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博物館
聊城市博物館又叫山陝會館,位於聊城東關雙街南首,建於清乾隆八年(1734年),原是山西、陝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她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
目錄
會館歷史
聊城市博物館[1]坐落在古運河兩岸,為山西商人集資興建的一處廟宇與會館相結合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歷經四年,主體工程竣工,其後連年擴修,至嘉慶十四年方具現今之規模,前後歷時十六年,耗銀六萬零四百六十五兩六錢九分,占地3311平方米。整組建築有山門、過樓、戲樓、南北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南北碑亭、三大殿及春秋閣組成,大、小房間共計160間。
館藏工作
三十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館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博物館各項工作都取得長足的發展。不僅在收藏、考古、陳列、群工、學術研究等工作方面卓有成效,而且還出現了一批頗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就其研究所及不僅限於 文物、 博物、 考古、歷史、古建維修等領域,還延伸到商業、宗教、民俗、經濟、藝術等門類,且成果顯着。博物館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三十年來曾接待過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李鵬、李瑞環、宋平、尉建行、吳官正、萬里、谷牧等3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毛澤東主席的女兒李訥、郭蘭英、楊洪基、趙忠祥、陳鐸、虹雲、鞠萍、于洋、趙本山等知名人士。在提高聊城知名度、服務於聊城的改革開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觀指南
視頻
聊城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從21世紀博物館社會作用反思博物館定義 ,搜狐,2018-04-17
- ↑ 現役軍人的基本要求 ,搜狐,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