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聚居,是指集中在一起居住。語出《國語·晉語二》:"且夫偕出偕入難,聚居異情惡。"

聚居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聚居 [1]

外文名稱 inhabit a region

拼音 jù jū

注音 ㄐㄨˋ ㄐㄨ

詞性 動詞 [2]

詞語解釋

基本解釋

◎聚居jùjū

[inhabit a region] 集中居住

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英文翻譯

inhabit a region (as an ethnic group) live in a compact community

引證解釋

集中居住。

《國語·晉語二》:"且夫偕出偕入難,聚居異情惡。"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至老尚哀死者,怯也;左右助哀者,諛也。怯諛聚居,是故笑之。"

宋 蘇舜欽 《上范希文書》:"幸而歲常豐,父兄家老聚居。可約束不幸。"

侯金鏡 《漫遊小五台·神遊》:"社員們祖祖輩輩都在淺山和丘陵地帶聚居。"

聚居背景

人類聚居環境的大背景,包括自然環境、農林環境和生活環境,其內在的表現是人類的聚集和居住活動,其外在的表現則集中表現在建築規劃師們所熟悉的建築、城市和景觀等方面。大背景中,包含了資源、環境、生態等維持人類基本生存的要素,可稱之為聚居背景;

紅色,作為人類聚居環境的主體--聚居活動,既與常規的建築、城市、景觀直接相關,更取決於基本的生存要素;在建築、城市、景觀中,與人類聚居環境最為密切的是有關建築、城市、景觀的建設,即黃色,可稱之為聚居建設。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人類聚居環境的總體架構。

相關知識

從傳統建築學走向人類聚居環境學

人類關於生存空間的活動包括居住和聚集兩大類型,居住與建築對應,聚集則與環境場所相關。

"安得廣廈千萬間",對於"居"大家都能理解,對於"聚",我們可以形象化地把它理解為當人們走出自己的住房之外,走出帶有屋頂的建築之外,在開敞的空間環境裡的活動聚集。經歷了數千年的建設,人類不僅解決了造房築屋、遮風避雨的基本需求而且從結構材料到體量形態,已是無所不能。

"居",對於人類早已不成問題。然而,儘管同樣經歷了數千年,對於"聚",人類卻只是剛剛開始介入。許多規律有待尋找,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其中,一是眾所周知的生存環境問題,也就是那些遠比建築大得多的開敞空間環境的保護、拓展問題,二是"以人為本"的問題,包括如何解決人口眾多、需求各異、要求日益提高的人類空間活動等。這些難以一時解決的問題困擾着人類,與此同時,人類聚居環境的大背景又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惡化和嚴峻的未來。

全球溫室效應導致冰山溶化,現在每年海平面都在上升,按目前數字統計,如果人類還繼續不顧生態環境地操作下去,那麼到2500年時,整個海平面將上升8 米,這意味着許多沿海城市將被淹沒,目前人類的生存地帶至少有一半要被毀滅,因人口劇增已相對減少了的陸地生存空間將急劇縮減。

如此險惡的前景對建築界如何解決聚居環境問題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目前,建設規模的加速擴大導致對土地的加速占用、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的極度破壞,而同古人的生存空間活動相比,現代人對於建築及其環境的要求又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挑剔。

從傳統的建築觀來看,人們注重的是建築實體本身。由於古代社會建設規模不大,環境和資源消耗並不顯著,那時人口不多,對於建築和環境的要求也不高。現代的建設連帶着環境問題,以及如何滿足眾多人口的需求問題。因此,現在建築界的必然趨勢是要把傳統建築學的概念、傳統建築思考的範圍擴大,不僅要修路築橋、栽花種樹、造幾座房子,還要考慮環境保護,考慮建築所引起的空間、材料、資源的消耗。此外,從環境生理行為到人的精神需求,人類總在發展,人的要求總是越來越高,要仔細研究和考慮人們對於環境行為的要求。當然,建設本身也需要革新發展。

如此這般,建設、環境、行為三者構成了當今建築界的建築觀,這也就是人類聚居環境學的基本思想。這三方面就好比建築界的三原色。藍色是大背景問題--環境和資源,紅色是人的行為活動問題--如何滿足人的需求,黃色是建築界傳統的規劃設計問題。

藍色,作為人類聚居環境的大背景,包括自然環境、農林環境和生活環境,其內在的表現是人類的聚集和居住活動,其外在的表現則集中表現在建築規劃師們所熟悉的建築、城市和景觀等方面。大背景中,包含了資源、環境、生態等維持人類基本生存的要素,可稱之為聚居背景;紅色,作為人類聚居環境的主體--聚居活動,既與常規的建築、城市、景觀直接相關,更取決於基本的生存要素;在建築、城市、景觀中,與人類聚居環境最為密切的是有關建築、城市、景觀的建設,即黃色,可稱之為聚居建設。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人類聚居環境的總體架構。

