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肩髎

肩髎: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少陽三焦經。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布有腋神經肌支和旋肱後動脈肌支。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癱瘓,及肩關節周圍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目錄

1 命名

2 穴位解剖

3 穴位找法

▪ 標準定位

▪ 取法

4 操作方法

▪ 刺法

▪ 灸法

5 治療效果

▪ 原因

▪ 效果

▪ 功用

▪ 主治病症

目錄

命名

肩髎 jianliao (SJ 14)

肩,指穴在肩部;髎,孔隙的意思。「肩髎」的意思是指三焦經經氣在此穴位化雨冷降歸於地部。

本穴物質為臑會穴傳來的天部陽氣,到本穴後,因散熱吸濕化為寒濕的水濕雲氣,水濕雲氣冷降後歸於地部,冷降的雨滴就像從孔隙中漏落一樣,所以名「肩髎」。

穴位解剖

本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後部)、小圓肌、大圓肌、背間肌。皮膚由腋神經發出的臂外側皮神經分布。三角肌深面的血管神經束有旋肱前、後血管和腋神經。腋神經為臂叢後束的分支,與旋肱後動脈一起通過四邊孔,在三角肌後緣中點,緊靠肱骨外科頸後面走行。

所以肱骨外科頸骨折或肩關節脫位時,都可以影響腋神經而導致三角肌麻痹和三角肌區域感覺消失。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三角肌筋膜,入腋神經支配的三角肌後部和小圓肌。經旋肱後動、靜脈及腋神經等形成的血管神經和肱骨外科頸之間。

深抵肩胛下神經支配的大圓肌和胸背神經支配的背闊肌。

穴位找法

標準定位

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肩關節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取法

1、上臂外展平舉,肩關節部即可出現兩個凹陷窩,後面一個凹陷窩即是本穴。 2、垂肩,於鎖骨肩峰端後緣直下2寸,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處取穴。

操作方法

刺法

1、直刺1.-3.0寸,臂外展,沿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進針,深刺右透極泉,酸脹可擴散至整個關節腔,可有麻電感向下擴散。

2、向下斜刺2.0-3.0寸,,退針至淺層,再依次向兩旁斜刺,,即"合谷刺",酸脹感可擴散至肩部,或麻電感放散至手指。

灸法

艾炷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灸5-15分鐘。

肩髎穴可以治療肩周炎。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體後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3,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4,後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鐘後再緩緩 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5,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6,懸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遍。

上面6個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恆,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治療效果

原因

手持重物或進行激烈運動之際,會產生肩膀舉不起來或疼痛、手臂睏倦的症狀,此乃因肩膀的三角肌輕度發炎之故。三角肌,就是我們將手臂舉到正側面的重要肌肉。肩膀即擔任調整肌肉機能的作用。

效果

本穴位可調整肱三頭肌的狀況。

如果長期持續手持重物,會產生連手肘都無法伸直的症狀,此乃因肱三頭肌過度伸展,致使血液循環惡化所造成的。

肩膀有重壓感而使手臂抬不起或肘痛等的症狀時,刺激肩髎,可得到效果。治療時,除了指壓本穴位外,同時刺激肩髂(--190頁)、臂臑,更可發揮治療效果。另外,也用於因腦中風所造成的半身不遂。

功用

祛風濕,通經絡。

主治病症

蕁麻疹,肩關節周圍炎,腦血管後遺症,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

針灸學·相關科技名詞[1]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