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臧伯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臧伯平(1913年6月-2005年10月4日),男,漢族,又名臧樹棠,河北唐縣人。北平民國大學畢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天津大學校長[1],南開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教育部副部長[2]。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原天津大學校長,南開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教育部副部長

別 名 ---- 臧樹棠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河北唐縣

出生日期----1913年6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晉察冀四專署專員、察哈爾省五專署專員兼軍分區後勤司令員

畢業院校----北平民國大學

逝世日期----2005年

目錄

1人物簡介 2人生經歷 3個人貢獻 4人物事跡 5個人作品 6人物逝世

人物簡介

臧伯平,男(1913-2005),漢族,又名臧樹棠,直隸(今河北)唐縣人。北平民國大學畢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唐縣縣委書記,建屏縣、靈壽縣縣長,晉察冀四專署專員,察哈爾省五專署專員兼軍分區後勤司令員。建國後,歷任石家莊市市長[3],河北省建工局局長,第二機械工業部局長,北京航空學院黨委第二書記,,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教育部副部長,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成人教育協會會長。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人生經歷

臧伯平早年就學於保定第二師範、北京民國 大學國文系。

1929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並加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為 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7年8月曆任唐縣縣委書記、1941年在河北省建屏縣、靈壽縣任縣長、1943年任 晉察冀邊區第四 專員公署專員、第十一專員公署專員、地委常委。

1947年11月起任石家莊市 建設局局長、市政府秘書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 石家莊市副市長、市長。1952年任河北省建設廳廳長、1954年任中央第二 機械工業部七局局長、1958年任 北京航空學院黨委第二書記,1964年調任南開大學 副校長、黨委書記。

「文革」期間遭到迫害,1973年底恢復工作,1977年任天津大學校長,1978年任南開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

1979年6月任 教育部副部長,並連續兩屆擔任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 退居二線,1995年8月離職休養。

2005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個人貢獻

臧伯平是位革命家。他的革命生涯,頗有點傳奇色彩。他從16歲起投身革命,幾十年風風雨雨,歷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倖免於難。革命的大熔爐鍛煉和培養了他堅定的 共產主義信念和 無產階級立場。不管是在敵人的法庭上,還是在國民黨的監獄裡,不管是在順利時,還是在逆境中,不管是在殘酷的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總是始終如一地、創造性地、忘我地工作着。他組織性強,服從安排,能上能下,毫無怨言;他謙虛謹慎,團結同志,平易近人,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臧伯平從一個年輕幼稚的愛國學生,成長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的成長道路值得 當代青年學生仿效。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前途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的事業。他經常深入基層, 密切聯繫群眾,與人民打成一片。他刻苦鑽研革命理論,甚至在敵人的監獄中也不放過學習的機會。他為 南開大學的建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做出了很大貢獻。在 十年動亂中,他受到無理的批判鬥爭,身心受到很大摧殘,致使左眼失明,肋骨被打斷三根,但他始終堅信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的領導,對 毛澤東始終懷有崇高的敬意。他擁護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對黨和國家充滿着希望。1982年、1988年他連續兩屆擔任全國政協委員,通過 參政議政,發揮着重要作用。

臧伯平長期擔任高等學校黨政領導工作,努力貫徹黨的 教育方針,潛心研究高等教育理論,熟悉高校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管理經驗。工作作風紮實,密切聯繫群眾,關心師生職工生活,強調教師教書育人和師生 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擔任 教育部副部長期間,為推進全國職工教育、 民族教育,以及建立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作出了貢獻。

人物事跡

保定「二師學潮」中被捕

臧伯平出身農家,自16歲時便走上革命道路。鍛煉他的第一個革命熔爐,即是保定「二師學潮」。

「二師學潮」即保定第二師範學校的護校鬥爭,這是 20 世紀 30 年代初北方影響很大的一個革命事件,梁斌小說《紅旗譜》主要就是寫的這個事件。當年臧伯平是該校的一名學生,參加了這場鬥爭,並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

當時的情況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向我國東三省大舉進攻,國民黨政府卻執行「攘外必先安內」「全力剿共」的反動政策。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保定第二師範的學生在中共保屬特委的領導下,積極進行抗日宣傳,反對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

當時臧伯平不僅是一名學生,同時是二師的黨支部委員、團支部書記,成為「二師學潮」的積極分子和帶頭人。平時他的工作是主編公開刊物《曙前》,而在地下,卻是黨的秘密刊物《破曉》的主編,為這個刊物,他冒着生命危險,費盡了心血。臧伯平帶領大家團結戰鬥,並通過合法的鬥爭驅逐了兩個反動校長——秦萬瑞和張陳卿。這樣,到1932年春,全校有黨員、團員和反帝大同盟、左聯等組織 200 多人,占學生總數的50%以上,成為保定地區革命運動領導中心。

保定國民黨反動當局為了瓦解二師的革命力量,企圖把二師黨員一網打盡,查封了二師,令學校在4月份放假,6月份登報開除了 50 多名學生,勒令 30多名學生休學。

中共保屬特委根據省委指示,決定開展護校鬥爭,幾天之內,放假回家的臧伯平等 50 多名學生應召返回學校成立了護校委員會,臧伯平擔任護校委員會委員、宣傳部副部長和糾察隊隊長。6月22日,反動軍警包圍了二師,斷水斷糧;7月6日,全副武裝的軍警對愛國學生開始了血腥大屠殺。護校學生當場犧牲8名,重傷4名,臧伯平等50名學生被捕。

