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臘是指干肉,柳宗元《捕蛇者說》提到"然得而臘之以為餌"。臘,陰曆十二月,臘肉為在臘月醃製的肉,因此臘(xī)肉與臘(là)肉不是同一種肉。

由於《簡化字總表》將"臘"和"臘"合併為"臘","臘"變成了多音字,臘(xī)肉(干肉)與臘(là)肉(臘月醃製的肉)都寫作"臘肉"。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臘

拼音; là,xī

繁體; 臘

部首; 月

字碼; U+814A

五筆; eajg

釋義; 干肉

出處; 《捕蛇者說》

基本解釋

臘(繁體:臘)(là/ㄌㄚˋ)

1 古代在農曆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

2 冬天(多在臘月)醃製後風乾或熏乾的肉:~肉。~魚。~味。

3 姓。

臘(xī/ ㄒㄧˉ)1. 干肉:"噬~肉,遇毒。"2. 晾乾:"然得而~之以為餌。"3. 皮膚皴皺。

釋義一

(臘)

xī 形聲。字從肉,從昔,昔亦聲。"昔"意為"往日的"、"舊時的"。"肉"與"昔"聯合起來表示"陳舊的肉"。本義:陳肉。干肉。

⑴ ㄒㄧˉ

⑵ 干肉:"噬~肉,遇毒。"

⑶ 晾乾:"然得而~之以為餌。"

⑷ 皮膚皴皺。

⑸ 鄭碼:QEK,U:814A,GBK:C0B0

⑹ 筆畫數:12,部首:月,筆順編號:351112212511

詳細註解

[動]

⑴ 曬乾;製成干肉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⑵ 又如:臘田(乾枯的田)

⑶ 另見là

臘(xī,音希)

①干肉。引申為乾燥、枯槁。《靈樞·寒熱病》:"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又"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

②肌肉、肌膚。《靈樞·刺節真邪》:"舌焦唇槁,臘干嗌燥。"

釋義二

臘、臈là

[動]

⑴ (形聲。從肉,巤(liè)聲。本義:年終祭祀) 祭名。古代陰曆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冬至後第三個戌日祭祀眾神

英文釋義 :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

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說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曰臘。--蔡邕《獨斷》

臘先祖五祀。--《禮記·月令》

虞不臘矣。--《左傳·僖公五年》

⑵ 又如:臘日(古時臘祭之日。農曆十二月初八);臘祭(古時歲終祭祀);臘會(古代臘祭時的集會);臘鼻(本為劣等鷂鷹,喻指無能之人)

詞性變化

釋義三

臘là

[名]

⑴ 農曆十二月 [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晏殊《蝶戀花》

⑵ 又如:臘盡春初;臘八會(佛家於臘八開的誦經法會);臘底(年底,農曆十二月底)。泛指冬月,尚與"伏"相對。

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漢·楊惲《報孫會宗書》

⑶ 又如:臘梨(亦作"刺梨"、"瘌痢"。禿子,生禿瘡的人)

⑷ 佛教戒律規定比丘受戒後每年夏季(兩期)三個月安居一處,修習教義,完畢,稱一臘 [la]。如:戒臘;夏臘;法臘。

⑸ 人出生後七天 [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

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人之初死,以七日為忌。--《玉笑零音》

⑹ 冬季醃製、煙熏而成的食品 [salted and dried]。如:臘肉;臘雞

⑺ 另見xī

釋義四

臘[là]

姓氏

常用詞組

臘八,臘八兒

làbā,làbār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有在這一天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豆

làbādòu

[Laba beans;beans in the gruel] 用於製作臘八粥的各種豆類,如赤豆、綠豆、豇豆

臘八粥

làbāzhōu

[rice porridg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在臘月初八用米、豆、棗、栗、蓮子等煮成的粥。佛教稱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八。是日,各大寺院用果子雜拌煮粥,分食眾僧,因有此稱。民間亦相沿成俗

臘腸làcháng

[Chinese sausage] 用剁碎的肉灌在豬腸子中在煙上熏制而成

臘梅làméi

一種灌木(Chimonanthus praecox),為其芳香的黃花而栽培,先花後葉

臘肉làròu

[bacon;cured meat] 經過鹽醃曬乾或浸泡醃製,再加煙熏的肉

臘月làyuè

[the 12th lunar month; the 12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農曆十二月

寒冬臘月

基本詞義

xī 臘

臘,脯也。--《廣雅·釋器》

噬臘肉。--《曷·噬》

魚臘。--《穆天子傳》。

注:"乾魚。"

無臘與膚。--《儀禮·有司徹》。

注:"臘為庶羞。"

布千匹,臘五百斤。--《晉書·謝安傳》

⑵ 又如:臘肉(干肉);臘人(古官名。掌干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乾肉也。從殘肉,日以晞之。《周禮·天官》臘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臘。《注》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鍛修。臘,小物全乾者。《易·噬嗑》六三噬臘肉。《疏》臘,是堅剛之肉也。

又久也。《禮·郊特牲·猶明淸與盞酒於舊澤之酒也注》為其味厚腊毒也。《釋文》臘,音昔。隱義雲:臘,久也。久酒有毒。《前漢·五行志》味厚者腊毒。《注》臘,久也。味厚者為毒久也。

又極也。《鄭語》毒之酋臘者,其殺也滋速。《注》臘,極也。

又亟也。《周語》厚味實腊毒。《注》臘,亟也。

又措也。《釋名》齊人云搏臘,搏臘猶把作,麤貌也。荊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禮·天官·獸人》凡獸入於臘人。

又體皴也。《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臘。《注》治體皴。臘音昔。

(臘)《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合切《正韻》落合切,$音蠟。《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注》此周禮所謂蜡祭也。《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注》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陰。《注》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蠟,漢曰臘。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

又鄭䣥月令注:臘卽周禮所謂蠟。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為一,非。

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為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

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為天臘,五月五日為地臘,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為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為王侯臘。

又《博雅》臘,索也。

又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注》臘,謂兩刃。《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方言集匯

◎ 贛語:læp5 倒冬臘月

◎ 客家話:[寶安腔] sit7 | lap8 [海陸腔] sit7 lap8 [梅縣腔] sit7 [台灣四縣腔] sit7 lap8 [客英字典] sit7 [客語拼音字彙] lab6

◎ 粵語:laap6 sik1

◎ 潮州話:lah8[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