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鳍
背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的汉字也在不断演化着,从最初的甲骨文[1]渐渐发展到了小篆[2],后来文化进一步发展后,才出现了”汉字”这种说法。
目录
名词解释
背鳍(Dorsal Fin)指的是鱼背部的鳍。沿水生脊椎动物的背中线而生长的正中鳍,为生长在背部的鳍条所支持的构造。主要对鱼体起平衡的作用。如果剪掉背鳍,鱼就会侧翻,不能直立。
但有些体形长的鱼类,背鳍和臀鳍可以协助身体运动,并推动机体急速前进。如带鱼的背鳍、电鳗的臀鳍、海鳗的背鳍和臀鳍都能推动机体向前运动。又如特殊体形的海马,也是靠细小的背鳍运动来推动机体前进。
研究结果
研究尾鳍的运动特征及运动学参数,结果表明:鲤鱼游速为0.5L/s时,尾鳍的摆动频率为1.42Hz,鲤鱼巡游过程中尾鳍的主要运动为侧向摆动,尾鳍的形状周期性地循环外展和内收,且尾鳍上叶叶尖的平均摆幅比尾鳍下叶叶尖的平均摆幅约大15.6%.
鱼类经过上亿年的进化,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发展出各具特色的运动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身体形态.鱼的身体外形和鱼鳍形态特征的不同对其巡游能力、精确机动能力和加速能力产生影响,鱼鳍的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作为鱼类仿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 ↑ 汉字小时候|一个文字,一段历史,搜狐,2020-11-24
- ↑ 书法丨原来小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