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淳
耶律淳[北辽宣宗](1063年—1122年),小字涅里,契丹族,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北辽第一任皇帝。
耶律淳 | |
---|---|
出生 |
1063年 辽国后宫 |
逝世 |
1122年 南京(今北京) |
国籍 | 辽国→北辽 |
别名 | 耶律涅里、北辽宣宗 |
职业 | 皇帝 |
耶律淳曾任彰圣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京留守、都元帅,封秦晋国王。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连续攻陷辽国的上京和中京,天祚帝逃入夹山,群臣拥立耶律淳为帝,号天锡皇帝,建立北辽政权。耶律淳继位后,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并遣使奉表金国,乞为附庸。但事情尚未完成,耶律淳便于同年六月病逝,终年六十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燕京西香山永安陵。
耶律淳死后,其妃萧普贤女摄政,执掌北辽大权。同年十一月,金军攻陷居庸关,萧普贤女投奔天祚帝。天祚帝怨恨耶律淳自行称帝,将萧普贤女杀死,追废耶律淳为庶人,并将其从宗室谱籍中除名。
目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耶律淳,小字涅里,是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道宗耶律洪基的侄子。
辽道宗清宁九年(1063年),耶律淳出生于辽国后宫,自幼由祖母太后萧挞里抚养。耶律淳成年后,十分爱好文学。
大康三年(1077年),辽道宗的儿子昭怀太子耶律浚获罪后,辽道宗想立耶律淳为皇位继承人。后来,辽道宗因事恼怒耶律白斯不,得知他与耶律淳交好,便出贬耶律淳为彰圣等军节度使。
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辽道宗去世,辽道宗之孙、耶律浚之子耶律延禧即位,是为天祚帝。同年六月十六日,天祚帝进封北平郡王耶律淳为郑王。 乾统二年(1102年。一作乾统三年,即1103年)十一月,天祚帝任命耶律淳为东京留守,进封越国王。
乾统六年(1106年)十一月,耶律淳担任南府宰相,首倡制定两府礼仪。天祚帝非常高兴,改封他为魏王。
乾统十年(1110年),耶律淳的父亲耶律和鲁斡去世,天祚帝当即让耶律淳承袭其父的职务,担任南京(今北京)留守。
每逢冬、夏两季,耶律淳两次进京朝见天祚帝,宠幸冠于诸王之上。
废帝谋立
天庆四年(1114年),归顺辽国二百多年的女真部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反叛。同年八月,女真汇集两千骑兵,进犯辽国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北)。
当时,正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打猎的天祚帝,压根儿没把女真人反叛当回事儿,仅仅委派三千名渤海子弟军迎战。九月,渤海子弟军大败,女真军攻陷宁江州。十月,辽国萧嗣先率兵攻打宁江州女真军。女真军偷渡混同江(今松花江),大败辽军。辽军的家属、金帛、牛羊、辎械等,悉数被女真军缴获。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 [10] 同年八月,天祚帝率领十万辽军,亲征女真军。结果,辽军惨败,尸横遍野;女真军乘胜追杀,一举攻陷辽东五十余州。天祚帝东征失败后,辽国文武官员们对天祚帝开始失去信心,认为天祚帝没有能力当皇帝,不如皇叔耶律淳贤德。废掉天祚帝后拥立耶律淳为皇帝,女真叛军就能不战而退。于是,文武官员们一致发难天祚帝,让他让位给耶律淳。与此同时,主谋天祚帝让位的皇亲国戚,还连夜派出两千骑兵,迎接耶律淳。然而,耶律淳却密令,将参与“废帝谋立”事件的妃子萧氏弟弟萧敌里、外甥萧延留拘禁,然后向天祚帝告密,并将萧敌里、萧延留首级献给天祚帝。见事情败露,主谋耶律章奴连夜逃窜。“废帝谋立”事件失败后,天祚帝认为耶律淳忠贞不二,于是加封耶律淳为秦晋国王。
