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缩写UNESCO)于1946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现有195个成员,是联合国在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最多的专门机构。该组织旨在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对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贡献,其主要机构包括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
1945年11月1日-16日,二战刚刚结束,根据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提议,在伦敦举行了旨在成立一个教育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会议(ECO/CONF)。约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法国和英国的推动下,会议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新的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会议结束时,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组织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此诞生。
201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各項目將助力實現該議程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7年12月22日,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正式宣布,以色列将于2018年底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
2018年11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正式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联盟。
目录
使命與任務
政府的政治或經濟措施並不足以獲得人民長期的鼎力支持。對話和相互理解是建立和平的基礎,人類智慧與道德的團結是建立和平的前提。
在此精神指導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積極發展教育手段,消除仇恨、倡導包容,培養全球公民。教科文組織致力於確保每個兒童和公民都享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教科文組織通過弘揚文化遺產、倡導文化平等加強各國之間的聯繫。教科文組織促進科學計劃與政策,以此作為發展與合作的平台。教科文組織支持言論自由,這不僅是一項基本權利,同時也是保證民主與發展的關鍵條件。作為孕育思想的搖籃,教科文組織幫助各國落實國際準則、管理各項促進思想自由交流和知識共享的計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建立是對以種族歧視和反猶太主義暴力行徑為特點的世界大戰的回應。70載光陰荏苒,諸多爭取自由的鬥爭已經取得勝利,教科文組織肩負的使命一如既往地關乎著世界的命運。
文化多樣性受到攻擊,各種形式的排斥、對科學事實的否認、針對言論自由的威脅都在挑戰和平與人權。因此,重申教育、科學和文化領域的人文使命仍是教科文組織的職責所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