膕動脈瘤
膕動脈瘤 |
英文名稱 :popliteal arterial aneurysm 就診科室 :外科 發病部位 :下肢 常見病因 :內膜潰瘍、管壁局部營養障礙變性、脆弱、創傷、感染、壓迫 脈中膜退行性變性、結節性動脈炎等 脈搏減弱或消失、間歇性跛行 靜息痛、潰瘍形成、壞疽、小腿水腫等 |
膕動脈瘤是周圍血管動脈瘤中比較常見的動脈瘤之一,由膕動脈擴張後形成。常雙側發病,且多同時合併其他動脈瘤。由於動脈瘤內常合併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引起遠端動脈栓塞,因此會導致肢體缺血。
常見症狀 膕窩部搏動性腫塊、肢體發涼、麻木、脈搏減弱或消失、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潰瘍形成、壞疽、小腿水腫等
[1]
目錄
病因
動脈硬化
內膜潰瘍、管壁局部營養障礙、變性、脆弱而形成動脈瘤。
創傷
創傷性膕動脈瘤多為假性動脈瘤,可因膝關節附近骨折或彈片等貫穿傷引起,或膝關節受外力作用造成膕動脈鈍性損傷所致。此外,醫源性創傷亦逐漸增多,如有應用關節鏡進行半月板切除術造成膕動脈瘤的報道,這些因素均造成膕動脈管壁損傷、薄弱而形成動脈瘤。創傷性動脈瘤多為年輕患者。
運動
膝關節的不斷屈伸運動,也易使血管擴張而形成動脈瘤。膕動脈穿行於內收肌管及膝後部膕窩韌帶間,可以造成膕動脈局部外壓性狹窄,其狹窄部的遠端可形成動脈瘤。
感染
包括內源性感染(如敗血症或感染灶的直接波及等)和外源性感染,可造成動脈壁的薄弱和壞死,最終形成動脈瘤。
膕動脈壓迫綜合徵
多發生於青年人,由於膕窩的異常肌肉、纖維束帶等壓迫膕動脈而引起,因反覆慢性損傷膕動脈,可造成膕動脈退行性變性,並在壓迫部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和動脈狹窄、血栓形成或內膜增生,而使近端膕動脈壓力增高,導致狹窄後動脈擴張成瘤。
其他原因
其他如動脈中膜退行性變性、結節性動脈炎、貝赫切特綜合徵等均可引起膕動脈瘤,但較少見。 [2]
臨床表現
膕窩部搏動性腫塊
近半數病人能察覺腫塊。腫塊可呈搏動性,也可因瘤內充滿血栓而無搏動。
足部及小腿缺血
足部及小腿缺血是膕動脈瘤最常見的症狀。可有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潰瘍形成以及壞疽。肢體缺血的原因是瘤體內有血栓形成。附壁血栓不斷增厚,可使瘤體完全阻塞;膕動脈的遠側分支內還可有繼發性血栓形成;由於膝關節的活動,使附壁血栓脫落,引起動脈遠端反覆發作的栓塞。
壓迫鄰近組織
膕動脈原與膕靜脈及脛神經緊密相鄰,當動脈瘤增大後,首先壓迫膕靜脈,引起回流障礙,小腿水腫,甚至在靜脈內產生血栓。瘤體進一步增大後,可壓迫脛神經,引起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
破裂出血
很少見。 [3]
檢查
膝關節正側位片
可見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影或鈣化;
B超檢查
了解附壁血栓和瘤腔內及遠近端血流情況;
動脈造影
了解膕動脈瘤的直徑、血流情況,特別是下肢動脈整體的條件,但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動脈瘤的全貌;
CTA
可明確動脈瘤的大小、附壁血栓、下肢動脈血管情況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同時還可明確是否合併對側或其他部位是否合併動脈瘤。 [4]
診斷
治療
因為膕動脈瘤可發生危及肢體的缺血和破裂等嚴重併發症,因而大多數學者認為所有膕動脈瘤患者,只要無手術禁忌證,均應積極手術治療,手術原則上行膕動脈瘤切除、膕動脈血管重建術,但也有人認為直徑<2cm的無症狀高危手術患者亦可採取保守治療。
1.完全切除動脈瘤,膕動脈對端吻合或自體靜脈移植術,適用於瘤體較小的病例。
2.動脈瘤切除,自體靜脈或人工血旁路移植術。
3.動脈瘤曠置術,結紮動脈瘤近心端和遠心端,再行大隱靜脈或人工血管間置術或旁路移植術,適用於瘤體與膕靜脈粘連嚴重的病例。
4.部分切除瘤壁,縫扎瘤內動脈分支開口,於瘤腔內血管重建,最後用瘤壁包裹保護血管,適用於瘤體較大,且與周圍結構粘連嚴重的病例。
5.介入治療,術前輔助溶栓治療可以改善缺血、去除血栓、改善流出道條件,能明確降低截肢率和增加手術後遠期通暢率。因膕動脈跨越膝關節,如不能解除壓迫,放置覆膜支架修復膕動脈瘤應慎重,尤其是對於年輕患者。 [6]
參考來源
- 李軍,黃流清. 膕動脈瘤壓迫致脛神經損害1例報告. 2005
- 舒暢,楊晨紫,李全明,黎明等. 膕動脈瘤的外科治療. 《 中國普通外科雜誌 》 , 2011
- 王正周. 大隱靜脈移植治療膕動脈瘤一例. 《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誌 》 , 1998
- 郭寶磊,符偉國,郭大喬等. 膕動脈瘤患者腔內修復的臨床分析. 《 中華醫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 》 , 2016
- 孫春亮. 膕動脈瘤三例報告. 《 CNKI;WanFang 》 , 2012
文獻來源
- ↑ 膕動脈瘤39健康網
- ↑ 膕動脈瘤是怎麼回事?39健康網
- ↑ 膕動脈瘤有哪些症狀?39健康網
- ↑ 膕動脈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 ↑ 膕動脈瘤怎麼診斷家庭醫生在線
- ↑ 膕動脈瘤怎樣治療?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