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八章 老子
老子·八章作者用水之特徵和作用來比喻最優秀的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徵。他認為優秀的人應當如水一般,願意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應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宏大量;同時也應兼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包括所謂的「惡人」。只有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才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全文以對「道德」的哲學思辨為綱宗,以「水」為文眼,論述了為人之道,其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目錄
原文
譯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善於選擇地方居住處所,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正因為他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招惹怨恨,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賞析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它沒有固定的形體,隨着外界的變化而變化; 它沒有周定的色彩,「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它沒有固定的居所,沿着外界的地形而流動;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變,或為潺潺清泉,或為飛瀉激流,或為奔騰江河,或為汪洋大海; 它川流不息,卻沒有窮竭之時。這不就是老子在前面幾章中描繪的道的特質嗎?
居善地: 即處於適當的位置,它不一定是最好、最高的位置,還可能是別人最厭惡的地方。我們常常說在社會中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上學時選擇專業,出來後找工作。有時我們太過看重外界的評價,太過注重虛榮,而換來換去,殊不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在別人看來,它很低下。
心善淵:人的心要像深潭一樣平靜而深遠,即要有涵養,能包容,不淺薄,不狹隘。有寬廣的胸懷才能包容不同的人和事,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當中。
與善仁:與別人交往要懷有仁慈和愛之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默默無聞,不求回報,以不爭之心而爭。
言善信:水客觀地映照天地萬物,人也應像水一樣,恪守信用,直行危言。
政善治、事善能:治民皆應順應大道,無為而治; 行事應該效仿水,遵從潮流,圓潤而不僵化。
動善時:水總是依規律應時而動,人亦當如此,遵規應時,順勢而為。
水不像火那麼熱烈,也不像石那麼剛強,但人們義知道,水可以滅火,水滴石穿。王夫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 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它滋潤萬物而不居功,它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這正是聖人處世的要旨,即「居下不爭」。
在本章中,老子用水之特徵和作用來比喻最優秀的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徵。水最基本的特徵和作用主要有四點:一、柔弱,水是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二、水善於趨下,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善於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寬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納同類的無窮力量;四、滋養萬物而不與相爭。老子認為,最優秀的領導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這樣的人,願意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去,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宏大量。他們具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還包括他們所謂的「惡人」。他們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了,回到了家鄉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禮」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着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弟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裡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範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可以此段引文與《道德經》第八章參照閱讀。
簡析
《老子·八章》中,作者用水之特徵和作用來比喻最優秀的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徵。他認為優秀的人應當如水一般,願意到別人不願意到的地方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應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宏大量;同時也應兼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包括所謂的「惡人」。只有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才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全文以對「道德」的哲學思辨為綱宗,以「水」為文眼,論述了為人之道,其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創作背景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此文便節選自《道德經》。
老子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約公元前470年,一說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人。《史記》《後漢書》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或陳國,苦縣(今鹿邑)厲鄉(一作賴鄉)曲仁里人(一說安徽省渦陽縣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