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自拍

中文名 自拍

外文名 Self-timer

首名自拍者 罗伯特·科尼利厄斯

自拍普及时间 1900年2月

拍摄工具 数码相机手机

自拍,(Self-timer),即自行设定拍照时间。这个功能主要是给用户,在单独使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拍摄工具时,想拍摄自己的影像所使用的。

目录

自拍历史

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在1839年就出现了,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只不过那时候照相机并未普及,普通人还没办法玩自拍。直到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了廉价的“盒子布朗尼”相机,照相机才在普通人中间普及。

2013年11月Mashable网站发布了一些精选的古董自拍照,对现代人来说,自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但对20世纪早期的自拍先锋们来说,这无异于一种革命性的创新。这些古董自拍照中包括一张英国女子用柯达“盒子布朗尼”相机所拍的照片,她穿着格子连衣裙,对着镜子拍下了这张自拍照。照片摄于1900年,也就是柯达公司推出“盒子布朗尼”相机的同一年,这款相机给摄影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它之前,摄影只属于少数人的专利,在它之后,普通人也能玩摄影了,因此有不少自拍照流传至今。

令现代人都要感到惊奇的佳作,比如1966年特里·芬彻在跳伞前拍摄的自拍照。此外,还有一名20世纪30年代的女子拿着奖杯的自拍照,以及1938年一名穿着花呢西服的绅士拍摄的特写自拍。

现代的自拍潮起源于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革命,古董自拍照片的出现也同样是科技创新的结果。照相机和现代摄影始于1790年,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制造出了照相机的基本模型,到了1826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涅浦斯将其发展成了跟现代的照相机相似的设备。

1838年,人类首次将自己的影像投放到胶卷之上,不久之后,世界上第一张自拍照也出现了——1839年,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拍摄了第一张自拍照。但自拍照并未从此普及,普通人能拍自拍照还得等到1900年2月柯达“盒子布朗尼”相机的问世。这款相机售价仅为1美元,外壳由硬纸板制成,使用117毫米胶卷,这款相机一经推出就受到热捧,卖出的相机数以百万计。它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向全世界推广了快照技术,而1900年英国女子用它拍摄的自拍照也证明,它还令自拍照成为了一种潮流。

拍摄步骤

用户把各种参数设定后,预设自己将会在照片上的位置,然后按下快门。这个时候数码相机开始倒数,倒数时间由用户设定(2秒或者10秒),这个时候,用户也在数码相机面前摆下姿势,倒数完毕,相机快门自动释放,把图片摄入。这就是自拍的全过程。

拍摄技巧

由于是自拍,所以先要给相机一个支撑,如果有三脚架可以使用三脚架。如果没有可以考虑用桌子,柜子以及窗台等物体充当支撑物。这样以保证画面稳定,提高清晰度。由于是自拍,所以必须在拍摄前就确定好构图。可以考虑在背景和地面上做记号。以确定自己站立的地方。不过多拍几张试验一下确实是最简单的办法。

年度风云词

英国牛津字典19日选出年度风云字:“Selfie”(自拍)。自拍通常指民众利用智能手机或网络摄影机拍下自己的样貌,且这个字的使用频率足足较2012年前增加170倍。

美国政治网站“Politico”显示,连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都曾将自己和第一狗“波”(Bo)的自拍照上传社交和照片网站。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和女儿切尔西自拍上传社交网站。

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ies)发表声明说,“‘Selfie’今年在英语世界大受欢迎,由社交媒体的时髦用语跃居为表达自己拍下照片的主流简略用语”,因而获选年度风云字。牛津字典出版商根据牛津字典编辑群执行的语言研究选出年度风云字,而“Selfie”的根源可追溯至2002年的澳洲在线论坛。“Selfie”也衍生出许多类似的字,如“helfie”意指自拍头发,“belfie”为自拍臀部,“drelfie”则是拍下自己“喝多”的样子。

