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饲虎
舍身饲虎 |
佛教故事,出自《贤愚经》卷1《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 佛经中说,印度宝典国国王大车的三个太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猎,见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 三太子萨埵见状,将二位兄长支走,来到山间,卧在母虎前,饿虎已无力啖食。 萨埵又爬上山岗,用利木刺伤身体,然后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复气力后与小虎们一起食尽萨埵身上的肉。 二位哥哥不见弟弟,沿路寻找,终于找见萨埵尸骨,赶紧回宫禀告父王。 国王和夫人赶到山中,抱着萨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遗骨修塔供养。 摩诃萨埵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肉身的萨埵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这种表现释迦牟尼前生累世忍辱牺牲、救世救人、各种善行的绘画作品被称为本生故事画。
目录
佛经故事·大正藏·贤愚经
舍身饲虎 ,佛教故事,出自《贤愚经》卷1《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 见《大正藏》第4册,第352页。
小王子天生慈悲 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埵。 三个王子里,小王子摩诃萨埵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 有—天,国王和王妃带着王子,率领群臣出外去游玩。 国王久住深宫,很少远行,游玩了—会便觉得有些疲劳,就找了个地方休息。 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 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 一只雌虎正给两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但雌虎为了充饥,似乎正要吞食小虎。 小王子见此情景,就问两位哥哥:“哥哥!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爱子喂奶。 依我看,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两个哥哥也同意弟弟的看法,说:“如果雌虎饿死了,小虎没有奶吃也同样会饿死的。” 小王子难过地说:“那么,怎样才能让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依我看,除非有新鲜的肉和温热的血,否则它是一定会吃掉虎仔的。”两位哥哥说。 小王子听后进一步追问哥哥:“那你们说,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给那只饿虎,这只饿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哥哥肯定地说:“当然能够活下去了。但如果谁把身体施给了饿虎,这个人却是不能复活的。” 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而小王子内心却有一番考虑,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虎仔。 小王子决心已定,陪着两位哥哥走了片刻,向两位哥哥说:“哥哥,你们先走一步。我有一点儿事情要办,随后就来。” 说完他独自走入小径,回到刚才那只饿虎停留的地方。 他走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却闭著嘴巴不吃他。 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若有所思。 他早巳下定决心舍身供养,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小王子干脆找来一截尖锐的木头,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 一直咬著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恢复了精神,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 先行几步的哥哥,迟迟不见弟弟跟来,十分担心,忍不住走回来搜寻。他们边找边喊“摩诃萨埵!弟弟。” 然而除了风声,四周没有一点回音。 两位王子忽然想起刚才弟弟提出的问题,不寒而栗。他们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副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饿虎因食小王子而难过不已 饿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从悬崖上跌下,晕了过去。待它醒来后,回想起刚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难过。
母子连心
再说国王休息时,妃子也不知不觉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丛林里游玩,忽然飞来一只大老鹰,抓住最小的鸽子吃掉了。 她忍不住“啊”地惨叫一声,立刻惊醒过来。 妃子立即对国王说:“大王!我刚才做一个不吉祥的梦。俗语说,鸽子即是孩子,我梦见三只鸽子里,最小那只被老鹰捉来吃掉,以至于惊醒。 是不是小王子摩诃萨埵有什么意外呢?” 国王听到妃子的话,也觉得心惊肉跳,赶紧命令随从分头寻找王子们的行踪。 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父王一见两个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 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国王和妃子顿时晕倒在地。 片刻,国王和妃子才缓缓醒来,由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埵惨死的地方。 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妃子和国王抱头大哭。两位王子和百官随从,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惨。
小王子投身到天界
其实,舍身饲虎的摩诃萨埵王子,死后投身到兜率天上。 当时,他还有些怀疑,不知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竟然能投生到优美的天界。 他对眼前的善果感到迷惑,于是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五个世界,才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 摩诃萨埵王子心想:“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我要下去劝导他们。” 摩诃萨埵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谕。 国王和妃子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才规劝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埵,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 由于这种功德,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 父王啊。 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 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出生天界。 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为何空自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妃子当下仍无法明白王子讲的道理,继续问:“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 可我们身为你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 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苦恼呢?”
国王夫妇醒悟
王子看到双亲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释为善的功德和伟大,以打破父母的迷执。 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了。 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宝塔,把王子的尸首厚葬。 摩诃萨埵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故事原文 原文为:是时王子兴大勇猛,以悲愿力增益其心。 虑彼二兄共为留难,请先还宫,我当后至。 尔时王子摩诃萨埵,遽入竹林,至其虎所,脱去衣服,置竹枝上,于彼虎前,委身而卧。 菩萨慈忍,虎无能为。 即上高山,投身于地。 虎今羸弱,不能食我,即以干竹,刺颈出血。 于时大地六种震动,如风激水,涌没不安。 日无精明,如罗侯障。 天雨众华及妙香末,缤纷乱墬,遍满林中。 虚空诸天,咸共称赞。是时饿虎即舐颈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时二王子生大愁苦,共至虎所,不能自持。 投身骨上,久乃得稣。悲泣懊恼,渐舍而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