交战金军
当时金军骁勇善战、士气高昂,所向披靡。辽国沈州(今辽宁沈阳)城的辽军遇到金军后,心惊胆战、不战而溃。沈州城的守军统帅张琳,因丢失沈州城池,而受到辽国群臣的一致抨击。于是,辽国的契丹贵族们一致强烈要求:汉臣不顶用,还是契丹贵族管用。耶律淳必须率军东征金国。
在契丹贵族的建议下,天祚帝授任耶律淳为都元帅,允许他在辽东招募“怨军” [12] (金国兴起之后,辽东的契丹贵族和辽军纷纷逃亡。辽东民众沦为难民,饱受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苦。为求生计,他们纷纷投靠军队。表面上,投军的辽东民众怨恨金军入侵辽东、烧杀抢掠,所以,耶律淳把这支军队称为“怨军”)。怨军共有八营,二万八千多人,另有五千名禁军、两千名武勇军。
天庆七年(1117年)八月,耶律淳率领怨军,准备讨伐金国。其实,怨军不是真的怨恨金国,而是怨恨辽国。当时,辽东已近寒冬时节,辽国朝廷却迟迟不给怨军发放冬装,以致怨军情绪骚动,最终导致部分怨军暴动。怨军的叛军们冲进耶律淳的营帐,要杀掉耶律淳。耶律淳事先探知消息,早已逃往别的军营避难。结果,叛军扑空。其他怨军见势不妙,便按兵不动,没参与叛乱。叛乱头领武朝彦孤立无援,急忙向宋朝属地逃窜。途中,辽军追上,将武朝彦就地正法。
怨军尚未参战就发生哗变,令耶律淳威望大损。他发誓,要消灭金军雪耻。当时,金军已占领沈州城。天庆八年(1118年)正月,耶律淳率领怨军,在沈州城下驻兵,形成“兵临城下”态势。
当时,金军统帅没在沈州城内,城中只有防守的金国兵士。耶律淳命士兵将劝降书射上沈州城楼,劝说金军投降,遭到守城金军拒绝。于是,耶律淳挑选怨军精兵架梯攻城。金军以弓箭、礌石阻击。眼见战事危急,完颜阿骨打立即委派完颜迪古乃、完颜娄室和完颜婆卢率领两万金军火速增援。辽国怨军抵挡不住金军的凶猛攻势,顿时溃败如潮。耶律淳只好无功而归,将辽国怨军退守到辽河沿岸驻扎。
当时,辽国怨军在大本营休整,等候后方调发军粮。趁这空隙,耶律淳率领两千轻骑兵,奔赴显州(北镇西南)惩治叛乱的怨军。耶律淳到达懿州(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时,探马报告:金军前锋已经到达。耶律淳急忙命辽国怨军主力,前往徽州(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他不郎村)与他会合。
在徽州东面,怨军与金军相遇。然而,见到金军之后,辽国怨军犹如耗子遇到猫,立即麻爪瘫软,丧失斗志,来不及排队列阵,便一哄而散。耶律淳仅带五百名骑亲军逃窜。金军乘胜攻打显州的怨军,致使怨军大败。由于金军远来疲惫,因此并未继续追击辽国怨军,只派兵士扫荡显州周围的四个州城。四个州城的辽国官员纷纷投降献城。金军懒得进城,只在城外接受投降的辽国官员犒劳,然后迅速离开。
金军将辽国的众多州城洗劫一番之后,班师北回金国。听说金军撤军,天祚帝这才松了一口长气,随即故态复萌,依旧整日狩猎,不问国事。
建立北辽
天庆九年(1119年),金军攻陷辽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攻陷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至此,辽国三分之二疆土沦陷于金国。于是,辽国群臣再次掀起“废帝谋立”高潮,拥戴耶律淳为皇帝。
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天祚帝仍然执迷不悟,听信后族萧奉先的谗言,将皇子晋王耶律敖卢斡及其生母文妃萧瑟瑟杀死,致使耶律敖卢斡的姨父耶律余睹举兵反叛,归顺金国,并率兵攻打辽国南京(今北京)。
