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三
肖三(1896年10月10日-1983年2月4日)生于湖南省湘鄉,是中國教育家肖岳英的次子。[1]原名肖克森,筆名埃彌·肖(Emi Siao)。中國現代詩人、翻譯家。
肖三精通俄語,法語,德語和英語。是第一位寫毛澤東傳記的作家。[2]
目录
與毛澤東是同學
是毛澤東早年就讀小學和師範時的同學。《國際歌》歌詞的主要中文譯者之一。
1913年,長沙第四師範學校併入長沙第一師範學校,毛澤東也因此入後者讀書,因此又與肖三同學。
1918年4月13日,與毛澤東、李維漢等創建「新民學會」。同年到北京,與毛澤東相從甚密。 [3]
1920年,到法國參加勤工儉學計劃。
1922年,加入中國少年共產黨,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北方區執行委員會書記。
1923年,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期間曾參與了拉丁化新文字工作,與陳喬年一起翻譯了《國際歌》。
1924年,回國,任共產黨湖南省委委員兼社青團省委書記。
用詩歌為中國共產黨而奮鬥
1928年,肖三因跌倒腦受震蕩,在瞿秋白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到莫斯科療養。後到莫斯科在遠東聯邦大學任教,教授中國文學,從此開始了文學活動。[4]
肖三抱著「文藝上的革命功利主義」精神踏入文壇,他「決定用文藝、用詩歌當武器,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為共產主義理想而戰鬥到底!」
在蘇聯的十幾年裡,他用中文和俄文寫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和報告文學,向全世界宣傳了中國工農紅軍和土地革命,歌頌了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權。
詩作-我記得...[5]
我記得...
我記得我的故居和童年時代。
我們一起走在牆上。
一條清澈的河水將地平線連在一起。
一眼望去的帆船在遠處飄來。
父親舉手時說話平靜。
“人類的生命像自來水一樣傾瀉。
看著河邊那大的白楊樹樹幹。
它們是我親手書寫和耕種的。
明年春天的色彩將翻一番。
我們的歌聲將越來越遠。”
我記得父親的耐心教導之聲,
就像他在世的高齡親戚一樣。
如此美麗的國家和領土如何
忍受敵人踐踏鐵蹄的壓迫? 肖三 - 1938
ÎÒǵá
×Ò×µ×êש±×©
×
Ò ×£ ××××Åש
£Ô
C×'OEYμOEμ¡ª¡ª¾UAedO»ö»EO©ù
¡°¡¢EEEu¾IIoA×÷£E®EAeμACa
Aa¿'°¶EIACOe'oμANiAo©ø
ECIOC×÷¡£EOOOAa³EE
A'AeμA'ºE«μ ¼O±±ö¶μOºA©
IOACμAeEuμ±¡±£u³¤©ouss¡
IO¼CμAC××»×»½I»aμAEuOo©ö
¾IIo»iμAAIAeEEO¾OUss'|¡£
OaNuAAAoμA°i¼O¹uIA ©o
ÐÈÌ½ĐµĐÈ˵µÄúã©tét©u (1938Äê)
這首詩可以看作是由4 + 6 + 4行組成的十四行詩。前四行是引言,中六行說起父親和他的話,後四行重新連接到前四行,其結局頗為意外,幾乎是殘酷的。但是某些動詞形式可能會開放給其他解釋。詩中沒有說明兒子和父親是否獨自一人躺在牆上,河邊是否站著一棵或多棵白楊樹,是否會唱一首或多首歌...
