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范寨鄉
老范寨鄉位於河口瑤族自治縣西北部,是河口瑤族自治縣除瑤山之外的另一瑤族聚居的民族鄉,背靠大圍山,森林茂密,有各種名貴中草藥,盛產香蕉、菠蘿、橡膠、咖啡等,交通便利,滇越鐵路、昆河公路途經境內。[1]
目錄
基本概況
老范寨鄉政府距河口縣城40公里,北緯22°40'--22°35'。東經103°47'--103°53'。東隔南溪河與馬關縣城古林箐鄉相望,東南與南溪鎮相連,南與河口鎮相結,西與瑤山鄉相鄰,總面積196.8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老范寨,轄斑鳩河、貴良2個行政村,23個自然村。
該鄉國土總面積170平方公里。境內最高海拔1864.5米,最低海拔120米。年平均氣溫23.5℃;年平均日照1716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319毫米。屬熱帶、亞熱帶季風雨林氣候。
資源環境
截止2019年底,該鄉森林面積46484畝。其中:自然保護區面積15000畝,鄉有林(包括村有林、水源林)面積26400畝,經濟林(包括八角林、肉桂林)面積3022畝,共有香蕉萬餘畝、芒果3萬餘畝、菠蘿5千餘畝、木瓜5千餘畝,砂仁、草果、八角、藍姜、肉桂等中藥材5千餘畝,彩穀米3000畝。
經濟發展現狀
2019年,全鄉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4341萬元,同比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6751元,同比增長18%;地方財政撥款收入680.52萬元,地方公共財政支出681.7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282萬元,完成縣級下達目標任務的113%。
一年來,大力推進以芒果、百香果、香蕉、菠蘿等熱區作物為主,玉米、南瓜等蔬菜為輔的農業產業發展結構,香蕉面積控制在3萬餘畝,實現產量4萬餘噸;1.3萬畝的芒果陸續上市並獲熱銷,銷量2400餘噸,大量果農收益頗豐,轄區桂良村黃姜坪小組就產生了 「百萬元果農。
引進雲南福保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小牛場小組建立了標準化蔬菜種植示範基地,主要種植玉米、南瓜等短平快高效冬農作物,農產品發往上海、無錫、蘇州等江浙一帶,目前已完成玉米栽種,預計畝產收入可達到2500元(一年三季)。
老范寨鄉開拓思路、大膽創新、勇於嘗試,依託轄區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土地流轉為載體,在全縣率先探索實施財政資金式,採取「流轉—增值—轉租」三步走,流轉農戶閒散土地,小地塊合併成大地塊,同時投入資金建設基礎設施,提升土地利用價值,最後集中轉租於招商引資入駐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規模。全鄉共流轉整合土地6747畝,引進龍頭企業5家,規模化發展了百香果、香茅草、木瓜、芒果、高效蔬菜等農產業,為全鄉農業產業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礎設施
截止2019年底,貧困村斑鳩河村委會「四位一體」項目投入使用,村史室建成,脫貧攻堅動力小站投入使用,非貧困村桂良「四位一體」項目開工建設。23個小組村村通硬化路,全鄉3條鄉道和13條村道每季度定期開展養護,養護總里程達401.03公里,好路率92.8%。每個小組有公共活動區域及活動室,實現村村通水通電,村村響百分百覆蓋,且均有亮化太陽能路燈,每家每戶通電、通水、通電視。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06.9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63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7畝。
2019年,全鄉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戶13人並全部如期竣工入住,全鄉農村危房實現清零。
2019年,完成桂良村委會茶坪三組、大寨二組飲水工程、斑鳩河村小牛場小組農村人蓄飲水建設項目,實施了鄉集鎮飲水網管提升改造工程,新建集鎮蓄水池一座,保障鄉中心校、衛生院及周邊單位安全用水。
2019年,完成農村公廁項目6座、垃圾焚燒池6座,籌資建設茶老公路水沖橋一座,實施桂良村委會茶坪三組活動室0.4kV線路架設工程。解決了桂良村6個小組、斑鳩河村8個小組村民活動場地、危險路口等地段亮化工程,共安裝105盞太陽能路燈。
2019年,配合做好屏邊至河口高速公路、河口縣天生橋水庫重點項目前期各項工作。
教育衛生
截止2019年底,老范寨鄉有農戶1157戶,全鄉人口4529人,其中:男性2689人,女性1840 人,其中農業人口4413人,勞動力3756人,該鄉世居瑤族、苗族、彝族。
至2019年底,該鄉穩抓醫療保險全覆蓋工作,通過政策宣傳、入戶宣講、動員排查,實現建檔立卡人口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全部繳費,貧困戶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完成全鄉養老保險繳費1262人,參保率10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參保率100%,醫療保險參保完成3928人,完成率99.36%。該鄉建蓋兩個行政村醫療衛生室,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和兩個村委會的衛生所,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100平方米,有醫生23人。有公廁30個。[3]
2019年,全面落實教育惠民政策,實現小學入學率達100%,小學六年完學率達100%;社會保障持續完善。堅持以民生改善為根本,凝心聚力補短板、求實效,積極推動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脫貧攻堅工作
截止2019年底,全鄉共有建檔立卡戶175戶629,其中已脫貧175戶629,未脫貧0戶0人,基本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
2019年,繼續推進及鞏固農村新型農村產業合作社項目,以「公司+村委會+農戶」的模式,探索打造以彩穀米、芒果、百香果種植為主的股份合作示範項目,全鄉175戶629名建檔立卡戶全部入股分紅,實現建檔立卡戶產業增收、脫貧穩固;細抓項目庫戶戶清工作。堅持按照村申報、鄉審核、縣審定項目庫建設流程,完成鄉級路線圖和村級施工圖項目庫建設內容;加強技能培訓。依託上級部門對建檔立卡戶的各項培訓政策,完成了112名貧困戶實用技術培訓;抓實農危改工作。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戶人並全部如期竣工入住,全鄉農村危房實現「清零」;持續抓義務教育輟學學生「清零行動」。持續抓好控輟保學力度,保證適齡兒童和少年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確保不出現輟學學生;穩抓醫療保險全覆蓋工作,通過政策宣傳、入戶宣講、動員排查,實現建檔立卡人口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全部繳費,貧困戶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100%。
人居環境和社會治理
2019年,完成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工作,人畜分離飼養率達100%,畜禽糞便基本肥料化,資源化利用率達90%。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完成了鄉集鎮標準化公廁建設3座,全鄉402戶農村戶廁改建工作加快推進中。多措並舉紮實推進作,定期開展巡河,進行河口清潔行動,全年共對鄉轄區9條河道開展集中清理27次,清理河流漂浮物體和白色垃圾140餘噸,有效保護了綠水青山,為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保障。
2019年,積極調解去隱患,共受理矛盾糾紛28起,調處成功18起。對20名社區矯正邢釋人員持續開展法治教育、談心活動及服務社會活動。深入推進掃黑除惡,斬斷走私通道,共查處走私貨物車輛14輛,各類凍品700餘噸,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