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銓
胡銓(1102~1180)字邦衡,號澹庵。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愛國名臣,廬陵「五忠一節」之一。胡銓生於國家多事之秋,胡銓聞知秦檜於1138年8月派王倫為計議使出使金國乞求和議,屈辱稱臣,寫下著名的《戌午上高宗封事》,聲明「義不與檜等共戴天」!要求高宗砍下秦檜、王倫、孫近三賊的頭顱,如若不然,他寧願赴東海而死,也決不處小朝廷求活。胡銓堅決站在主戰派一邊,反對議和,抗金愛國之心矢志不移。晚年定居廬陵青原山南麓。死後,諡「忠簡」。 姓 名 胡銓 國 籍 中國南宋 出生地 廬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區值夏鎮) 逝世日期 1180年 代表作品 《應詔言事狀》《澹庵詞》《胡澹庵先生文集》 別 名 忠簡,邦衡,澹庵 民 族 漢 出生日期 1102年 職 業 南宋政治家、文學家 1人物簡介編輯 胡銓(1102~1180),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邦衡,號澹庵。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28)進士,此科由高宗策士,胡銓答策萬餘言,授撫州軍事判官,轉承直郎。紹興五年(1135),兵部尚書呂祉薦,賜對,升樞密院編修官;八年,上疏反對秦檜主和,乞斬王倫、秦檜、孫近,而且指責高宗。秦檜認為"狂妄凶悖",於是下詔除名,貶昭州。由於朝臣營救,改監廣州鹽倉。十二年被劾,又貶新州,十八年又被謫移吉陽軍。直至秦檜死,才得徙移衡州。孝宗即位,復奉議郎。歷官至權兵部侍郎。由於始終反對和議,與朝廷政見分歧,於是力求去職。歸廬陵,從事著述。卒諡忠簡。
胡銓雖顛沛流離,半生嶺海,但志苦心勞,好學不厭。對經史百家之學均有所得,而且通曉繪畫藝術。他推崇韓愈、歐陽修,主張以文"傳道"。他的文章,內容豐富,馳騁古今,多長篇大論。代表作如《上高宗封事》,決然表示"不與檜等共戴天","願斬三人頭竿之藁街",並主張"羈留虜使,責以無禮,徐興問罪之師","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耳,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文章一出,群臣振奮,□佞失色。其他文章,如《應詔言事狀》、 《應詔集議狀》、 《上孝宗封事》、《與王中丞相書》,也都痛快淋漓。題跋如《跋陳了翁帖》,也寫得激昂慷慨。楊萬里曾為他的集子作序,說道:"先生之文,肖其為人。其議論閎以挺,其敘記古以則,其代言典而嚴,其書事約而悉。"是中肯之評。
胡銓的詩,頗具風采,一如其文。如《次雷州和朱□秀才韻時欲渡海》,雖再遭貶斥,意氣不衰。其詞亦多激憤之語,如《好事近》直斥"豺狼當轍"。秦檜的私黨張棣迎合意旨,以此詞為據,向朝廷檢舉他"謗訕怨望",以致被遠謫海南島(《四朝名臣言行錄》)。
胡銓作品散失不少,今傳本有《胡澹□先生文集》32卷,《補遺》1卷,有道光十三年刊本。其詞集《澹□詞》1卷另行,有《四印齋所刻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