在這一基本概念中,聚居背景的核心是資源、環保的觀念:要把人類聚居環境理解為一種資源,諸如空間資源、時間資源、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聚居活動的核心是人與社會的關係及人類生存的價值取向問題,是要引入價值判斷:識別、判斷人類聚居環境的優劣及其發展建設的導向;聚居建設的核心是標準量化:面對當今一系列的建設開發,諸如用地、建築密度等問題,確定合理可行的量化、細化的標準,從而達到控制建設效果的目的。

人類生存環境演化的大勢所趨

人類生存環境的演化,存在着這樣的時間序列及其相應的形態:史前時期的聚落,農耕文明時代的村莊、集鎮、城市,工業文明時代的村莊、集鎮、城市、城鄉一體地帶,後工業文明時代的村莊、集鎮、城市、城鄉一體地帶,以及後工業文明之後的遠景。這些不同時代下的聚居環境構成了所謂人類聚居環境的拓撲形態,它具有十八種要素,從聚居背景來看,包括資源消耗、聚居地點、聚居環境;從聚居活動來看,包括生活方式、交通聯繫、時間尺度、時間分配、空間尺度、空間分配、時空觀念、理想追求、價值取向;從聚居建設來看,包括建設規模、聚居單元、聚居布局、聚居密度、建造材料、建造方式。

以這些拓撲形態的要素為指標,我們對西安半坡村、福建永定土樓、江蘇周莊、埃及卡洪城、義烏下樓宅村、常熟支塘鎮、上海康樂小區、廈門黃厝農民新村、新加坡原型新鎮、上海浦東錦華小區等進行了調查和量化統計,從中可以看出人類聚居環境發展演變的大勢所趨--在聚居背景方面,資源消耗: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資源的能力不斷提高,已從大量地、掠奪性地利用少數原生資源(土地、水源、動植物)發展到有組織、有選擇地利用多樣的自然資源,進而發展為利用次生自然資源(農田、水庫中的水、培植的動植物) ,資源利用也加入了較多的加工與替代,改變了以往直接攫取的方式。聚居選址:隨着資源利用能力的增強,人類在選擇聚居地的時候,逐步從自然條件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從海濱、平原、山川谷地等擴延為所有可聚居的區域,甚至開山、填海、上天、入地直至到宇宙太空中擴展人類可聚居的區域。與以往相比,人類對於聚居地的選擇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聚居環境:從史前文明到工業文明,隨着生產力的提高、人口的增長以及環境保護意識的相對滯後,聚居環境呈總體惡化態勢,而到了後工業文明時期,環境保護意識提高,生態技術發展,環境惡化勢頭呈下降趨勢,但除非特別治理,環境仍然惡化。橫向來看,聚居環境農村優於城鎮,城鎮優於城市。

在聚居活動方面,生活方式: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活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單純的為生存忙碌逐步向工作、休閒、娛樂、旅遊、度假相結合的多樣化生活轉變。交通聯繫:人類的交通工具經歷了人力- 畜力- 機械- 電力的動力轉變過程,越來越趨於自動化、多樣化,交通聯繫從單純的平面型轉向立體型,為人類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擴大了人類的活動範圍。時間尺度:從只有晝夜之分到一天十二時辰,繼而一天二十四小時,計時方式的改變可見人類單位時間效率增大,時間尺度逐漸增長。現在已有人提出將一天劃分為二十五小時,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時間分配:基本生存時間減少,文化娛樂時間增多。空間尺度:從單位房間的尺度逐漸增大可得人類空間尺度的逐漸增大。空間分配:總的趨勢,私密空間所占比例減少,公共活動空間所占比例增大。可見人類正一步步地邁向社會化。時空觀念:從幾個人的團體到整個宇宙,從不知生老病死為何故到縱橫幾千年,人類的時空觀念不斷擴大,越來越清楚自己在整個時空中的位置。理想追求:注重的範圍越來越大,從家庭與個人逐漸擴大到蒼生社稷,即老子的"己欲達而達人"的意識。價值取向:逐漸由維持個體生存轉向群體情感的聯絡。

