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北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
图片来自台北旅游网

台北清真寺又称台北清真大寺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南路2段62号,为伊斯兰教在台湾最著名且重要的礼拜场所。也是台湾第一座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于民国49年(西元1960年)4月13日落成,由中华民国与伊朗前国王巴勒维、已故约旦国王胡笙、土耳其前总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亲王阿不都拉等暨国内外伊斯兰教胞等的热心捐助,共同筹募建寺基金,共同筹募兴建。现已列为市定古迹。

目录

历史

  • 台北清真寺最早位于台北市丽水街17巷2号,创设于民国37年(西元1948年),是由回教教中长者郑厚仁、常子春鉴于台北穆斯林急需清真寺作为礼拜的场所,经全体教胞捐赠日式民宅一户作为清真寺使用。
  • 直至民国39年(西元1950年),来台穆斯林人数增多,丽水街清真寺明显不敷使用。经白崇禧将军向政府呼吁,并取得当外交部部长叶公超协助奔走,为尊重访台国宾的伊斯兰教传统,须设置具有国际水准的清真寺,以达到从事国民外交的实质目的。

民国46年(西元1957年)12月12日“台北清真寺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目的为实际了解清真寺兴建计画内容与需求,兴建一座可容纳六百人礼拜的清真寺。台北清真寺的兴建,不仅获得政府大力支持,也获得访台伊斯兰国家贵宾 (包括伊朗前国王巴勒维、已故约旦国王胡笙土耳其前总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亲王阿不都拉等) 暨国内外穆斯林教胞等的热心捐助,共同筹募建寺基金;于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62号兴建台北清真寺。

  • 民国47年(西元1958年)动工兴建。
  • 民国49年(西元1960年)完工。

台北清真寺除延揽台湾知名建筑师杨卓成设计蓝图,也参照其他学术机构的相关资料,才决定建筑的蓝图。以这样的时代背景、象征意义,及建筑地标之独特、无复制性,使得台北清真寺具有独特历史、建筑美学与纪念价值。

台北清真寺的建立,不仅延续丽水街清真寺发展台湾回教的重要使命,更身负特殊国际交流任务,世界各伊斯兰国家国王、总统及各界领袖历次访问中华民国,均以莅临台北清真寺列为重要行程。

  • 民国88年(西元1999年)公告台北清真寺为市定古迹

建筑

台北清真寺的建造方位是参照伊斯兰教法、仿奥图曼式伊斯兰建筑设计,结合本土之花砖与几何拼砖,含入口门廊、门厅双角楼、圆顶礼拜大殿、洗净水房、两翼圆拱回廊、礼堂、办公室、唤拜尖塔、庭院等。

  • 唤拜塔:位在清真寺左右高达20公尺的灰色尖顶唤拜塔,塔颈红砖滚边及洋葱球顶为本土及中亚的折衷特色。当礼拜的时间一到,便由唤拜塔发出礼拜赞词,告诉附近的信徒礼拜的时间已到了。
  • 圆拱顶礼拜大殿:台北清真寺[1] 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中央的金色铜制大圆顶、两个奥图曼式洋葱型的小尖顶,以及两柱唤拜塔;金色大圆顶的下方,是穆斯林作礼拜的大殿。遵照教规,整个大殿简洁清朗、无任何具象事物的装饰,只有几何花窗。

前方的礼拜区与世界上任何一座清真寺相同,面向圣地的方向。礼拜大殿圆顶离地15公尺高,直径15公尺,墙面落地窗镶有可开合通风的几何形彩色玻璃。礼拜大殿仅限于洁净的穆斯林教胞才能进入。

  • 仿罗马式的廊柱:清真寺结合仿罗马式建筑及奥图曼式的穹窿大殿,在台湾实属难得一见的是主建筑物翼的仿罗马式连续拱圈长廊,柱身与拱圈比例匀称、方枕式柱头内侧两边倒角、拱圈滚边,立于前方。

建材

清真寺的主体结构采钢筋混凝土的主体梁柱构造,外墙加强磗造并以水泥斩石子仿石材做表面处理。在建筑顶部边缘以本土几何与文字图案的小口磗马赛克饰条做局部装饰。

绿色的的圆顶穹窿为铜片一片片包覆,原来的黄铜色经过岁月洗礼,氧化成为今日所见的绿色铜锈。

参考文献

  1. 台北清真寺,台湾宗教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