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红螺
脉红螺
脉红螺,俗称“海螺”,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海洋捕捞对象,鱼汛期在3~11月,辽宁的丹东使用扒拉网捕捞,旅大多用下网给诱饵的“钓螺”方法捕捞。养殖对象,主要养殖方法有吊笼养殖和虾池混养两种。贝壳略近梨形,高100~140毫米。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壳面密生低而均匀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壳面黄褐色,有棕色点线花纹,壳口桔红色。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脉红螺
拉丁学名: Rapana venosa (Valenciennes,
别 称: 角泊螺,红螺、海螺、菠螺、假猎螺
界: 动物界
门: 软体动物门
纲: 腹足纲
亚 纲: 前鳃亚纲
目: Stenoglossa:狭舌目
科: Muricidae:骨螺科
属: 红螺属
种: 脉红螺
分布区域: 黄海和渤海海区
异 名: Rapana thomasiana,Crosse
形态特征
在我国青岛约5-8月产卵,卵囊似菊花瓣渔民称海菊花。
贝壳大,略呈四方形,壳质坚厚,壳高104毫米,宽78毫米。螺层约6层,缝合线较浅。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约占壳高的1/5—1/4。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壳面密生较低的螺肋,粗细略均匀。在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上下两部相交近于90°角,其上部有时有褶皱。在肩角上具有角状突起。在体螺层的下部还有3条略粗的肋,有的具较弱的结节突起。壳色黄褐,具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外唇边缘随着壳面的粗肋形成棱角,内缘具多数褶襞;内唇弧形,上部薄,下部厚,向外伸展与绷带共同形成假脐。厣角质,核位于外侧。[1]
生态习性
幼贝生活在低潮线附近岩石间,成贝多生活在低潮线以下的 数米深的海底,有时钻入泥沙内生活。5—8月产卵。卵子包于革质鞘 内,鞘狭长,很多个相连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肉食性。[2]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日本沿海和朝鲜半岛 沿海。在我国青岛、大连和大东沟等地产量较大。
养殖方法
一是吊笼养殖,即把幼螺放在网笼里(网笼直径30厘米,分8层,层高15厘米),每笼放幼螺60粒左右,然后吊在浮筏上养殖,笼间距80厘米;以贻贝为饵料,每4~7天投饵1次,每次每层笼投放5厘米厚的贻贝。山东烟台市芝罘区采用筏式笼养的方法养殖该螺,1991年9月投入平均壳高2.1厘米(体重9.8克)的幼螺,管养至翌年12月,平均壳高达7.3厘米(体重83.1克),每667米2水面产量达1789千克。
二是虾池混养,即把幼螺放入虾池中与对虾一起养殖,以虾类的残留饲饵、死虾和池底自然生长的贝类等作为该螺的饲料。采用虾螺混养的方法养殖该螺,春季投入壳高2~3厘米的幼螺,到当年年底,壳高可长至7~8厘米。
混养
一、混养条件
1.混养场地:日照市承泰水产有限公司工厂化育苗养殖基地,毡毯保温车间,几乎无光线,砖混水泥切角方池,锅底状底,规格5米×5.6米,高70厘米,共26个池子,充自然氧,人工光源。
2.水源:沙滤原海水,无其他污染,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标准,水质良好,暂养期水温保持在5~26℃,盐度22~35。
每年9-10月份在日照市沿海收购,主要来自渔船,小部分为潜水员下海,规格100~500克,脉红螺完整无损,活力强。
放养量
放养量根据管理条件、换水量等确定,混养前期采用流水方式,可以静水暂养。放养量为5~10千克/米2 ,最大不能超过10千克/米2 。
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混养池中间滤鼓:直径10毫米孔,外站管溢水,每 2~3 米。设散气石 1 个。采用流水暂养方式,每天流水达到3~5个量程,定时检测盐度、温度、溶解氧。每隔10~15天倒池一次,倒完池用高锰酸钾将池子彻底消毒。
2.投饵: 饵料种类主要是贻贝,日照地区贻贝资源丰富,年产贻贝20余万吨,价格低廉且营养丰富,是脉红螺适口饵料。
贻贝投喂前先用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彻底消毒杀菌,后用清洁海水清洗干净。每天按照脉红螺重量3%~5%一次性投饵。投饵后随时观察摄食情况,及时补充新饵料。摄食完后及时清理残饵,以防败坏水质。并根据残饵量确定第二天投喂量。水温低于15℃停止投喂。
3.病害防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原则。暂养期间定时监测水体盐度、温度、溶解氧,每天仔细观察脉红螺摄食情况、在暂养池中的分布情况以及饵料的鲜活。发现摄食较差,需立即倒池,采取聚维酮碘药 浴等措施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脉红螺暂养就是池塘养殖,因脉红螺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养殖时要管理水质,而且必须用符合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标准的水进行喂养,以上是详细的脉红螺暂养技术,各位赶紧了解一下吧。[3]
苗种人工培育
由中科院海洋所张涛研究员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养殖新对象健康苗种扩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子课题“脉红螺的扩繁关键技术”顺利通过现场验收。
课题组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解决了亲螺性腺促熟、幼虫高效稳定培育、高效采苗和苗种规模化高效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脉红螺规模化高效苗种繁育技术,初步实现了脉红螺苗种规模化高效培养和产业化。科研人员自主开发了2种采苗设施及方法,解决了幼虫变态过程中的食性转换难题,突破了采苗技术难关,使幼虫变态率达到60%以上,苗种中间培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平均出苗量达到2.1万粒/m3水体,变态后30天苗种平均壳5.0mm(最大10.1mm),突破了脉红螺苗种繁育的关键技术瓶颈,为脉红螺苗种培育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早期发育
卵囊在25℃时孵化时间为16 d,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膜内担轮幼虫期,最后发育为膜内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浮游幼体发育阶段。脉红螺浮游幼体期按螺层、面盘形态、幼体壳型和器官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1螺层期;2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3螺层期初期;3螺层中后期;4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其中在2螺层后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壳高平均每天增加44.45μm,3螺层初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慢,壳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μm。脉红螺附着变态的时期是4螺层中期和后期,壳高1 250~1 500μm,附着变态的标志是浮游幼体壳口边缘明显加厚并向壳口外侧翻转,壳口中央突起部消失,面盘退化,足部发达并能自由伸缩。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