2013年的其他热门字还包含“twerk”(煽情热舞,也译电臀舞)。美国歌手麦莉·塞勒斯(Miley Cyrus)8月在MTV音乐录像带大奖(MTV Video Music Awards)大跳煽情电臀舞,更让这个字爆红。

此外,“showrooming”(展示厅现象)则意谓在实体店家内检视某个商品后却不购买,再到网络上用更低的价钱买商品;广受媒体报导的Bitcoin(比特币)也入榜。

牛津字典研究人员每年选出最能反映时代氛围的英文单字。2009年风云字为“unfriend”(删除好友)、2008年则是“credit crunch”(信用紧缩)、2007年为“carbon footprint”(碳足迹),2005年则是“Sudoku”(数独)。

成瘾为疾

2014年7月,中国各大媒体报道,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将“自拍成瘾”定义为强迫症,其特点是常常想自拍并将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以弥补现实生活中自尊心的缺失。

在新闻中,媒体报道美国精神病协会将这一精神疾病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情景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但并不上传至社交网络。第二个层次为严重自拍型。一天自拍至少三次,并上传自拍照至社交网络。第三个层次为长期自拍型。抑制不住想自拍的冲动,一天上传自拍照至少六次。心理医生指出,治疗这种精神疾病的药物截止到2014年7月还没有研制出来。

根据中国部分媒体的考证,证实了”自拍成瘾为精神病“的信息都来自国外一网站在2014年3月31日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证实确认自拍成瘾是精神疾病,确定疾病名是“selfitis”。

在该网站的自我介绍中提到在该网站读到的每篇文章除了谎言外都是基于事实。在报道出现后,英文媒体上已经有很多辟谣文章。如《福布斯》杂志2014年4月29日的报道指出,这明显是恶搞,没有任何可信信源证实、网站标语可疑、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网站没有类似内容。

对于自拍成瘾,确实引发了一些担忧和科学研究,但“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认定”这样的说法利用了一部分人对自拍的恐慌或不满、对权威机构的信赖,传播虚假信息。英文媒体在转载这条新闻时,一方面进行了澄清,另一方面也探究了自拍现象、一些有关成瘾的研究等。

自拍轶事

2015年7月9日,俄罗斯政府发布手机自拍指南,针对危险自拍行为发出警告。警方也将开展宣传活动,指导俄罗斯的年轻人如何安全地自拍。俄内政部日前发布的一份自拍指南,针对危险自拍行为发出警告,写上“独特的自拍画面可能让你丢失性命”,“拿着武器自拍即拿性命冒险”等。这份指南提醒手机使用者不要在船上、铁轨旁,以及房顶上自拍。

自拍文化的起源与兴盛

2014年,韦氏词典也收入了selfie一词,将其定义为“自己为自己拍摄的形象,使用数码相机,尤其用于发布在社交网络中”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可以追溯至1839年,为美国摄影爱好者Robert Cornelius在他费城的自家店铺中所拍,他开启相机盖以后跑到取景框内,坐了足足一分钟,直到拍摄完成。事实上,在照相术发明的早期,自拍并不少见,原因是对于那些实验摄影师,自己充当模特更为方便。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自拍则特指自媒体领域的自拍行为,从牛津大学和韦氏词典对自拍的定义来看,它们共同强调了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电脑摄像头是自拍行为必要的工具,而上传到社交网站则是这一行为最终完成的标志,因此这种自拍文化为自媒体时代所特有。

