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菊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莖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開展
頭狀花序單生,徑3.5-4厘米,花序梗長5-6.5厘米,
頂端稍增粗;總苞長1.5厘米,寬0.7厘米,長橢圓形,上端具銳齒,有腺點;
舌狀花金黃色或橙色,帶有紅色斑;舌片近圓形長8-10毫米,寬6-7毫米,
頂端微凹;管狀花花冠黃色,長10-14毫米,與冠毛等長,具5齒裂。
葉羽狀分裂,長2-9厘米,寬1.5-3厘米,裂片線狀披針形,
邊緣有鋸齒,齒端常有長細芒,齒的基部通常有1個腺體。
瘦果線形,基部縮小,長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鱗片狀,
其中1-2個長芒狀,2-3個短而鈍。花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在庭園栽培。喜陽光,
但在半蔭處栽植也能開花。既耐移栽,又生長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
撒落在地上的種子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中可自生自長,是一種適應性十分強的花卉。
地理分布
原產墨西哥,中國各地庭園常有栽培。
栽培技術
播種育苗
中國南方,它的開花期為3至5月及8至12月。從播種到開花僅需70天,
早春育苗在大棚內不加溫即可,晚霜後定植庭院、花壇或盆栽。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保護地條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種。
但由於用花條件的限制,以"五一"、"國慶"兩個節日的用花量最大。
再由於孔雀草的播種要求氣溫高於15℃(或有加溫保溫條件),
因此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播種期一般在11月至8月。氣候暖和的南方可以一年四季播種;
在北方則流行春播。如果是在早春育苗,應注意確保一定的生長溫度,
儘量避免生長停滯。播種宜採用較疏鬆的人工介質,床播、箱播育苗,有條件的可採用穴盤育苗。
播種後2~5天露白(胚根顯露)。孔雀草種子發芽無需光照,
通常在播種後覆蓋一層薄薄的介質,建議以粗片蛭石為好,這樣,
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介質的濕潤。
保持介質濕潤,但要防止過濕,溫度保持在22~26℃。
從胚根顯露至子葉完全展開約7天。一旦胚根顯露,就要降低濕度,
並要在介質略干後再澆水以利於更好的發芽和根的生長。
給予4500~7000Lux的光照,並保持介質pH值在6.0~6.2,EC值<0.75,介質溫度20~21℃。
如果所使用的介質不含有營養啟動劑,則可以在子葉完全展開時施以50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
苗快速生長期。孔雀草的種苗生長要防止濕度過高,所以在兩次澆水之間要讓介質干透,
當然不能使介質過干而導致小苗枯萎。保持介質pH值在6.0~6.2,EC值<1.0,
介質和環境溫度可適當降低至18℃。每隔5~10天時間交替施用100~150ppm的20-10-20和14-0-14水溶性肥料,
如果介質溫度低於18℃,則避免施用硝酸銨。此階段後期,植株根系可以長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對真葉。
煉苗期:本階段根系已完好地形成,有3對真葉,溫度可降低至15℃,
但最好不要低於15℃,如果需要,此階段可施以100~150ppm的14-0-14水溶性肥料,
但要避免施用硝酸銨。與第二階段一樣,在兩次澆水之間要讓介質干透,並加強通風,防止徒長。
移植上盆
用穴盤育苗的,應在長至2~3對真葉時移植上盆。在浙江地區,
大部分都習慣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缽,一次上盆到位,不再進行一次換盆。
如果是用開敞式育苗盤撒播育苗的,則要稀播,並在2-3對真葉時,直接移苗上盆。
養護管理
光照調節:孔雀草為陽性植物,生長、開花均要求陽光充足,光照充足還有利於防止植株徒長。
但是在我省的7-9月,需要避免直射陽光,正午前後要遮蔭降溫。
溫度控制:上盆後溫度可由22℃降至18℃,經過幾周後可以降至15℃,
開花前後可低至12~14℃,這樣的溫度對形成良好的株形是最理想的,
但在實際生產中可能難以達到此條件。所以,一般來講,只要在5℃以上就不會被凍害,10℃~30℃間均可良好生長。
水肥管理:水分管理的關鍵是採用排水良好的介質,
保持介質的濕潤雖然重要,但每次澆水前適當的乾燥是必要的,
當然不能使介質過干而導致植株枯萎。對於完全用人工介質栽培的,
則施肥宜採用20-10-20和14-0-14肥料,以200~250ppm的濃度7~10天交替施用一次。
在冬季氣溫較低時,要減少20-10-20肥的使用量。如果介質是以普通土壤的,
則可以用複合肥在介質裝盆前適量混合作基肥。如果肥力不足時,再追施水溶性肥。
園林
由於一串紅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溫,又經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狀態。
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為花壇、庭院的主體花卉。它的橙色、黃色花極為醒目。
參考資料
- ↑ 臭菊花的功效與作用和禁忌_臭菊花別名_食用方法吃法,中藥材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