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胡英[1]
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家,1934年6月19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北英山。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英 | |
---|---|
| |
出生 |
上海 | 1934年6月19日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湖北英山 |
母校 | 华东化工学院 |
职业 | 科研教学工作者 |
研究领域 | 分子热力学 |
目录
教育背景
- 1953年,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 本科毕业
人物生平
研究方向
- 分子热力学
科研成果[2]
分子热力学
胡英在分子热力学的名称由伯克利加州大学化学工程系普劳斯涅茨教授首先提出的基础上,研究分子热力学广泛使用在化学工程领域中。胡英认为,分子热力学是一门工程科学。分子热力学的内容主要是:从分子出发来解释、关联和预测热力学性质,为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服务。它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当前主要是:综合统计热力学推导、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测定,构筑能起关联和预测作用的分子热力学模型。早期的工作集中在活度系数关联式和状态方程的研究。当前的热点是嵌段高分子熔体、胶束囊泡和微乳液、合成膜和生物膜、蛋白质水溶液等,它们的特点是具有介观层次的结构。分子热力学与热力学的区别在于:后者研究宏观性质间的联系,不计微观的分子本性。前者则从分子出发分子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纯理论方法。前者则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和实验测定,来弥补纯理论推导之不足,它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但与实际符合更好。
表面活性剂溶液
胡英提出, 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组成,少量加入即能大大降低溶液表面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系统的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加溶等作用,在医药、机械、石油、煤炭、生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与其在溶液中能形成复杂的聚集体结构有密切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多尺度结构的复杂系统。寻找、合成新的性能更好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利用不同性能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互补或协同作用,达到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提高产品性能的目的,是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利用表面活性剂溶液能形成不同介观结构的特性,还可以用来作为模板剂制备具有各种复杂介观结构的分子筛、药物缓释胶囊、功能性超细粉末等。胡英主要从事新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界)面性质表征、溶液多尺度结构和界面膜结构的观察,以及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系统的协同作用和双水相系统。重点是偶联表面活性剂(Gemini)的合成,以及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与水溶性高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主要奖项及荣誉[3]
- 1986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国国务院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1996年,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 1997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 1989年,获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研究)
- 1991年,获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缔合系统的分子热力学研究)
- 1993年,获中国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温度压力和液相组成的测定获得完整汽液平衡数据的研究)
- 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
- 1992年,获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应用统计力学:流体物性的研究基础)
- 1992年,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物理化学(第三版))
- 2002年,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物理化学(第四版))
- 1997年,获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有工科特色的物理化学课程)
- 2001年,获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1989年,获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深化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199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建设有工科特色的物理化学课程)
- 2001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2000年,指导的研究生获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生:姜建文)
主要著作
- 主编《物理化学》第1、2、3、4、5版教材
- 出版《流体的分子热力学》
- 出版《应用统计力学》
- 出版《现代化工热力学》
- 出版《物理化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