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小南門
臺灣府城小南門,又稱「鎮南門」,創建於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小南門早期是通往鳳山及高雄的要道,也是巴克禮牧師於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帶領日軍進城之處。小南門於民國6年(西元1917年)被拆除。
目录
歷史
台灣府城城垣的建置,最早建於明熹宗天啟5年(西元1625年),於禾寮港(即今日鴨母寮菜市場與中義路附近),沿德慶溪、赤崁樓西側的台江內海一帶,圍築竹籬加以防護,不久旋即坍塌。
興建木柵城
遲至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才築城柵,並興建小北門、大北門、小東門、大東門、小南門、大南門、西門共七座城門。
修建竹城時期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加植莿竹強化城防。
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將七座城柵門改建為磚石城門,並加築城樓。
清乾隆24年(西元1759年)再莿竹外加植綠珊瑚有毒的灌木,更進一步強化府城的防禦。
清乾隆40年(西元1775年),再補植莿桐與林投樹。
改建磚土城
因林爽文事件,曝露出以木柵或莿竹作為防禦的缺點。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遂將竹柵城改建為磚土城,城垣高一丈八尺,底寬二丈,頂寬一丈五呎,全長共計二千五百二十丈。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同時加建大南門、小南門、小東門、大北門、小北門五座城門的甕城,並依其城門方位命名門的甕城,並依其城門方位命名,小南門即是鎮南門。
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在大東門外擴建東外城,並加設東郭門、仁和門、永康門三座城門。台灣府城城垣就此定型。
拆除
因日本明治33年(西元1900年),鐵道直接鑿穿大北門、小南門附近城垣。而後發布市區改正計畫,直到日治時期結束大部分城垣皆已拆除。
小南門留有部分城牆位在台南女中內的「台灣府城城垣殘蹟--南門段殘垣」[1] ,長66公尺,高5公尺。為三級古蹟,創建於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是台灣府城由木柵改為磚土城垣的開始。於民國79年(西元1990年)修復。
小南門遺址在台南大學附小裡,在今日樹林街與開山路路口,有一方石碑刻有「台灣府城小南門遺址」。
小南門的門額,目前由成功大學歷史文物館收藏。
參考文獻
- ↑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台南旅遊網,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