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舍利婆國的商人

本生經第三----舍利婆國的商人,他坐在那裡,腦筋快速的轉,最後被他的貪慾所制,因此決定要免費得到金碗,不要給她們交換。然後他把碗丟在地上,說:「為什麼你拿這個髒碗來,它連半分錢都不值得。」接着他氣憤地衝出門去

目錄

原文

  在五大劫以前,菩薩是一個誠實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國販賣裝飾品。有時他會和舍利婆國另一個販賣同樣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是一個極貪心的人。

  有一天,他們一起渡河到熱鬧的安達葡羅城(Andhapura)去做生意,像往常一般,他們同意分頭去沿戶販賣,以避免直接競爭。

  在城裡有一座破爛的大屋,這家人以前是富商,但家道中落,家族衰亡,至今只住着一個老婦人和她的孫女,她們只靠被人僱傭謀求糊口。

  當天下午,那位貪心的商人來到大屋前的街道販賣,他拉長喉嚨,喊着∶「賣項鍊!賣項鍊!」

  小孫女聽到叫賣聲,哀求她的老祖母說∶「婆婆,請您買一條項鍊給我。」

  「我們窮得很啊,家裡一分錢都沒有,我也找不到什麼可以交換的東西。」

  小孫女突然想起家中還有一個舊的碗,她把碗拿來,對婆婆說:「你看,這個髒舊碗,對我們也沒用,不如將它換一件好看的東西。」

  小孫女拿舊碗給婆婆看,那是這家舊主人吃飯的珍貴的金碗,他常用來吃他的咖喱飯,自從他死後,它被丟在其他的鍋盤之間,蒙着一層厚厚的塵垢,但這對婆孫倆根本不知道它是金做的。

  老祖母把商人召了進屋,請他坐下,然後拿着髒碗,對他說:「先生,我的孫女想要一條項鍊,你能不能夠拿這個碗,交換一些她要的東西。」

  這個貪心商人懷疑碗的價值,他把碗翻轉,偷偷地以針在碗底劃了一下,他一眼就知道這髒碗是金的。

  他坐在那裡,腦筋快速的轉,最後被他的貪慾所制,因此決定要免費得到金碗,不要給她們交換。然後他把碗丟在地上,說:「為什麼你拿這個髒碗來,它連半分錢都不值得。」接着他氣憤地衝出門去。

  兩位商人同意過,若是一位商人販賣過的地方,另一位商人可以前去賣,因此這位誠實的商人也來到大屋前的街道販賣,他拉長喉嚨,喊着∶「賣項鍊!賣項鍊!」

  小孫女這次聽到叫賣聲,再次哀求她的婆婆,老祖母說:「乖孫女,第一位商人把碗丟下跑了,這一回用什麼交換呢?」

  小孫女說:「那個商人很奸詐,婆婆!這個商人看起來挺老實的,我想他會肯的。」[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