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耆
读音; qí
意思; 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出处; 《释名·释长幼》、《庄子·齐物论》等
类型; 汉字
组词; 耆艾
汉字释义
耆
形 耆,老也。--《说文》[1]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形〉强横的。
耆,强也。--《广雅》
〈名〉 师长,长者。
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释名·释长幼》
〈动〉 通"嗜"(shì)。爱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鸱鸮耆鼠。--《庄子·齐物论》
常用词组
耆艾:老人的通称。
耆耇:老年人。耇为九十岁。
耆老: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耆民:年高有德之民。
耆儒:年高博学的读书人。
耆寿耇老:长寿老人。
耆帅:强横跋扈,作乱造反的将帅。
耆硕:年高有德的人。
耆叟:老叟。
耆宿: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例:耆宿大贤,多见废弁。(《后汉书·樊儵传》)
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耆英:年高硕德者。
黄耆:同黄芪,《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
耆卿:指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渠脂切《集韵》《韵会》渠伊切《正韵》渠宜切,$音祁。《说文》老也。《尔雅·释诂》耆,长也。《礼·曲礼》六十曰耆指使。《疏》耆,至也,至老之境也。《释名》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又《周语》耆艾修之。《注》耆艾,师傅也。
又《左传·昭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注》耆,强也。
又官名。《周礼·秋官》伊耆氏。《注》伊耆,古王者号,始为蜡,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齿杖,后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与。今姓有伊耆氏。
又国名。《史记·周本纪》明年,败耆国。《注》卽黎国也。
又《史记·匈奴传》匈奴谓贤曰屠耆。
又《前汉·扬雄传》兖鋋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注》瘢耆,马脊创瘢处也。
又《集韵》轸视切,音旨。致也。通作厎。《诗·周颂》耆定尔功。《传》耆,致也。《左传·宣十二年》耆,昧也。《注》耆,致也。致讨於昧。
又《集韵》时利切,音视。嗜亦作耆。《礼·月令》节耆欲定心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