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胸腺嘧啶
圖片來自百度

胸腺嘧啶 (Thymine) 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5H6N2O2,是自胸腺中分離得到的一種嘧啶鹼。易溶於熱水。紫外線照射可使DNA分子中同一條鏈兩相鄰的胸腺嘧啶鹼基之間形成二聚體,影響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使其複製和轉錄功能均受到阻礙。

  • 外文名:Thymine
  • 別   名:5-甲基尿嘧啶
  • 化學式:C5H6N2O2
  • 分子量:126.1133水溶性易溶於熱水
  • 密   度:1.226 g/cm³
  • 應   用:醫藥

目錄

基本概況

中文名稱: 胸腺嘧啶

中文別名: 5-甲基尿嘧啶; 5-甲基脲嘧啶; 胸腺素

英文名稱: Thymine

簡稱:T

英文別名: 2,4(1H,3H)-Pyrimidinedione, 5-methyl-;2,4-Dihydroxy-5-methylpyrimidine;2,4-dioxy-5-methyl pyrimidine;5-Methyluracil;Thy;5-methyl-uracil;5-methyl uracil;Thymine 2-4-Dihydroxy-5-methylpyrimidine;5-methylpyrimidine-2,4(1H,3H)-dione

說明:自胸腺中分離得到的一種嘧啶鹼。易溶於熱水,335~337℃可分解。紫外線照射可使DNA分子中同一條鏈兩相鄰的胸腺嘧啶鹼基之間形成二聚體,影響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使其複製和轉錄功能均受到阻礙。DNA分子中的一條鏈上的胸腺嘧啶(T)與另一條鏈的腺嘌呤(A)相配對,形成2個氫鍵,是DNA雙螺旋結構穩定的重要作用力之一。

CAS號: 65-71-4

EINECS號: 200-616-1

分子式: C5H6N2O2

分子量: 126.1133

InChI: InChI=1/C5H6N2O2/c1-3-2-6-5(9)7-4(3)8/h2H,1H3,(H2,6,7,8,9)

分子結構:

密度: 1.226g/cm3

熔點: 316-317℃

沸點: 403.8°C at 760 mmHg

閃點: 198°C

蒸汽壓: 4.25E-7mmHg at 25°C

安全術語: S24/25 [1]

產品用途

是合成抗艾滋病藥物AZT、DDT及相關藥物的關鍵中間體。上游原料:冰醋酸醋酸丁酯甲醇甲基丙烯酸甲酯尿素鹽酸乙醇。也可用化學方法合成。用於藥物製造。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酸中的鹼基之一。可與脫氧核糖結合形成胸腺嘧啶的脫氧核苷,其5-位甲基上的氫為氟取代後的產物稱為三氟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用做抗核酸代謝類抗腫瘤藥物。[2]

胸腺嘧啶核苷為生化試劑,用於製備生物培養基,例如HAT選擇性培養基的製備。胸腺嘧啶核苷的原理:在單抗製備中,由於需要進行選擇性殺死非目標細胞,所以使用添加HAT的選擇性培養基,其依據是細胞中的DNA合成有兩條途徑:一條途徑是生物合成途徑(「D途徑」),即由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苷酸,為DNA分子的合成提供原料。在此合成過程中,葉酸作為重要的輔酶參與這一過程,而HAT培養液中氨基蝶呤是一種葉酸的拮抗物,可以阻斷DNA合成的「D途徑」。另一條途徑是應急途徑或補救途徑(「S途徑」),它是利用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苷轉移酶(HGPRT)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催化次黃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生成相應的核苷酸,兩種酶缺一不可。因此,在HAT培養液中,未融合的效應B細胞和兩個效應B細胞融合的「D途徑」被氨基蝶呤阻斷,雖「S途徑」正常,但因缺乏在體外培養液中增殖的能力,一般10d左右會死亡。對於骨髓瘤細胞以及自身融合細胞而言,由於通常採用的骨髓瘤細胞是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苷轉移酶缺陷型(HGPRT)細胞,因此自身沒有「S途徑」,且「D途徑」又被氨基蝶呤阻斷,所以在HAT培養液中也不能增殖而很快死亡。只有骨髓瘤細胞與效應B細胞相互融合形成的雜交瘤細胞,既具有效應B細胞的「S途徑」,又具有骨髓瘤細胞在體外培養液中長期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養液中選擇性存活下來,並不斷增殖。通常HAT中,H(次黃嘌呤)的濃度為1×10-4M,A(氨基蝶呤)為4×10-7M,T(胸腺嘧啶)為1.6×10-5M,在HT培養基中,只需要不加氨基蝶呤,其它都同HAT。HAT培養基的配製:100×A(氨基喋呤) 貯存液:稱取1.76mg氨基喋呤溶於90ml超純水中,滴加1mol/L的NaOH 0.5ml助溶,待完全溶解後,加1mol/L HCL 0.5ml 中和,再補加超純水到100ml。0.22um膜過濾除菌,小量分裝,-20℃保存。 [3]

視頻

科學家是如何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的 原理基因圖譜是這樣煉成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