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聊齋志異·豬婆龍

聊齋志異·豬婆龍出自《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1]

目錄

原文

豬婆龍[1],產於西江[2]。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 岸撲食鵝鴨。或獵得之,則貨其肉於陳、柯。此二姓皆友諒之裔[3],世食婆龍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來[4],得一頭,勢舟中。一日,泊舟 錢塘,縛稍懈,忽躍入江。俄頃,波濤大作,估舟傾沉[5]。

翻譯

豬婆龍產於江西,形狀像龍,但比龍身子短,能橫着飛,常飛出水面沿江岸捕捉鵝鴨吃。有時有人捉住一頭,就把它殺掉,把肉賣給陳、柯兩家。這兩姓人家都是陳友諒的後裔,從祖輩傳下來就吃豬婆龍肉,別姓人家不敢吃。 一天,一個客人從江的西邊來,捉到一頭豬婆龍,把它綁在船上。這艘船停在錢塘江邊,因為沒把豬婆龍綁結實,被它跑掉,一頭扎進江里。一轉眼的工夫,江里波浪濤天,船立刻翻了。

注釋

[1]豬婆龍:即鼉(tuó駝),亦稱「揚子鱷」。長約兩米餘,背有角質鱗, 以魚、蛙、小鳥及鼠類為食。生活於長江下游岸邊及太湖流域等沼澤地區。 [2]西江:指長江下游以西地區,即下文「江右」。 [3]友諒:即陳友諒(1320~1363),元末沔陽(今屬湖北)人。農民起 義軍領袖之一。原為南系紅中軍徐壽輝部將,後殺徐自立,在江州(今江西 九江市)稱帝,國號漢。至其子陳理,為明太祖朱元璋所滅。 [4]江右:古人 敘地理,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江右,即長江下游以西地區。後以稱江西省。 此下至「俄頃」,底本殘缺,據鑄雪齋本補正。 [5]估舟:商船。估,商人, 通「賈」。

賞析

豬婆龍就是現在稱呼的揚子鱷,傳說揚子鱷是龍和蛟交配出來的,又有別稱為土龍,因為體型短小而且體態肥胖又像母豬(豬婆),所以又會稱之為豬婆龍。只有陳友諒的後裔陳與柯兩姓才能食用豬婆龍,而其他人食用的話都會招致不幸。有人就不信這個邪,還真的整了一條豬婆龍回去,誰知豬婆龍在半路就跳回江中,而船也隨後被大浪打翻了。 陳友諒是何許人也?元末的農民起義抗元領袖,建立起陳漢政權,後來卻兵敗身亡。陳友諒只是做了一小段時間的皇帝,但是卻沒有像後來朱元璋那樣建立起長久政權,所以朱元璋成為了真龍天子,而陳友諒充其量只是一條土龍,並不能突破障礙成為真龍。再加上後世的種種巧合,民間就會流傳出來了只有陳友諒的後裔陳與柯才能食用豬婆龍,別人食用了就會犯禁遭天譴,就好像只有皇上才能穿龍袍一樣。 從精神分析角度來看,陳友諒後裔陳與柯兩族食用豬婆龍反應了心理發展過程中的退行和固着現象。弗洛伊德形容「退行」和「固着」就像軍隊不斷向前推進過程中建立起軍事戰略基地,在軍隊前進中遇到戰鬥失利後就會退回到原先建好的軍事戰略基地中休養,這一操作是「退行」;軍隊一直沒有往前繼續進軍了,而是停留在原先建好的基地,這就是「固着」。 陳友諒的後裔陳與柯通過民間種種傳說來渲染自家成為不了真龍天子只是豬婆龍,滿足於當下的狀況,無法再往前進一步。這種做法雖然是「固着」在豬婆龍上,但卻在告知當朝統治者,陳友諒的後裔陳與柯永遠只是豬婆龍的階段,成不了真龍,更不可能危險到當朝政權,以此來換取性命周全。 所以「固着」從表面來看是無能為力的表現,和鴕鳥遇到危險就把頭埋在沙堆里一樣。但「固着」的本質是趨利避害保全個體,與力比多有着緊密聯繫的,讓個體停留在某個曾經讓個體感受過滿足愉悅的性心理發展階段或者客體或者關係中來對抗當下個體無法面對處理的難受或者痛苦。「固着」的實現需要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以往某個性心理發展階段或者客體或者關係中有着過度滿足,二個是性心理發展不順利,個體遇到了其無法克服的強大阻力。 「固着」現象並不少見,比如一個人遇到了分手事件,因為無法挽回對方而感覺特別痛苦和難受,會不停地去找朋友或者諮詢師詢問意見和辦法,想要知道怎麼才能挽回對方,但就是一直無法從痛苦當中走出來。這時個體就是固着在了小時只需要聽父母安排的心理年齡階段,無法合適地去理性思考,也無法接受感情分離的事實,只能通過不斷去詢問周圍人和專業人士意見的方式來獲得片刻的精神上放鬆,讓自己不覺得是如此無助和孤獨。甚至在一些嚴重創傷也會有固着,一些性行為方面的倒錯,如窺陰癖、露陰癖等也存在固着。 固着就意味着個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阻力,這就需要個體有足夠的反省能力或者通過諮詢,讓自己從固着的狀態中慢慢找回自己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和合適方式。這是一個過程,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也同樣需要個體的耐心。[2]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 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 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