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膜莢黃芪

中文名稱:膜莢黃芪

別稱:膜莢黃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科:豆科

屬:黃耆屬

膜莢黃芪是一種中藥,具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等作用,藥用價值極高,在我國有大面積的種植和培養。

目錄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目:豆亞目

藥用部位:以植物的根入藥

藥效分類:補益藥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深長而粗壯,棒狀,稍帶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光滑或多少被白色柔毛。

單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長0.5-1厘米;小葉6-13對,小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30毫米,寬3-12毫米,先端鈍圓或微凹,具短尖頭或不明顯,基部圓形,全緣,上面光滑或疏被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長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卵形,離生,長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無毛。

總狀花序腋生,具花10-25朵,排列疏鬆;苞片線狀披針形,背面被白色柔毛;小花梗被黑色硬毛,長3-4毫米;花萼鐘形,長5-7毫米,萼齒5,短,被黑色短毛或僅在萼齒邊緣被有黑色柔毛,三角形至鑽形;花冠淡黃色或黃色,蝶形,長約16毫米,旗瓣長圓狀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較旗瓣較短,長圓形,基部有短耳,瓣柄較瓣片長約1.5倍,龍骨瓣與翼瓣近等長,基部長柄狀;雄蕊10,2體;子房被疏柔毛,子房柄長,花柱無毛。

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3厘米,寬0.8-1.2厘米,先端尖刺狀,兩面被黑色或白色短毛。種子3-8粒,黑色、腎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1]

生態環境

生於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東北、華北及西北;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蘇聯有分布。

蒙古黃芪與膜莢黃芪的區別

形態特徵上的區別

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是我國主要栽培種,蒙古黃芪是膜莢黃芪的變種。

1、蒙古黃芪, 小葉較多,下面密生短絨毛: 托葉披針形:花黃色至淡黃色;子房及莢果均光滑無毛;

2、膜莢黃芪,小葉較少,下面伏生白色柔毛;托葉卵形至批針狀線形;花梢帶淡紫色;子房和莢果均被柔毛。

根部區別

1、膜莢黃芪,主根深長,條直粗壯,少有分支。

2、蒙古黃芪,主根長而粗壯,根條順直。

產地分布

蒙古黃芪主要分布於我國內蒙古、山西、河北、吉林等省區,目前,野生資源以近枯竭,很少能找到成片的野生黃芪,藥農習慣稱其為「軟苗黃民」。栽培的以蒙古黃芪質量最好,行銷全國並大量出口。

栽培的膜莢黃芪主要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藥農習慣稱其為「硬苗黃芪」。黃芪由於產地不同,又有許多不同的名字,產於山西恆山(我國「黃芪之鄉"),條短質柔而富有粉性,稱綿黃芪或綿芪,是有名的地道藥材;產於山西渾源地區,稱為西黃芪或西芪,又稱「渾源芪",也是黃芪中的佳品;產於黑龍江(寧古塔芪、卜奎芪)吉林、內蒙古,稱北黃芪或北芪,皮鬆肉緊味甘香,品質也很好,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2]

藥用價值

一般黃芪入藥有膜莢黃芪、綿黃芪兩種,以根皮色區分有白皮芪、紅皮芪和黑皮芪,與土色有關。功效基本相同。

【中文名稱】膜莢黃芪

【漢語拼音】 Mojiahuangqi

【別 稱】 膜莢黃耆

【拉丁學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生境分布】 生長於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也見於河邊砂質地或平地草原。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河北等地。 藥材主產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等地。

【藥用部位】 以根入藥。中藥名: 黃耆。

【採收加工】 春夏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或斜切厚片,乾燥。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黃耆苷Ⅰ,Ⅱ,III,IV,V,VI,VII,VIII,大豆皂苷等成分。

【藥理作用】 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機體代謝的影響,對造血功能的影響,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抗病毒作用,抗癌作用。

【性味功能】 甘,溫。生用: 益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炙用: 補中益氣。

【主治用法】

生用: 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浮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炙用: 氣虛乏力,食少便溏。內服: 煎湯,用量9-30克;或入膏,散,丸劑。實證及陰虛陽盛者忌服。

【應用舉例】

1. 自汗: 防風,黃耆各一兩,白朮二兩。上每服三錢,水一鍾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

2. 治消渴: 黃耆三兩,茯神三兩,栝樓三兩,甘草(炙)三兩,麥門冬(去心)三兩,干地黃五兩。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忌蕪荑,酢物,海藻,菘菜。日進一劑,服十劑。(千金方)

3. 治癰疽膿泄後,潰爛不能收口: 黃耆三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五味一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牡蠣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四聖心源)[3]

參考資料

  1. 膜莢黃芪是鐵芪嗎?膜莢黃芪那個科,花卉盆景網,2016年12月23日
  2. 蒙古黃芪與膜莢黃芪有什麼不同?,賺錢藥材網,2019-07-04
  3. 膜莢黃芪是鐵芪嗎?膜莢黃芪那個科,花卉盆景網,201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