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为童贞女所生
耶稣为童贞女所生,外文名:Virgin Birth of Jesus,基督教圣经术语。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2]》一共27卷。
目录
简介
从马太福音一章,以及路加福音一至二章有关耶稣诞生的记载而来的教义,指出耶稣基督是从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的。这教义成为了讨论基督的本体与本性的中心,道成肉身及兼具神人本质的整个观念,均以此历史事件为基础。同时,理性论者和文学评鑑学者因其明显的超自然成分,以及所谓的「神话」形式,而认为这是首要否定的圣经事件之一。
类似的异教故事
主要的来源是希腊神话。那些相信这理论的人,主张早期教会首先提出这信念,说耶稣是神的儿子,然后用类似的希腊故事来加以证实。在希腊神话里,丢斯和其他神祇都从人类生下许多儿女,包括波修斯和赫拉里克。这些神人的后裔也是一些英雄人物。此外,有些故事关乎一些历史伟人的诞生神蹟,如柏拉图(他的父亲是阿波罗)或亚历山大大帝(他的父亲马其顿的腓力被禁止与妻子圆房,直至她从丢斯所怀的孩子出生)。有趣的是,早期教父常在他们的辩论中,引用这些故事来驳斥希腊的反对者,以显示在希腊思想中,童女生子也并非那麽难以置信。然而,在童女生子的事件中,异教形式与基督教形式的分别实在太大。其一是异教诸神淫逸的滥交,跟新约所显示那属灵的单纯,全不相符。此外,异教故事并没有强调「童女」的观念。总之,那是神人肉体结合,与耶稣为圣灵感孕是不同的。
佛陀也是由童女所生的,因为最古老的记载说,有一头「白象」(代表生子之灵)在梦中进入瞿昙(即释迦牟尼)母亲的身体内;但真正童女生子的故事,是在基督教出现以后才有的。在波斯的神话里,琐罗亚斯德或米特拉从石所生的故事中,都没有童女生子的观念。巴比伦的故事里则有母神伊施他尔,但也没有强调其童贞,事实上她的童贞也是值得怀疑的。总括来说,虽然耶稣由童女所生的事实跟一些异教故事有点相似,但我们始终不能把两者相提并论。圣灵感孕这教义乃源于历史事件,而不是文学上相类的故事。
旧约预言
以赛亚书七章14节说:「必有『童女』(或『少女』)怀孕生子──以马内利」;马太福音一章22-23节明确地指出,这预言已在耶稣的降生中应验了。这段经文一直备受争议,尤其因为有译本把「童贞女」改为「少女」。「童女」一词在希伯来原文和七十士译本中都是含糊的。希伯来文的almah一般指一个已过了青春期,即已届适婚年龄的少女。这词没有强调她的童贞(希伯来文有另一字bethulah),但在当时的文化背景里,这样的少女应指童贞女。七十士译本中的parthenos确是指童贞女,但我们不能证明译者确实知道这是指童女生子。
上述语文上的研究,带出了以下的理论。
1.那「童女」(赛七14)是亚哈斯的新妇,所生的儿子是希西家,但这预言是指向未来的,而亚哈斯登基时,希西家已9岁了。
2.这童女是以赛亚的妻子,所生的儿子是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这说法似有可能,因为almah之前的指定冠词似乎是指以赛亚和亚哈斯都认识的一个妇人,并且15、16两节似乎指出这预言会在以赛亚的日子应验。但这理论所产生的问题在于以赛亚的妻子已生了一个儿子,因此不可能称为almal。
3.此预言纯粹关乎弥赛亚。这是传统福音派的立场,建基于孩子的名字是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以及经文(赛九6、7,十一1-5)是指一个神性的个体。不过,近期许多福音派学者都採取了第四种立场,这立场缓和了历史派和未来派的争论,那就是双重应验。学者留意到第15、16节暗示历史上的应验,同时也承认马太福音一章22-23节所指那未来的应验。
福音书的记载
马可福音和约翰福音都没有记载基督的出生;事件的始末只载于马太和路加两卷福音书里。两卷书均记载一位「童贞女」马利亚蒙圣灵感孕,生下了儿子耶稣。马太福音的记载较简单而直接,指出弥赛亚是由神而生,并强调基督降生的意义。在家谱中(太一1-17),马太以14个人物为模式,3次强调耶稣的弥赛亚身分中隐含祂是大卫的子孙(14是「大卫」在希伯来字母中之数值的总和)。在耶稣降生的一幕中(太一18-25),马太进一步把事件连于出埃及的事蹟,并且带出了基督的名的意思(「拯救者」,第21节),以及其神性的含义(「神与我们同在」)。马太加插了约瑟意图暗地里把马利亚休弃的片段,是为了加强马利亚受孕的神蹟性。博士的故事(太二1-12)强调君王弥赛亚的降生背后具有神性的启示,希律的恶谋(太二13-23)则带出神的保护及神那得胜的能力。简单地说,耶稣被视为大卫的后裔和神的儿子,由父神向犹太人和外邦人(博士)启示,并在耶稣的受苦中有神的保护。旧约的应验把这些主题串连起来,同时又特别指出这事件乃神所授命的。
