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腫
膿腫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組織或血管內所致。膿腫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該細菌產生的血漿凝固酶使滲出的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素,阻止病原菌的擴散。金黃色葡萄球菌還具有層粘連蛋白受體,因而可通過血管壁在遠處形成遷徙性膿腫。
早期膿腫,細菌產生毒素使局部組織壞死,繼而大量的中性粒細胞浸潤並崩解釋放蛋白水解酶使壞死組織液化並形成膿腔。經歷一段時間後,膿腫周圍可出現肉芽組織增生並包繞膿腫形成所謂「膿膜」,具有吸收膿液、限制炎症擴散的作用。[2]
表現和診斷
應該做哪些檢查
- 淺部:膿腫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及壓痛繼而出現波動感.
- 深部:膿腫為局部瀰漫性腫脹疼痛及壓痛波動不明顯試驗穿刺可抽出膿液也可作超聲波協診.
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分清膿腫的部位
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能導致膿毒血症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應該如何預防
該病主要由於細菌感染致使炎症組織壞死溶解形成膿腔本病關鍵:
- 一是預防.
- 二是早發現早診斷及時處理這樣往往可以避免病情惡化否則可能導致膿毒血症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原則
- 及時切開引流切口應選在波動明顯處並與皮紋平行切口應夠長並選擇低位以利引流深部膿腫應先行穿刺定位然後逐層切開。
- 術後及時更換數料。
- 全身應選用抗菌消炎藥物(頭孢唑啉鈉)治療傷口長期不愈者應查明原因。
治療方法
剖腹引流是經典的引流方法,進腹後經肝胃、胃結腸韌帶或結腸旁溝探查膿腫,儘量吸除膿液並清除壞死組織,置管引流,目前應用最多,但手術創傷大,術後需長期持續沖洗才能治癒且併發症較多。[3]
經皮穿刺置管引流是近年在微創手術的影響下,較為引人關注的方法,尤其對危重病人可避免手術打擊的風險,同時贏得再次手術的時間。在B 超的指引下,用粗細不均的穿刺管導入膿腫腔,抽吸膿液,並反覆沖洗引流。對有大量壞死組織的膿腫來說,效果不可靠,另外穿刺還易誤傷腸管。低位不經腹小切口引流主要針對Ⅲ型膿腫。病人取平臥位或患側抬高,經B 超定位,在腋中線或腋後線作4~6 cm 小切口,不經腹腔,直達膿腔,然後手指探查,適當擴大切口,清除膿液和壞死組織,反覆沖洗後置入多根引流管和沖洗管,此法不進入腹膜腔,感染不會擴散,消化道功能不受影響,引流位置最低,引流較徹底,但只適合Ⅲ型膿腫。F管引流是作者專為胰腺囊腫而設計的。本法需開腹,經胃前後壁達到膿腔,徹底清除壞組織並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膿腔後置入F 管,術後早期外引流,很快即緩解症狀,7~10 d 後改行內引流,即可恢復飲食,保留F 管2 個月後再拔管,如此可避免再次手術,並且療效確切。本法對與胃緊鄰的Ⅱ型膿腫療效可靠。
根據膿腫的形態、大小和位置,選擇合適的引流方法,可以縮短病程,減少病人痛苦。近年的以內鏡作內引流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只是用在單個膿腫或囊腫繼發感染的早期。一旦發展到Ⅲ型,應推薦以小切口不經腹方法引流,術中清創時注意胰尾和脾臟,若再結合內鏡清創可能效果更佳。只要引流在最低位,不必強求清除壞死組織的徹底。值得一提的是,具體採用何種方法,還應考慮手術醫師對上述方法的熟悉程度。[4]
生活護理
- 觀察、記錄疼痛的性質、程度、伴隨症狀,評估誘發因素,並告之病人。
- 咳嗽、深呼吸時用手按壓傷口。
-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來回移動所引起的疼痛。
- 嚴重時注意生命體徵的改變及疼痛的演變。
- 指導病人使用弛術、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如聽音樂、相聲或默默數數,以減輕病人對疼痛的感受性,減少止痛藥物的用量。
- 教給病人用藥知識,如藥物的主要作用、用法,用藥間隔時間,疼痛時及時用止痛藥效果最好。
- 肝膿腫的護理方法還包括在疼痛加重前,遵醫囑給予鎮痛藥,並觀察、記錄用藥後的效果。
- 加強心理護理,給予精神安慰.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