿上方掛滿了金黃色的玉米。餵有一貓一狗及幾隻雞。據說她老伴去火井吃酒碗去了。

老周和她好象很熟,聊得很投機。老周臨別給了他5000元。李大娘再三推辭,老周說一不二,她只好千恩萬謝。

快到山腳,「停車!」我們聽從命令,跟隨老周進了一戶人家,房屋是臨時搭建的。交流中得知,戶主姓楊,老兩口已70多歲,兩個兒子大的50歲,在外打工,老二47歲,有點弱智,均未安家。本來已在《拆遷補償協議》上簽了字,老房子已拆了,並在火井郭家壩安置小區分了房,但裝修費還沒有着落。就是搬進小區,老老口的農保加起來才1000多元,大兒子打工也掙不了多少,二兒子智力差找不到工作,一家人會坐吃山空。思前想後,他們返回在原屋基搭了三間棚棚,在未成林的地里種糧食種菜,餵雞養羊,生活如初。

老周早有準備,給楊家封了個兩萬元的大紅包。

接下來跟隨老周走王家,訪高家,一直忙到下午一點才到寶珠山下的一家農家樂落腳就餐,個個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下午和晚上,老周叫上幾個相對年輕並體力好的,又爬山涉水走訪了幾戶。

第二天吃了早餐剛要離開,楊家三口帶着土豆、大蒜、雞蛋來了,一人一份。我們高矮不要,他們「耍賴」,擋住汽車不放行,無奈我們只好「苦納」。

回城中午聚餐時,有人埋怨老周,你叫我們聽指揮,吃住行全由你包干,我們聽了,沒有帶錢。你捐款獻愛心,把我們晾在一邊。我們還收人家的禮物,你叫我們的臉往哪裡擱?

老周眼圈紅了。他說,他讀大學的兒子去年到大胡村搞社會調查,他陪同,所見情景一一作了詳細記錄。大胡村搬的搬,遷的遷,連村委會都遷到火井的郭家壩鹽井小區,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據說原南寶鄉遷到火井鎮郭家壩鹽井小區的就有1000多戶,兒子動情地說,他以後每月節約300元,對大胡村的留守人員略表寸心。兒子都有這份心思,我能無動於衷嗎?

大家知道,老周並不富裕,經營一家樂器店,每年就只有四、五萬元收入,要供兒子讀大學。

聽完老周的解釋,老唐發火了:「你叫我們聽指揮,你一路搞得神神秘秘,讓我們雲裡霧裡,誰也猜不透你的心思。只有你有愛心?你把我們都看扁了!你說該咋辦?」

老周說:「那幾個特困戶我這裡都有電話,你們要表示,有的是機會!」

大家不約而同地爭着輸貧困戶戶主姓名及聯繫電話。

老周見狀,緊繃的臉一下松馳下來,臉上洋溢着從未有過的微笑。[1]

作者簡介

楊炳文,四川邛崍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