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情緣
《航站情緣》,2004年出品的電影,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主要演員有湯姆·漢克斯、凱瑟琳·澤塔-瓊斯、史丹利·圖奇和齊·麥拜特。
劇本由沙查·蓋華斯,謝夫·內森遜根據安德魯·尼高爾和沙查·蓋華斯的原著故事改編。
影片講述主角前往美國途中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被迫滯留甘迺迪國際機場期間的故事。
目錄
故事取材
有人提出本片的情節跟一個名叫邁爾漢·卡里米·納賽里的伊朗難民經歷很相似,納賽里先生外號「Sir Alfred」(艾弗列先生),1988年因難民證件被偷而不得不滯留在法國巴黎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的1號航站樓,並在那裡住上18年。紐約時報就曾報導史提芬史匹堡買下了納賽里的故事作為本片的依據[1];衛報也指納賽里為此收取了電影製作人數千元報酬[2]。
1993年出品的另一部法語電影 Lost in Transit (Tombés du ciel)與本片有相近主題,但故事設定在巴黎戴高樂機場。
劇情
維克多·納沃斯基(湯姆·漢克斯飾)從一個虛構的東歐國家「克拉科齊亞」抵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他並不知道在旅途中他的國家被反政府武裝推翻了,所持有的護照因此失效。由於他不懂英語,起初並不清楚自己的處境,後來才由機場內播放的電視新聞片段和入境當局的得知,對此他束手無策。在九個多月的時間裡,維克多不得不住在機場候機大樓裡,不能踏入美國領土半步,也沒法回家。期間他熱心幫助機場裡的人,包括空姐埃米麗亞·沃倫(凱瑟琳·澤塔-瓊斯飾)。同時他也在移民局官員弗蘭克·迪克遜(史丹利·圖奇飾)的嚴密監視之下,迪克遜一心想把維克多趕出機場。
有一天,維克多向埃米麗亞解釋他來紐約是為了收集爵士薩克斯風演奏者班尼·高爾森(戲中由他親自飾演)的簽名。維克多已故的父親是個爵士迷,他在1958年的一份匈牙利報紙中找到一幀名為「A Great Day in Harlem」的爵士樂手大合照。他請求照片上每個人給他一個親筆簽名,儘管很多簽名就只簽在小紙片上,但大部分人都還是回復了,就除了班尼·高爾森。維克多來紐約,就是為了了卻父親的心愿——拿到班尼·高爾森的親筆簽名。
幾個月以後,新聞報道克拉科齊亞國內戰爭結束了,但是迪克遜還是不想讓維克多進入美國。埃米麗亞就請求她的一位朋友幫忙,要了一個進入美國的緊急簽證。這位「朋友」其實是個跟她藕斷絲連了多年的已婚美國政府官員,維克多雖然得到了批准,卻也失望於埃米麗亞因此事而跟那個男人重新建立關係。更糟糕的是這個許可需要迪克遜的親筆簽名才能生效,迪克遜無視了維克多的請求,並以維克多在機場內認識的朋友的工作相威脅,維克多最後作出了讓步。
就在維克多要登機離開的時候,他的老朋友─在機場內當清潔工的印度老人拿著拖把跑到停機坪阻止飛機停靠機坪,維克多的航班因此延遲。他在機場安全員的支持下,踏出機場大門,正式踏進了美國土地。在坐上出租車的瞬間他看見了埃米麗亞,二人目光相遇,複雜的心情湧上來,最終沒有道別,二人的故事就此結束。在萊辛頓大道161號,維克多終於找到了班尼·高爾森。在欣賞完班尼的演出後,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簽名,維克多坐上計程車,對司機說:「我要回家了。」電影於此作結。
語言
當維克多剛到達機場的時候,他幾乎不會英語。他利用機場提供的俄語和英語版城市嚮導,用對比的方法很快學到了很多的英語單詞,儘管發音不準確,但是進步相當迅速,很快就可以跟其他人溝通。
事實上克拉科齊亞的位置在影片中並沒有交代清楚,可確定的就只是個東歐國家。影片中提到克拉科齊亞與俄羅斯接壤,而克拉科齊亞語與俄語同族或者就是俄語方言,克拉科齊亞國歌旋律跟巴爾幹半島上的阿爾巴尼亞國歌十分接近 (調子類似Vajacki marš)。
湯姆·漢克斯在電影中所講的「克拉科齊亞語」,事實上是保加利亞語。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的語言教練就是他的妻子麗塔·威爾遜,麗塔的父親正好就是保加利亞人。
參考文獻
- ↑ Rose, Matthew. Waiting For Spielberg. 《紐約時報》. 2003-09-21 [2008-06-12].
- ↑ Berczeller, Paul. The man who lost his past. 《衛報》. 2004年9月6日 [2007-05-05].