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自称

来自 中青在线网 的图片

自称 读作:zì chēng 是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称呼,古代的自称有很多。例如: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啊"。

其实,自称包括书面语自称、方言自称(如:俺、俺们、侬等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自称 [1]

外文名称 call oneself

拼音 zì chēng

词性 动词

注音 ㄗㄧˋ ㄔ ㄥ

释义 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

基本解释

1. [call oneself]∶自道姓名

2. [profess;claim to be]∶自吹;表白

如:他自称能预见未来。

引证解释

自己称呼自己。《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后汉书·袁绍传》:" 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齐于是强,自称为王,以令天下。"《水浒传》第五九回:"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话说齐景公见晋不能伐楚,人心星散,代兴之谋俞急,乃纠合卫、郑,自称盟主。"

自己叫作,自己认为。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於是东方、枚皋,哺糟啜醨,无所匡正,而诋嫚媟弄,故其自称为赋,乃亦俳也。"

自我称扬。《国语·周语中》:"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

称其职守。《汉书·田千秋传》:"然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於前后数公。" 颜师古 注:"言称其职也。"

词语辨析

古代的自称

古代的自称有很多,有以代词称的,如余、予、吾、我等等。还有以代词"之"、"其"来反称自己的,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君将哀而生之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有时自称还用不定代词,如"某",例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某启,昨日蒙教"。有时在自己的姓后加"子"或直道自己的姓名,如欧阳修《秋声赋》中有"欧阳子方夜读书"。

称呼自己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僧",道士自称"贫道"、一般人自称"鄙人","区区、小可、不才"等都是谦称,谦称都属于自称。

还有自称"愚"(选自<<出师表>>)."在下"."朕"."末将"."微臣"."小人"."下官".

古代官员:文官:微臣,小臣(对皇帝) 下官(对等级比他高的官) 老臣(自己年龄大)武官:末将(对等级比他高的官)宦官:奴婢,奴才,小的 古代男子:小生、晚生、晚学、不才、在下、吾 谦称实是一种卑称,所以往往用一些贬义词语,表现自己在对方面前的低下鄙劣。有些字眼甚至很不好听。如清代著名作家郑燮( 号板桥) 对明代戏曲家徐渭(号青藤道士)极为钦慕,便自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现代名画家齐白石也愿做"走狗",其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诗中的"雪个"指清初画家朱耷(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老缶"指近代书画家吴昌硕(号缶庐)。 古代女子自称女子自称--"奴家"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妾身"、"婢子"老年妇女谦称--"老身"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王妃、皇后在君王面前自称--"妾"皇太后自称--"予"临朝称制皇太后自称--"朕"(如西汉孝元王皇后、东汉和熹邓皇后、北魏冯太后、唐武则天)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相关典故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现例举如下:

下愚:《红楼梦》第 120 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 牛马走: 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走"意为仆人,"牛马走"意为如牛马般被驱使的仆人。李善注:"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已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淙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 敝人: 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仆: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 老臣: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并非只有君臣关系的人才能自称"臣",如《扁鹊见蔡桓公》:"今在骨髓,臣是以天请也"。 愚: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妾: 《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妾"限于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但不仅仅限于具有夫妻关系的女子在丈夫面前的自称。 小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 下官: 官员自称"下官"。《孔雀东南飞》:"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小的: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小的在暗中调停"。 小子: 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学生: 孔尚任《桃花扇》:"个个是学生提拔,如今皆成大僚了"。不仅读书人可谦称学生,官场中人也可谦称学生。《金瓶梅词话》第 74 回:"西门庆道:'也是淮上一个人送学生的'"。又谦称为"学儿"。明无名氏《东篱赏菊》:"学儿是这彭泽县一个县丞"。 小可: 《水浒传》第 41 回:"小可不才,自幼学吏"。 小生: 孔尚任《桃花扇》:"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小生"是读书人的自称。 小老: 《儒林外史》第 3 回:"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小老"是老年人的谦称,又说成"小老儿"。《儿女英雄传》第 8 回:"公子,你折杀小老儿了"。 卑人: 元高明《琵琶记》:"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称孝?""卑人"犹言鄙人。 卑微: 《伍子胥变文》:"今乃不弃卑微,敢欲邀君一食"。 鄙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也可自称"鄙"。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鄙为崔氏妻,二男一女"。 鄙夫: 东汉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于此"。 老奴: 《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老奴"作自称,限于臣仆。 鄙臣: 《晏子春秋·谏上》:"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鄙臣"犹言小臣。 鄙生: 明陈子龙《上石斋师》:"二者必有所审,无俟鄙生之忖度也"。"鄙生"为学生的自谦之称。 鄙老: 《晋书·王接传》:"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鄙老"是老人的自谦之称,犹言"老朽"。 老朽: 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义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不佞: 《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 老拙: 宋人陶 《清异录》:"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 不才: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以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不才"意为没有才能。 老鄙: 张隐《文士传》:"老鄙相闻,饥渴甚矣"。 老仆: 《史记·魏其武安俟列传》: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乎?" 贱人: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三韵》:"文人试静听,贱人请具陈"。 不肖: 明归有光《祭外舅魏光禄文》:"重以不肖连赛困顿"。作兼称,多用于父母死后。 贱士: 清龚自珍《暮春以事趋圆明园》:"期门嘱威武,贱士感蹉跎"。"贱士"为读书人自谦之称。 不孝儿: 林觉民《与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 贱臣: 《韩非子·存韩》:"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贱臣"是在君主或上司面前的自谦之称。 婢子: 《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杜预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奴: 南唐李煜《菩萨蛮》:"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奴"作为自称的谦词,通常用于女性,偶尔也用于男性。古代一些少数民族臣下在其主子面前也自称"奴"。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旗籍官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下臣: 《左传·文公十二年》:"使下臣致执事,以为端节,要结好命"。 在下: 《范进中举》:"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