被捕後,臧伯平受盡了敵人的折磨拷打,但他堅貞不屈,並與其他學生黨員建立了獄中黨支部,在獄中堅持鬥爭。1935 年 5 月 12 日,臧伯平和其他 6名二師學生刑滿釋放。

新中國成立後,臧伯平曾出版了以「二師學潮」為題材的回憶錄《七月風暴》和《足跡》、長篇小說《破曉風雲》、詩集《步塵小集》等。

抗戰中出生入死戰倭寇

八年的全面抗戰,河北是重災區,但冀中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同日寇進行了殊死的鬥爭。而臧伯平在這八年全面抗戰中,都是在河北的地、縣委主要領導崗位上做抗戰的領導工作——1937 年 8 月起任唐縣縣委書記,1941年起任建屏縣縣長、靈壽縣長,1943 年起任晉察冀邊區第四專員公署專員,第十一專員公署專員、地委常委。由此可見他擔負的任務之重。

艱苦的抗戰歲月,臧伯平接受了嚴峻的考驗;軍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殊死鬥爭,使他終生銘記。臧伯平生前,曾多次接受記者、作家的採訪,只要提起抗戰歲月,臧伯平老人都激情難耐。

抗戰最困難的時期是 1941 年至1942 年,這兩年,是日寇對軍民「掃蕩」最殘酷的時候,當時臧伯平正擔任建屏縣(後併入平山縣)縣長和靈壽縣縣長。縣長之職除組織村民搶收搶種,保護民眾的生產生活,還要時時指揮村民堅壁青野,開展敵後對敵鬥爭。當年,孫毅將軍擔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兼任抗日大學二分校校長,抗大二分校就設在靈壽縣的陳莊一帶,從此臧伯平與孫毅將軍結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那時,抗戰中的縣級政府不但工作生活的環境太殘酷,而且日寇對中共領導的縣政府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心想摧毀。孫毅將軍對這種情況了如指掌,就派人通知臧伯平,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爭,讓縣裡領導的隊伍和抗大學員一起行動。由於孫毅將軍領導的部隊有電台,隨時可以和聶榮臻司令員聯繫,孫毅將軍也就隨時可以向臧伯平通報日寇的動向,所以臧伯平在鬥爭中心裡有了底。那兩年,縣裡領導的抗日隊伍多次參加反「掃蕩」戰鬥,都沒有受到特大損失,這與孫毅將軍的領導是分不開的。

臧伯平一生中,無論擔任何種領導職務,都堅持親民愛民,深入群眾,關心民瘼,和群眾打成一片,這也得益於抗戰時困難時期的歷練。當年,不僅戰爭環境殘酷,時時面臨生死考驗,而且生活上也相當艱難,經常處於飢餓狀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的軍隊受到老百姓的保護,那種血肉相連、血溶於水的軍民關係、黨群關係,晚年時的臧伯平常常提及。

兩度出任南開大學黨委書記

臧伯平一生的革命生涯職務多變,最後的落腳點是教育,曾兩度出任南開大學黨委書記。

1964年,臧伯平從北京航空學院黨委第二書記任上,調任南開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當年,雖然學校開始參加一些政治運動和批判活動,如組織師生下鄉參加「四清」運動,開始批判《北國江南》《早春二月》《逆風千里》《不夜城》等所謂「毒草影片」,但總體說,教學工作還算正常。

當時,筆者已是南開大學中文系四年級學生,幾次開大會聽過臧伯平書記講話,師生們都心服口服,認為臧書記對高校工作非常熟悉,有豐富的辦學管理經驗,所以他強調高校教書育人和抓緊師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理念,師生都欣然領悟。記得有一次,他在主樓小禮堂專門給中文系的師生作報告,師生們都知道他是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破曉風雲》,所以早早地齊聚小禮堂。因為在中文系師生心目中,「作家」的分量比「書記」的分量還要重。那次他主要講思想政治教育。正講着,有個同學遞上個條子,請他講講小說《破曉風雲》的創作,只見他看了一下條子說:「不說那些了,還是講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吧!……」他雖對「二師學潮」隻字未提,但從他的表情看,那場血與火的鬥爭,他必定是刻骨銘心的。

十年動亂中,臧伯平被打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慘遭批鬥,他的小說《破曉風雲》被誣為「大毒草」,被斗時還將這本書掛在他的脖子上,他的肋骨被打斷三根。他被強迫勞動,有時在校園拔草,因他身材較胖,蹲下拔草成為一種折磨。有一次讓他勞動時篩白灰,有人將白灰拋到他的臉上,致使他的左眼幾近失明……如此這般,他的身心受到極大摧殘。至1973年底,他恢復工作。粉粹「四人幫」後的第二年——1977 年,出任天津大學校長。1978 年,又回南開大學擔任黨委書記兼校長。進入新時期的南開大學,在臧伯平領導下,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新階段。

個人作品

臧伯平是一位作家。早年,他在民國 大學國文系學習時,對文學發生了興趣。長期的革命生涯,深厚的文學功底,使他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寫作能力。他在工作中經常作報告、 寫總結、講 黨課、發表文章。他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 破曉》、詩集《步塵小集》、回憶錄 《七月風暴》和 《足痕》等作品。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真實寫照。

人物逝世

原教育部副部長臧伯平同志(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於2005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臧伯平病重期間及逝世後,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賀國強、王剛、李鵬、李嵐清、薄一波、何勇、華建敏、陳至立等,分別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