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自然资源经济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中国的一个特定术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1]。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2]。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目录

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7世纪 的威廉·配第,其著名的论语“土地为财富之母, 劳动为财富之父”是资源价值论的最早萌芽。随后 18世纪到2O世纪初,亚当·斯密、杰文斯、李嘉图、马歇尔等经济学家从自由市场的“稀缺”层面研究了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并得到了较一致的结论:自然资源的稀缺可以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得 到解决。

从2O世纪初期,自然资源经济学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自然资源学与经济 学的结合,把自然资源当作一门经济学科系统来研 究;二是继承从纯经济学角度研究自然资源的优化 配置问题。前者的开创者是美国的R.T.Ely和 E.W.Morehous,他们1924年合作出版的《土地 经济学原理》被认为是自然资源经济学科建立的奠 基之作。随后,H.Hotelling1931年发表了《可耗 竭资源经济学》,提出了资源耗竭理论,即著名的 “候太龄定律”。2O世纪7O年代末,随着生态保护 主义运动的深入,资源经济学研究进人了一个辉煌 的时期。以CharlesW.Howe的《自然资源经济 学》为代表作,重点论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问题, 讲述了自然资源的属性、公享资源的管理、自然资 源非市场效益的评价、稀缺度量、自然资源最优利 用条件、项目经济分析、帕累托效率。进人2O世 纪8O年代,资源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 系,出版了美国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 他认为:资源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 研究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自然 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它是利用经济 学理论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分析、评价和指 导制定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政策。随着数 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的发展,数学分析方法在资源 经济学中应用越来越广。近年来,自然资源经济学 充分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资 源环境价值计量、制度政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等问题。

在另一发展方向,即纯经济学研究自然资源优 化配置方面,庇古1920年在其所发表的《福利经 济学》中提出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庇古税”方法, 这成为政府管制自然资源供求的重要理论基础。随 后,许多经济学者普遍地在这个命题上,按“外部 因素内部化”的经济分析原理,进行具体的理论和 应用研究。与“庇古税”相对 立,主张回归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学的自然资 源配置理论是Ronald H.Coase创立的“科斯市 场”理论。随后,不少经济学者相信,明确单一 的产权安排已足以矫正外部性方面的市场失灵。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学者深入研究后相信,交易成本过高将限制市场的形成,“庇古税”等政府管制办法 在某些方面比“科斯市场”有优势。学术界较为一 致的结论是,引入外部性产权交易去对接政府管制 能有效地提高资源环境经济的运行效率。

我国资源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2O世纪8O年 代以前,对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一般仅局限于自然 资源综合考察、区划和地理研究。真正较系统地研 究资源经济学是在2O世纪8O年代以后,鉴于中国 经济所处的过渡经济体制特征,长期以来,理论界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价格理论和自然资源 的使用制度(主要是产权制度)研究两大主题。 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牛若峰研究员以美国 《自然资源经济学》(1979年)和苏联《自然资源 利用经济学》(1982年)为基础编写了《资源经济 学和农业自然利用的经济生态问题》。到1993年之 前,倪祖彬先生、刘书楷教授、许涤新先生、马传 栋研究员、黄亦妙、樊永廉教授、陈迭云教授、黄 鸿权教授、史忠良教授、程鸿研究员等先后编著了 一些有关资源经济问题的著作。所有这些研究工 作,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资源经济学,其中最明显的 一个特点是,较注重政府管理研究,忽视市场机制 利用研究。1993年后,强调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 学研究自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大多集中在产 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激励性规制手段方 面,包括公共资源补偿机制、外部性激励与抑制机 理、资源代际管理机制优化、可持续发展经济机 制、环境经济手段、排污权交易、经济激励机制、 资源产权市场化等方面。纵观我国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历程,一方面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 现了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点, 逐步与西方资源经济学研究接轨。本文将主要对我 国2O世纪8O年代以来在自然资源价值评估、自然 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的 发展进行综述。

自然资源价值与定价理论

在计划经济中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无偿 的,同时也是低效率的。所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研究必然逻辑地以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依据论述为 起点,而对自然资源价值属性以及价格决定的研究 目的,在于为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提供量化的依 据。从理论的发展来看,最初的中国资源经济研究 内容集中在对资源有偿使用的论述方面,之后研究 的重点逐步演变为自然资源的价值属性和自然资源 的定价理论研究,自然资源核算也是其研究的主要 内容之一。

(一)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中国学者探讨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理论起点是 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针对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 的命题可归结为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 为,自然资源无价值但有价格,自然资源的价格是 地租的资本化(胡昌暖,1993);第二种观点是 完全否认自然资源无价值的命题。其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论述是:“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决 定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有用性、稀缺性和开发利用 条件。我们设想可以在有关自然资源的财富论、效 用论、地租论的基础上确立起自然资源价值观和价 值理论。这样确定的自然资源价值或价格,应该包 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社会 对自然资源进行的人财物投入的价值。前者,可根 据地租理论确定,后者可根据生产价格理论确定。” “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再 生产过程的结合。按照现行的生产价值理论,只会 考虑社会再生产过程,而不考虑自然再生产过程, 这是不对的。对自然资源的定价,应兼顾这两个方 面,即按完全生产价格等于地租加成本再加利润的 原则来确定。”(李金昌等,1990)。第三种观点 是在肯定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认为自然资源在人 类经济社会初期没有价值,但在当代却有价值L3引。 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地租同代际补偿问题联系起 来,地租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将与自然资源相 联系的代际关系概括为:上一代人用自然资源替代 或节约了劳动和资本,下一代人用上一代人节约的 劳动和资本替代已经耗竭或退化了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代际均衡条件是,当代人积累的地租能够补偿将来发生的使用者成本。”它从代际关系的角 度拓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还有一些学者更 是提出了自然资源多价值理论或“综合价值论”, 认为自然资源具有存在价值、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徐蒿龄,1995)。沈大军(1999)对水资 源价值内涵的分析则将水资源价值描述为一个包含 产权价值、稀缺价值和劳动价值的价值体系。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主观效用价值论。持 这一观点的中国学者一般本着一种“默许”的态度。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主要分歧领域之一便是自然资源的价值、价格问 题,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与综合是资源经济学需要 解决的理论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