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府城東門
臺北府城東門,正式名稱為景福門,取自詩經·大雅·既醉詩句:「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清代城門建築,建於光緒8年(西元1882年)。昔日是通往錫口(今松山區 (臺北市))等臺北東郊聚落的主要通道,今日處於總統府 (臺灣)、中正紀念堂、凱達格蘭大道等臺北重要地標之間,在臺北府城四大城門中與臺北府城北門(承恩門)並駕齊驅。因面臨東方,在台灣日治時期時又稱照正門。今以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之一。
目录
建築結構
臺北府城東門[1] 是現存的台北府城所有城門中環境最為寬廣。城樓的臺座由石條砌成,二樓採回字型雙層牆壁,內室4根大柱支撐屋頂、屋頂為歇山單簷式,城樓簷下多了一條裝飾帶,左右城牆上多出方窗設計,建築結構和北門很類似。東門是台北府城五城門中石作最為精緻的,有甕城,都是在石砌的城座以上,厚實的磚牆一直接到屋簷下。雙層磚牆之內,則是木造結構。屋頂是四面屋坡的「歇山式」。此外,北門的外廓是方形,東門則是圓弧形。 1966年,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為由,將城門的華南式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盡失清代原貌。
地理位置
該城門位處中華民國政府中樞機關林立的博愛特區,在戒嚴時期為軍事管制區。因介於凱達格蘭大道與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等重要集會廣場之間,過去易受遊行、活動波及,為免於造成國定古蹟損壞,目前周邊設置有鐵欄杆保護,一般民眾無法自由進出參觀。
歷史
清治時代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朝廷將臺灣府分設台灣、台北兩府。 台北府城於光緒三年初開始規劃城基街道、但因築城經費之派捐問題難以解決,進度緩慢,籌劃在1881年,1882年1月興工,1884年竣工,經費高達42萬餘圓,設有五座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
日治時代
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施行市區改正,在1905年將城垣及西門拆除。1935年,在當時日本學者尾崎秀真、山中樵等人呼籲鼓吹下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戰後至今
1966年,台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小南門的原有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此後城門盡失清代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