自拍文化的起源与兴盛,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自拍的流行对上述微文化的三个特点都分别做出了实际的诠释:Instagram、美拍等图片分享社区的出现,以“以拍会友”的方式建立起了新型人际交往的圈子;技术门槛的降低使得摄影行为被去专业化和去精英化,青年成为了自拍文化的主体和推动者;随时随地拍摄的照片、长度只有10秒的视频,切割着我们的生活并把它以截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自媒体时代,图像是自我表达的必要和有效方式。“自拍”成为个人用以传播信息,获取外界关注与认同的重要手段。对此做出印证的是:“自拍”一词的英文中并没有表示“拍照”的词根,其主体为“自我(self)”,事实上将具体的拍照行为等同于一种更广义的“自我欣赏”“自我展示”的行为,是极度个人化的。而后缀ie则在称呼上表达一种亲昵,又传达出日常化与私密化的意味。作家KateLosse发现,2O06~2009年间,社交网站的个人照片在风格上出现了明显的分野,早期的照片对焦准确,风格正式,多为其他人所拍。而之后,随着Facebook的兴起,出现了大量自拍照,它们技术业余,不是曝光过度就是曝光不足,而且经常是在卫生问里对镜拍摄而成。KateLosse注意到了两个关于自拍的非常重要的细节——卫生间与镜子。卫生问,是一个极度私人化的空间,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是稀缺的空间资源。一个人一旦走出家门,立刻身处于摄像、照相镜头的网络交织中,头顶的摄像探头、车里的行车记录仪、路人的手机,让每个人都时刻处于人眼和机器眼的看与被看中。从福柯《规训与惩罚》中的“少数观看多数”的“敞式监狱(Panopticon)”,到托马斯·麦谢森将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比喻成的“多数观看少数”的“单视监狱(Synopticon)”,直至今天,可拍照设备的普及把社会变成了一个“多数观看多数”的“全视监狱(Omnipticon)”。而当自拍潮流兴起之后,本该是监视死角的卫生间,也在自拍视角下被攻陷。在举起的手机镜头前,盥洗室、浴室、卫生间等隐私空间一览无余,马桶、毛巾甚至是私密的个人用品都暴露无遗。在卫生间拍照的理由很好理解:有镜子,光线柔和可以起到美化作用,因其隐秘性也方便摆出各种姿态和表情。然而卫生间自拍所导致的后果,则是现代社会中最后一块私人空间的公开示众。将卫生间置于镜头中,人为制造了一种“暴露情境”,有些卫生间自拍是有意识的自我暴露,故意借用了这一场所具有的暖昧意味,以此传达出一种与性有关的暗示。也有些则在无意识下,将他人隐私暴露在了公众视野之下。如新闻曾报道的某女子在公共浴室自拍并上传网络,结果多名裸女出现在后面的背景中。不能在公共浴室拍照,不能把别人的裸照传到网上,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当这名女子自拍时,却完全忘记了这些原则。这一行为的出现,一方面证明自拍者对自我的高度关注,以至于完全忽视了背景中的别人;另一方面这也揭示了自媒体与自拍行为对人的高度迷惑性,当一个人自拍和使用自媒体发布内容时,非常容易混淆了公共与私人空问的界线。镜子,是另一个自拍的关键词。很多自拍行为借助镜子完成,照片中呈现的也是镜子中的自拍者,这让我们联想到拉康具有颠覆性的镜像理论。不同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我,海德格尔的“此在”之我,在拉康那面悲观的镜子中,主体的自我建构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对镜像中自我的认同,而镜中之我其实是一种被异化的幻象,如那喀索斯恋上的倒影;二是通过他者的目光来实现,每个个体其实都是在无意识地扮演着别人——那些看不见的在场者一眼中的形象。自拍文化具有鲜明的自恋性,在化妆、灯光、拍摄特效和后期制作的帮助下,自拍照中的自我被美化也即异化的程度更大于拉康所看到的镜像,现代人在自拍照中都貌美如那喀索斯,而对自己镜中自拍的欣赏与痴迷则尤如那喀索斯的对水自怜。同时,绝大多数自拍照都以上传于社交网络为其终极归宿,由此可见,自拍者的拍摄绝不是一种自我审视,相反,他们对于自我的认同和评判,极度依赖于“他人的目光”。[1]

参考来源

  1. 自拍文化的起源与兴盛 ,搜狐网,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