路加的记载比较複杂,他同时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记载中统一的主题,是圣灵的见证,藉以显出婴孩弥赛亚的真义。次要的主题是敬拜;故事主要发生在圣殿,而在作者笔下(由路加福音至使徒行传),基督一直遵守圣殿的敬拜礼仪。最后,路加的记载显示了耶稣与施洗约翰之间相似之处。首两幕是关乎施洗约翰(路一8-25)和耶稣(路一26-38)快要诞生的喜讯,第四和第五幕则描述两者的出生、受割礼和起名(路一57-66,二1-21)。中间的插段由「尊主颂」(路一39-56)组成,叙述两位母亲的相遇。这样,在与那为祂预备道路的一位相比之下,弥赛亚未来的工作便显明出来了。耶稣每一次都被升至较高的位置;约翰是自然地从人类的父母所生,但路加在一章27节则两次指出马利亚是「童贞女」。报喜讯的天使说约翰「被圣灵充满」,并且「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耶稣则是「至高者的儿子」,「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直到永远」(15-17节;参32-33节)。约翰出生的时候,撒迦利亚称颂神(路一68-79,撒迦利亚颂);耶稣出生时,则有「天兵」来讚美神(二13、14)。在最后一幕──在圣殿里把耶稣献与神(路二22-40),总结了先前每一幕所对比的神学。西面和亚拿的预言都与撒迦利亚较早对于施洗约翰的工作所作的预言相近,但他们这些预言都建基于天使先前的宣佈,因而总结对基督道成肉身的敬拜和讚扬。最后,路加展示了真正敬虔的以色列人伏在耶稣脚前敬拜祂,这情景可见于牧羊人,以及西面和亚拿对耶稣的敬拜。
近代的异议
有些学者根据文学方面的研究,主张圣灵感孕的观念是要在神学方面显出耶稣的重要性,而不是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他们提出了两项论证:圣经没有确实的证据,即其他书信没有提及此事,也没有看见此事的见证人;在事件的细节上,有矛盾之处,如两段记载有不同的情节(马太福音有博士来朝和逃往埃及的记载;路加福音则有天使报喜和在圣殿中把耶稣献与神的插曲),同时也有相异之处(有两段家谱,路加省略了他们的家乡伯利恆),以及历史记载上的错误(屠杀孩童的事件,在坊间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提及;至于报名上册,路加福音所载的日期,比别的记载早了10年)。根据这些研究,耶稣诞生的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而只是捏造出来的米大示式故事,把旧约一些故事改写而已(例:博士的故事类似巴兰的事件;希律的屠杀类似法老的行为等)。
福音派学者写了许多著作,来对这些异议作出回应。首先,其他新约著作中的所谓「缄默」,并不可作定案的论证。虽然那些书卷没有明确地提及此事,但其中却有一些句子暗示了,如马可福音的「木匠」(可六3)和马太福音的「木匠的儿子」(太十三55),或保罗的「为女子所生」(加四4)。许多人认为一些颂讚基督道成肉身的颂歌,例如腓立比书二章6-8节,也假设了基督是由童女所生的。若说其他新约学者对此教义一无所知,那是极之令人怀疑的;即使自由派学者也承认,此教义在保罗(并尤其是约翰)传道时,已是众所周知的,而这事件并没有在其他书卷中提过,主要因为它们是要宣告这在神学方面的意义──福音,而不是一些历史资料。其次,在历史方面不一致的记载,只是对事件的错误解释。这里只可以说,不可把上述消极的结论看为是正确的。圣灵感孕的历史性是可以合理地得到确证的。
神学含义
从最初期开始,圣灵感孕的教义已是一个高等基督论的基础。许多人指出,最早期的教父也许强调这事件过于其他,以证实基督的道成肉身和神性。游斯丁和伊格那丢在二世纪初期,曾在反对者面前为圣灵感孕而辩护,而且即使在当时,这似乎已是一个确定的教义。在其后3个世纪的激烈辩论中,圣灵感孕成为一个触目的论题。诺斯底派(例:马吉安)主张基督是直接从天上降下来的,因此祂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另一方面,那些否定基督的神性的人,如亚流主义者都否定耶稣为童女所生,指出耶稣在受洗时,才「过继」作神的儿子。主后325年的尼西亚会议中,断定耶稣是真正的神,其后在主后451年的迦克墩会议中,宣称耶稣兼具人性和神性,是真正的「神人合一」。在五世纪的使徒信经中,概要地说明了这些定论,其中宣称:「我信──耶稣基督,神的独生子,我们的主,从圣灵感孕,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在大部分的信条中,圣灵感孕与耶稣无罪的本性相提并论,因为祂的道成肉身与神性的本质,使祂无罪。
从开始,如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及早期教父著作所证明的,圣灵感孕已是教会的基本教义。这也活生生地象徵了我们的主双重的本性,祂由圣灵和妇人所生,并把人性和神性结合在道成肉身的神人耶稣基督身上。新约在这些教义上有清晰的教导。
——Grant R.Osborne
参:“基督论”;“耶稣基督的生平和教训”;“道成肉身”;“耶稣基督的家谱”;“童女”。
参考文献
- ↑ 《圣经·旧约》我钟爱的115个句子,搜狐,2018-11-20
- ↑ 《文学回忆录》听与读 | 第五讲:新旧约的故事和涵义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