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腹橫肌

腹橫肌:腹壁最內層的闊肌。大部分被腹內斜肌所遮蓋,最上部的肌纖維被腹直肌所遮蓋,為腹部闊肌中最深和最薄者。起點廣闊,自上而下起自第7~12肋軟骨內面(與膈肌肌齒相互交錯)、胸腰筋膜前層、髂嵴前部、腹股溝韌帶外側1/3。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腹橫肌
  • 外文名: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 位置腹部諸肌的最內層
  • 肌纖維方向:垂直走向
  • 起始位置:腰椎橫突和肋弓內側面
  • 結束位置:腹白線
  • 作用:構成腹腔壁以保護腹腔臟器

解剖結構與功能

肌纖維向內橫行移行於腱膜止於腹白線,參與腹直肌鞘後層及腹白線的構成。

有維持和增加腹壓,協助咳嗽,排便分娩等生理功能,在體育運動中,腹肌還參與完成憋氣動作。該肌受下6對胸神經和第1腰神經前支、髂腹股溝神經和髂腹下神經支配。腹部外傷多影響此肌。

臨床技術研究

1、支配前腹壁的神經走行於側腹壁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的神經筋膜層,於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的筋膜層注射局麻藥,可以阻滯前腹壁神經,產生良好的腹壁區域鎮痛。此阻滯方法稱為腹橫肌阻滯。

2、優勢:腹橫肌阻滯法在超聲引導下進行操作,即將超聲探頭置於側腹壁,成像後進針直至腹橫肌平面。超聲引導下穿刺使操作可視化,可動態監測穿刺針進針方向,顯示血管位置和觀察到藥物擴散,避免了出現血管內注藥,保證了局麻藥準確地注入腹橫肌平面,提高了阻滯成功率,縮短了操作時間與阻滯起效時間,提高了阻滯成功率和保證了安全性,並且減少了各種併發症。TAB阻滯用藥應遵循局麻藥使用原則,即低濃度、大容量進行腹橫肌阻滯。

3、近年來,國內TAB技術逐漸推廣應用於多種手術,如子宮切除術、剖宮產術、腹部手術、腹腔鏡手術及術後鎮痛等。在超聲引導下行TAB,提高了阻滯成功率,縮短了操作時間與阻滯起效時間,並可最大程度地減少併發症發生,因而呈現出其超越硬膜外鎮痛的優勢。

4、併發症:有報道腹橫肌阻滯2%患者會發生腹腔內注射、腸內血腫、脾挫傷、腎挫傷、短暫股神經阻滯,如進針太快還有損傷大血管的可能性。因此建議,TAB穿刺時選擇合適的粗鈍的穿刺針,減少局麻藥的濃度及用量,以降低股神經阻滯發生率。每次注藥前要回抽,防止血管內注射,最大程度的減少併發症發生。

5、未來發展:超聲引導下的TAB阻滯作為一種新的影像與神經阻滯結合的新技術,已有研究證明該方法能有效減輕腹部手術患者的術中及術後疼痛,而且定位準確,安全性較高,可廣泛應用於臨床。但由於該項技術的臨床應用尚處於初期階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還需要大量臨床病例驗證。

鍛煉

1、而腹橫肌是維持脊柱穩定的重要的深層肌肉之一,且容易被觸診。腹橫肌橫向纖維在腹部脊柱周圍直接形成了一條較寬廣的「保護帶」,cresswel認為,腹橫肌的力學作用就是通過調整腹內壓來維持脊柱穩定性,或者脊柱通過胸腰筋膜傳遞力的作用。當然,腹橫肌還有其他功能,如協助呼吸、控制脊柱運動。

2、人體的大多數運動都是多關節、多肌群參與的全身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腹橫肌所在的核心區域是四肢及頭部的運動樞紐。核心區域平衡穩定性直接影響身體遠端肢體的運動。核心力量是同上下肢力量並存,在人們日常運動健身、生活、工作時不可缺少的力量能力,因而,加強核心力量訓練及評估對於有效完成運動、日常生活工作動作、預防損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慣性槓鈴與普通槓鈴訓練相比,慣性槓鈴對於腹橫肌活性具有更大的增強作用,從而間接證明其對於核心力量訓練具有較好的效果。[1]

參考文獻

  1. 腹橫肌鍛煉方法」,百度, 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