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膏劑

來自網絡的圖片

膏劑(paste),將藥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濃縮而成的膏狀劑型。

目錄

基本信息

有內服和外用兩種。

內服膏劑

有流浸膏、浸膏、煎膏3種。

①流浸膏。是用適當溶媒浸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後,將浸出液中一部分溶媒用低溫蒸發除去,形成濃度較高的浸出液。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少,溶媒副作用小的特點,如益母草流浸膏。

②浸膏。用溶媒將藥材中有效成分浸出後,低溫將溶媒全部蒸發掉,形成半固體或固體膏狀。具有濃度高,體積小,劑量少的特點。

用溶媒將藥材的有效成分浸出後,加低溫將溶媒全部蒸發而成的粉狀或膏狀製劑。浸膏的濃度高、體積小,按乾燥程度又分為稠浸膏和干浸膏兩種。稠浸膏為半固體狀製品,多供製片劑或丸劑用,如毛冬青浸膏等;干浸膏為乾燥粉狀製品,可直接沖服或裝入膠囊服用,如紫珠草浸膏、龍膽草浸膏等。浸膏應裝在密閉容器中,避光貯存於陰涼處。

③煎膏。又稱膏滋,將藥物反覆煎煮到一定程度後,去渣取汁,再濃縮、加入蜂蜜、冰糖或砂糖煎熬成膏。體積小,沖服方便,且有滋補作用,適用於久病體虛者,如參芪膏。

外用膏劑; 分為軟膏劑和硬膏劑:

①軟膏劑又稱藥膏 ,用適當的藥物和基質均勻混合製成,容易塗於皮膚、粘膜的半固體外用製劑。

由藥物和基質混合製成,塗在皮膚、黏膜或創面的外用半固體製劑。又稱藥膏。軟膏可使藥物在局部被緩慢吸收而持久發揮療效,或起保護、滑潤皮膚的作用,如三黃軟膏、穿心蓮軟膏等。軟膏應貯存在錫管內,或棕色廣口瓶、磁罐等密封容器中,放在陰涼乾燥處。

②硬膏劑又稱膏藥,用植物油與黃丹或鉛粉等經高溫煉製成的鉛硬膏為基質,並含有藥物或中藥材提取物的外用製劑。

將藥物溶解或混合於黏性基質中,預先塗在裱背材料上,供貼敷於皮膚之用的外用製劑。又稱膏藥,古稱薄貼。在常溫時為堅韌固體,用前預熱軟化,再粘貼在皮膚上,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治療作用。硬膏外治可消腫、拔毒、去腐生肌等。通過外貼還能起到內治作用,可驅風寒,和氣血,消痰痞,通經絡,祛風濕,治跌打損傷等,如狗皮膏、萬應膏、止痛膏等。有些硬膏貼敷在穴位上則兼有針灸穴位的某些療效,如咳喘膏、複方百部膏。硬膏用法簡單,攜帶貯存方便。但療效緩慢,黏度失宜時易污染衣物。

處方案例

內服膏劑:益母草膏

處方:益母草125g 糖100g

製法:將益母草洗淨切成小段,加水煎二次,第一次煮沸後1小時,第二次煮沸後30分鐘。用紗布過濾,擠壓殘渣余液,濾液合併濃縮,並時時撈去泡沫,濃縮至比重為1.21-1.25(80-85℃熱測)的"清膏"(按每100g清膏加紅糖200g 計算)進行收膏,另外將糖置蒸發皿中,用文火炒至糖全部熔化呈深色,剛開始冒青煙和泛泡時(或加一倍量水及少量酒石酸,直火熬煉並不斷攪拌至微紅色)停止加熱,並慢慢加入"清膏"藥液,不斷攪拌均勻。繼續加熱到取少許成細絲即可。

用途:活血調經。用於閉經、痛經等。

用法:日服二次,每次9-10克。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醫書記錄

用水或植物油將藥物煎熬濃縮而成的膏狀製劑。又稱膏方。早在《內經》中已有關於製作和應用膏劑的論述。晉代《肘後方》中有將膏劑由皮膚外敷發展到五官科外塞和內服治病的記載。唐宋以來,膏劑的應用更為廣泛。清代的《理瀹駢文》是有代表性的膏劑專著,書中對膏劑的治病機理、配製工藝、應用方法和治療經驗均有詳細的論述,對後世有較大影響。[1]

參考文獻

  1. 膏劑,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