在聚居建設方面,建設規模:由於人口的增長以及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長,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但到一定程度之後停止增長,這與人的認知能力、活動能力有關。由此,一定的建設規模是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不能盲目求全求大。聚居單元:經歷了氏族- 血緣家族- 家族- 家庭- 鄰里的發展過程,逐步從血緣關係轉向地緣關係。目前大多數國家處於以核心家庭為主的階段,但由於安全、歸屬的心理需求,人類尋求和諧、親和的鄰里單元。聚居布局:存在着一有趣的周而復始的循環:集中(始前文明)- 分散(農耕文明)- 集中(工業文明)- 分散(後工業文明)。聚居密度:現代高於古代,城市高於鄉村,但是,我國城市人均用地面積從古至今,大多在100 平方米左右,大城市不到100 平方米,中小城市超過100 平方米,而隨着城市化的進程,城市人均用地面積總體呈上升趨勢。建造材料:人類構築自身的居住社區的材料,已從泥巴、茅草、木材等自然材料,轉變為加入了人工勞動的磚、瓦等人工材料,進而轉化為玻璃幕牆、琺瑯板、鋁合金鋼板等高科技材料。材料性能越來越好,並呈多樣化趨勢。建造方式:從肩挑背扛的人工方式轉化為系統化的機械施工方式。建造速度加快,建設工期縮短。

對於建築界具有更深遠意義的低技術

利用自然資源有高技術和低技術之別。對於時髦的高技術人們也許並不陌生,諸如3000米的高層、宇宙太空城市等。那麼所謂低技術又是什麼呢?聚居環境的低技術就是前面提到的對自然風向、陽光的利用,這是一種常規技術。如一屋坐北朝南,門前有水流過,多少年後,河床移動,門前的土地就增加了。遵循這種自然的空間規律,利用自然資源,這就是常說的"風水". 風水本質上是建築界最為典型的低技術應用。古代匠人往往藉助於風水來追求建築的節能、城鎮的通風和環境的順暢,而現代的建築規劃師幾乎把這些低技術忘得一乾二淨。對於21世紀的聚居環境建設來說,提倡應用低技術意義極為重大,生態化的手段往往與低技術相對應,而高技術一般都是人工性的、非自然化的。

當然,面向未來,開發應用低技術並不意味着完全回到古代,這裡有一個低技術與高低技術相互結合利用的現代課題。比如現在就有人在試驗,利用煙囪的拔風原理形成氣流,進而用氣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在沙漠地區數平方公里覆蓋一片玻璃,陽光照射在玻璃上,把下面的空氣加熱,中間有一個拔風的煙囪,裡面的空氣能加熱到80℃~90 ℃,所形成的快速氣流足以發電,根據這一初步的試驗結果計算,全世界只要設立五處這樣的電站就足夠人們使用了,如歐洲一處,玻璃覆蓋面積800 平方公里,中國一處,玻璃覆蓋面積1000平方公里,可設在新疆的沙漠地帶。這是高技術還是低技術呢?其基本能源來自陽光,但與高技術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又不同,它利用的是最傳統的煙囪,其原理應是低技術,但它裡面的發電機機械還是高技術的。高技術與低技術相結合,必將成為21世紀建築界的導向。

把環境和綠化作為一種文化資源

人所皆知的環境保護概念中有一個文化環境保護往往被忽視。其實文化也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與人類聚居活動直接相關。人不是機器,建築也不是"居住機器"!面對高技術及高情感的21世紀,文化環境保護將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對於中國來說,這個問題尤為顯著。

外國遊人一來上海,到浦西一走總是嘆息,有歷史文化的建築都拆除了,有歷史文化的環境都改變了。在建的浦東中央公園正在拆除傳統的村落。為什麼不保留些都市村莊呢?公園並不僅僅有樹有花就行,它更要講文化,公園應該是文化的儲藏庫,遊樂歷史的根據地。把西方不過數百年的文化拿過來,自己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卻丟失了。

從綠化的角度來看,為什麼現在沒有大樹?這有一個導向性問題,原因之一是千篇一律地學大連。其實學習他人也要結合自己。我以為北方城市更需要陽光,而南方城市則相對多需要陰影。在南方,人們戶外活動大多在炎熱的夏季和秋季,需要陰影遮擋灼熱的陽光,在北方,相應的季節,則多些陽光顯得溫馨。除了氣候生理要求外,環境綠化,究其根源,最終也在於文化。歐洲是牧羊文化,需要草地,喜歡草地,我們中國江南就不同了,肯定不是牧羊文化,如果也以草皮為主,就沒有自己的文化了。就拿上海外灘來說,表面上是一個綠化問題,實質上是歷史文化環境保存問題。外灘改造之前,林蔭繁茂,在江水、樹木映襯下的各式沿岸建築顯得很漂亮。改造之後,一邊是孤零零的建築,一邊是光禿禿的駁岸,夏季和秋日的曝曬自不必說,更成問題的是,丟失了近百年的文化積累,中外同行無不為之嘆息。人們不禁要問,新外灘為什麼不保留原有的大樹?原本種大樹的地方為什麼成了停車庫、小商店?這裡能說僅僅是設計、改建上有問題嗎?我們的觀念是不是有偏差?