当时,天祚帝身居南京,闻报后心惊胆战,急忙向居庸关逃窜。途中,天祚帝的五千名卫士全部溃散,仅剩下诸王、长公主、驸马、诸子弟三百多人。
完颜阿骨打率军穷追猛打,慌乱之中,天祚帝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躲避。
同年三月,天祚帝逃匿夹山之后,辽国群臣及汉官们,一致谋立耶律淳为皇帝。还让府衙百官、诸军、僧道、父老乡亲等一万多人,到耶律淳府前,劝说耶律淳登基。耶律淳则假模假式地推辞。最后,耶律淳堂而皇之地即位,尊号“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福元年,史称“北辽”。
耶律淳当上皇帝后,将天祚帝降封为湘阴王;并派遣使者向金国奏表,请求将北辽纳为金国的附属国。但金国并未答复。
建福元年(1122年)四月,即位仅仅一个月的耶律淳,便面临一个重大事件:宋朝以太师童贯为宣抚使,率兵十五万巡视边境,并传诏收复燕云十六州。然而,耶律淳并未被宋朝威胁吓倒,他斩杀宋朝来使,以回应宋朝威胁。五月,宋军大兵压境,并软硬兼施劝降耶律淳。耶律淳严阵以待;宋军只好围而不打。无奈之下,宋朝皇帝宋徽宗赵佶只好降旨宋军班师。
六旬病故
建福元年(1122年)六月,病中的耶律淳突然得知,天祚帝会集五万精锐骑兵,准备八月从夹山进入南京(今北京)。耶律淳大为震惊,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耶律淳说:“倘若天祚帝来到南京,我只有一死,没脸再见天祚帝。”没想到,进军途中,天祚帝的人马被金军打败。
天祚帝尚未来到南京之前,同年六月二十四日,时年六十岁的耶律淳便病故,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燕京西部的香山永安陵。
耶律淳临终前吩咐:迎立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继位;汉官李处温等大臣辅佐;妃子萧普贤女为太后,主持军国大事。
耶律淳死后,萧普贤女执掌北辽大权,改年号为德兴。此时,大臣李处温父子见前景不妙,便打算私通宋朝太师童贯,准备劫持萧普贤女,归附宋朝。与此同时,李处温还私通金国,作金国的内应。萧普贤女发现后,立即将李处温处死。
同年十一月,萧普贤女五次上表金国,说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北辽皇帝,其他条件均答应。然而,金国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萧普贤女只好派兵把守居庸关,以防金军袭击。但是,居庸关最终失守,金军杀入居庸关后,直奔南京而来。萧普贤女仓惶逃走。她思忖:既已立耶律定为帝,天祚帝不至于降罪于她。于是,萧普贤女便出古北口,投奔天祚帝。天祚帝怨恨耶律淳自行称帝,还将自己废为湘阴王,于是将萧普贤女杀死 ,追废耶律淳为庶人,并将他从宗室谱籍中除名。
为政举措
耶律淳继位之后,大赦天下,放榜录进士李宝信等一十九人。当时燕、云、平、上京、中京、辽西六路,皆归耶律淳管辖。耶律淳封其妻萧普贤女为德妃,以回离保为知北院枢密使事,军旅作战事务全部委托于耶律大石。派使者访问宋朝,免除其应缴的岁币,结为友好。宋人派兵前来问罪,耶律淳将其击败。又派使者向金国上表,请求做附庸国,但未得到金国同意。
历史评价
脱脱等《辽史》:①“既长,笃好文学。” ;②“耶律淳在天祚之世,历王大国,受赐金券,赞拜不名,一时恩遇,无与为比。当天祚播越,以都元帅留守南京,独不可奋大义以激燕民及诸大臣,兴勤王之师,东拒金而迎天祚乎?乃自取之,是篡也。况忍王天祚哉?” ;③“淳、雅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
史籍记载
《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
《辽史·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