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常规脑电图的基础上,近年又发展了深部脑电图、定量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范围。[1]

目录

脑电图的原理

(1)脑电图的产生与记录:脑电图一般通过头皮表面电极获得。头皮电位产生的机理一般认为是:安静时,锥体细胞的顶树突——胞体轴心的整个细胞处于极化状态;当一个冲动传人细胞一端时,则引起该端反极化,此时细胞两端的电位差可产生一个双极电场系统,电流自一端流向另一端。由于胞浆和细胞外液都含有电解质,故电流同时也会在细胞外通过。利用头皮电极即可记录到这种电流活动。事实上头皮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是许多这样的双极电场综合而成的。脑电图并非反映某一神经细胞的电活动,而是记录电极所代表的大脑某区域许多神经细胞群电活动的总和。[2]

脑电图各主要成分的产生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慢活动是皮层内许多锥体细胞同时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②α节律可能是由非特异性丘脑核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变化所产生;

③快活动是由网状结构而来的冲动使丘脑非特异性核的节律性放电消除,并使皮层电位成为去同步化而产生。

(2)脑电图的基本成分

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其频率变化范围每秒约在1~30次之间,通常将此频率变化分为4个波段:δ波—频率为0.5~3次/秒,波幅为20~200微伏,正常成人只有在深睡时才可记录到这种波;θ波—频率为4~7次/秒,波幅约为100~150微伏,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到此波;θ和δ波统称慢波,清醒的正常人身上一般记录不到δ波和θ波;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在清醒并闭眼时出现;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微伏,安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睁眼或进行思考时出现的范围较广,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正常儿童的脑电图与成人不同,新生儿以低幅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大,脑电波频率逐渐增加。

①α波:频率8~13Hz,波幅10~100μV。大脑各区均有,但以枕部最明显。α节律是成人和较大儿童清醒闭目时主要的正常脑电活动,小儿的α波及节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

②β波:频率14~30Hz,波幅约5~30/μV以额、颞和中央区较明显。在精神活动,情绪兴奋时增多。约有6%的正常人即使在精神安定和闭目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仍以β节律为主,称之为β型脑电图。

③θ波:频率4~7Hz,波幅20~40μV。

④δ波:频率0.5~3Hz,波幅10~20μV。常在额部出现。

θ波和δ波统称慢波,常见于正常婴儿至儿童期,以及成人的睡眠期。慢活动增多或出现局灶性慢波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

临床应用

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微弱生物电放大约100万倍后描记于纸上的生物电曲线图。正常人和某些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脑电图有所不同,因此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1、癫痫 有助于诊断癫痫,对于癫痫发作类型的诊断亦具有重要意义。[3][4]

2、精神性疾病 为了确诊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精神异常等,可做脑电图检查,排除包括癫痫在内的脑部其他疾患。

3、其他颅脑疾病 如脑外伤、感染、脑血管病及占位性病变等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有助于对肝昏迷等全身性疾病的诊断。但其表现常缺乏特征性,需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结论。[王晓梅, 宿英英. 重症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分级评价标准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7(5).] [5]

视频

2分钟神经科学-脑电图(EEG)

参考资料

  1. (日)大熊辉雄 著,周锦华 译. 临床脑电图学(第五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ISBN 7302090599. 
  2. 刘晓燕 编著. 临床脑电图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 ISBN 7117074353. 
  3. 吴逊, 李文慧. 国际抗癫痫联盟和名词委员会推荐的癫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 
  4. 刘晓燕; 黄珍妮; 秦炯. 不同类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33 (2): 73. 
  5. 王晓梅, 宿英英. 重症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分级评价标准研究.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