以"人"為本的21世紀

建築提倡以人為本,這個"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少數的人,"人"是指具體的人,是男女老少,不同年齡、職業、種族、宗教、信仰、文化的各種各樣的人。這就要求建築和環境要具有多樣性。可是,我們的建築數十年來卻千篇一律,最為典型的是聯立式住宅,它們不是根據用戶喜好而設計的。如今的房地產商出於商業利益而必須考慮建築形式多樣性,以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如廣場設計,不應只是大空間的劃分或幾條軸線的連接,面積較大的廣場雖然難以滿足每一個人的特殊需要,但規劃設計師可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層次,設計多個空間,使之儘量豐富,活動內容儘量複雜。這一點對中國而言,尤其現實。在國外,內、外部空間同等對待,甚至於外部空間更加豐富。僅從自然性看,外部空間環境有陽光、和風、細雨、青山綠水、花草蟲魚、飛禽走獸,有各種變化,而室內僅有幾盆花,幾條魚或小寵物,自然性的內容極為有限,我們相對就欠缺得多。

其實,居住僅是人類的低層次需求,人類的最高需求仍是"伊甸園". 人類天性並非獨處獨居,人類是一種喜歡群體聚居的動物。過去,人們工作在一起,居住分開;到了21世紀,人們工作地點亦將分離,人與人之間為此而增大的距離則要靠"聚集"來彌補,這就對"外部空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越是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人類越需要情感交流,因此,我們要強調開發聚居活動場所。中國目前多重視家庭內部裝修,而輕視外部環境。上海1998年的文明社區建設或稱凝聚力工程,正在改變這樣的觀念,它表現出了對於聚居活動的重視。現代文明社會的聚居活動還涉及到價值觀、世界觀等問題,良好的聚居環境可以規範人的行為、薰陶人的道德、啟迪人的靈感,有利於人的素養的提高。

總而言之,以新的角度審視當代人類生存環境面臨的種種問題,尋求有效的手段,確立嶄新的建設觀念,從而創造良好的聚居環境,這是我們今天對人類聚居環境進行研究與實踐的最終目標。

未來的生存空間與資源利用

未來人類如何利用生存空間?回顧歷史,遠古時代人口稀少,聚居基本上呈點狀布局;農耕文明時代人口增加,村莊增多,聚居空間的利用發展基本上呈水平向布局,沒有高層(那時的寶塔算是高層,但不住人,而是作為景觀標誌);工業文明時代人口驟增,以大都市為標誌,聚居空間向垂直方向發展。那麼,我們正在經歷和面臨的後工業文明時代將是什麼樣呢?

後工業文明的建築也好、城市也好,肯定要有一個更大的變化:要向水平和垂直結合的空間發展。垂直方向意味着向空中發展的高度和向地下開拓的深度。論高度,東京的建築師們正在建造1000米的高層,英、德等國正在聯合試驗3000米的高層。這些不是為"高"而高。為了什麼?為了節約土地資源。3000米高層計劃,實際上最後可以形成一個空中城市。它是利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就像飛機的翅膀一樣。利用風力產生負壓,減輕高層荷載。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水平方向則意味着向海洋尋求聚居空間。除了垂直和水平,未來的聚居環境還要向太空發展,如美國太空總署2030年將要實現的萬人太空城計劃。

除了生存空間,聚居環境與其它資源也有關聯。古代聚居環境建設幾乎全是利用自然資源。農耕時代則以自然資源為主,人工因素為輔。什麼叫做自然資源呢?對於聚居環境,陽光、風、地形、自然的河流湖泊,這些都是自然資源。與之相對,人工資源相當於自然的二次資源或三次資源,如發電、空調、降溫、加熱。聚居環境利用自然資源的方式很多,例如,將自然的溪水引進建築室內及其周圍環境來降低溫度,最後演變成了園林中的規則式水道,這是四百年前印度莫臥兒王朝就已採用的做法。到了工業文明時代,這個做法就反過來了,導致環境破壞等一系列問題。那麼未來呢?通過各行各業的努力,我們還是要提倡儘量利用自然資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