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耐寒性是中国昆虫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米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2],三是33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于中美洲的玛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文字的发展未曾断裂,从商代一直传承至今,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名词解释

耐寒性(英文名cold resistance ),指耐受寒冷而能生存的特性。组织液和细胞液等处于冰点以下的温度时,生物表现其耐寒性必须具有高的耐过冷的能力或具有高的耐冻性。对生物这种耐寒性高的状态称为耐寒(hardy),耐寒性很低的称为不耐寒(unhardy)。

动植物个体,一般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变为耐寒。在恒温动物,除冬眠状态外,由于所产生的热放散量,待体温降至一定程度时便产生生理的障碍而冻死。

2、材料抵抗低温引起的脆化、冲击强度降低等变化的能力。评价塑料或橡胶耐寒性有考察硬度程度的硬度试验、模量试验等,考察脆化程度的冲击脆化试验,考虑结晶情况下T-R试验及压缩永久变形试验等各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在低温下丧失柔韧性和变脆的性质取决于聚合物的种类、结构、增塑剂的种类及其他添加剂等。

2004-2005年对9个橄榄品种的耐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寒性较强的品种为丁香;

抗寒性中等的品种为羊矢、葡萄、长营、自来圆、惠圆;抗寒性较弱的品种为檀香、刘族本、冬至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的耐寒性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