這首詩的瑞典語翻譯包含與原著相同的押韻模式(a,a,b,b-c,d,c,d,e,e-f,g,g,f)並且它也被賦予了適用於十四行詩的節奏。
最早用詩歌向世界宣傳中國革命
在當時的年代里,中國革命被重重封鎖下,在國內外多數人對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大肆誣蔑、醜化,進行歪曲宣傳。
在這個情況下,除了美國記者兼作家史沫特萊和斯諾,衝破各種阻力,用通訊的形式向世界報道了中國革命的真實情況外,最早用詩歌及其他文藝形式向全世界宣傳中國革命的真相的,就是肖三了。
也是最早向世界宣傳魯迅的人
肖三在蘇聯期間,同魯迅保持著密切的通訊聯繫。
他是最早在蘇聯向全世界宣傳偉大魯迅和介紹中國左翼文字的。
他曾代替魯迅出席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他寫了許多介紹魯迅生平事跡和紀念魯迅的文章,翻譯了魯迅的作品,還主持編輯出版了魯迅著作,他對魯迅的崇敬終生不渝。
中國新文字運動的先行者
肖三還是中國新文字運動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年代,他就和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等以及蘇聯著名的漢學家郭質生、龍果夫等人一起制訂了《中國新文字方案》。
在以後的幾十年里,他對我國的文字改革做了許多工作。長期擔任文藝界各種領導職務,為中國的文字和新詩歌運動作了長期不懈的努力。 作為溝通中外文化的橋梁和和平使者。
20年代聞名國際
1920年代「愛彌·肖」(Emi Siao)早就在國際上聞名。他和國際和平和進步人士有著廣泛的交往,結識了法共的理論家沙裡·拉波波、越南的革命家胡志明、保加利亞的革命家季米特洛夫、土耳其的革命詩人希克梅特,以及蘇聯等國的許多社會名流。
1930年代,他代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出席了在蘇聯哈爾科夫舉行的國際革命作家會議,並連任兩屆蘇聯作協黨委委員。在蘇期間,他除用俄語寫作並出版了詩歌、擁護蘇維埃中國宣傳中國革命和工農紅軍、宣傳魯和中國左翼文學,在國際上有相當的影響。
1939年,與鄧發等回國到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文協、文化俱樂部等部門工作,主編《大眾文藝》、《中國導報》、《新詩歌》等雜誌,發起並組織延安詩社,開展街頭詩、詩朗誦運動。抗戰勝利後,曾任晉察冀邊區文協常委和華北文協主任,編輯出版了民歌集《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1949年後,主要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任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作協書記處書記、對外文委主任、對外文協常務理事、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等職。
被當作蘇聯特務入監
一生追求光明
1983年1月10日, 肖三因肺炎住進北京305醫院。他在病床上接見了黨史工作者,並口述給張家口市勞動技工學校的團員和青年一封信。
他在信中說: 「我雖然入黨60年, 但總的來說對黨對人民貢獻太小, 位高俸厚, 自覺慚愧。 再想起那些無數為黨犧牲的先烈們、 戰友們, 我心中更加沉痛。 李大釗、 瞿秋白、 蔡和森、 趙世炎、王若飛、 葉挺、 向警予, 以及毛澤東、 周恩來……每提起他們, 我總覺是一種力量,一種鼓舞人、激勵人的力量。」
肖三還向青年們談了希望, 他說:「除了毛主席說的『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以外,我希望你們讀點歷史,會使你們更了解中國的過去,會感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責任;讀點黨史,你們會更加熱愛我們的黨。 我殷切希望你們能夠意識到你們對中華民族所肩負的重任。」 他最後告誡青年們:「生命不息, 戰鬥不止,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一直是我的誓言。 」
1983年2月4日, 肖三在北京去世,享年86。
家庭
剪不斷,理還亂的愛 — 肖三與葉華和甘露。 [6]
第一任妻子
1914年,與譚雪君結婚。
1922年,譚雪君病逝。
第二任妻子
1923年,與蘇聯籍瓦薩結婚。(不久因回國問題而離婚)。
第三任妻子
1943年,肖三與甘露外遇。與葉華離婚,葉帶著兩個孩子回到蘇聯。
1949年4月,訪問蘇聯,與葉華重逢,複合、再次結婚。
第四任妻子
1944年,與甘露。
1949年,與甘露離婚。
子女
肖立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從事水下攝影。在《遠東間諜戰》、《開國領袖毛澤東》等影片中飾演史達林,《開國大典》中扮演米高揚。[7]
著作
詩集
《和平之路》(1952)
《友誼之路》(1959)
《肖三詩選》(1960)
《伏櫪集》(1963)
主編
《革命烈士詩抄》及續編也流傳甚廣。
傳記
《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